(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021000)
摘要:输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电力传输,其运行是否安全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做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众所周知,输配电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十分复杂,容易产生不同类型的问题与故障,对电力的正常传输造成影响。为切实保证电力传输质量,应对线路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予以高度重视,根据线路实际情况与现阶段相关要求,采取合理有效的维护与排除技术手段,从而保证电力事业良好发展。
1输配电线路实际运行维护主要问题
输配电线路实际运行维护主要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内容:从进入到新世纪后,自动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因线路规模持续扩大,自动化与信息化得到大量应用,使线路运行维护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当前的技术人员自身水平还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尤其是在建设自动化和信息化电网方面。基于此,对维护人员而言,应加快对先进技术和理论的学习掌握,不断完善并加强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智能化与信息化手段掌握线路可能产生的问题与故障,如果线路产生故障,可以在第一时间确定故障产生问题并立即展开维修处理,从而使线路始终处在安全、可靠与高效的实际运行状态。不同的自然因素均会对线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线路产生跳闸故障,比如线路在雷雨季节中容易遭受雷击等。当线路被雷电击中时,将释放出极大的能量,导致线路产生严重破坏。在被雷击的线路当中会产生极大的电压,负荷将沿着线路向两端快速移动,使线路产生断裂与穿透,严重时还会使其它设备被破坏,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当天气情况比较恶劣时,线路维修难度将显著增加,比如,在雨雪天气中,气温较低,大气中含有很多水蒸气,其中一部分水蒸气将凝聚在线路上结冰,使线路受到一定程度的危害。实践表明,线路受自然因素的危害是十分严重时。对此,在实际的线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自然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将这一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绝大部分线路都是露天建设和运行的,直接暴露于自然环境当中。虽然线路沿线内覆盖的区域均属于保护区,但因线路的规模很大,长度较长,所以保护区实际管理难度很大,比如在保护区周围进行种植和建设建筑物,导致线路运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人会偷盗线路及设备,导致线路损坏,对线路及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导致极大的损失。
2输配电线路实际运行维护措施
2.1针对恶劣天气的防治对策
输配电线路实际运行维护措施之一是针对恶劣天气的防治对策。(1)防治雷电故障的防治对策。可通过减小避雷线的保护角、增强线路绝缘水平、架设耦合地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装保护间隙和安装线路氧化锌避雷器等方式可对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起到较好的效果,在实际的线路杆塔设计、运行、改造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求和实施一个最优的防雷方案。同时在电网输电线路运维过程中,充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雷击故障点的辅助查找,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防治强风故障的防治对策。(1)在进行输电线路架设设计、施工前,要对线路途经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做详细的调查,尽可能避开强风多发的区域,不可避开的应优化设计参数提高安全裕度,合理提高局部风偏设计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架设方案。(2)根据历年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将输电线路设施架设在风力走向的最低区域,线路的方向尽量与风向一致,减少线路的横面风阻。
(3)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定点监控系统,对每个监控点的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的发现输电线路风力受损情况,及时进行抢修。四是,加强巡检力度,发现隐患和故障及时处理。对发生故障的耐张塔跳线和转角较大的无跳线串的外角跳线加装跳线绝缘子串和重锤,对发生故障的直线塔的绝缘子串加装重锤。(3)防治覆冰故障的防治对策。覆冰故障的防治思路主要是预防和整治两个方法。预防就是在输电线路架设施工前,对线路途经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判断地区发生覆冰的概率,尽可能避开覆冰严重的地段。对覆冰严重的地段,宜在输电线路中间适当位置设立耐张塔或者加强型直线塔,从而减少覆冰对线路造成的故障影响。整治就是在重度覆冰地段做好覆冰的整治措施。在对覆冰的处理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处理,在寒冷天气和极端天气下,加大线路的检查力度,力求第一时间发现线路覆冰情况,并采取相关方法对覆冰进行处理,常见的方法有机械破冰法、热力融冰法、化学物质融冰法等。同时也可以在线路表层使用防雪环、憎水、憎冰性涂料,减少输电线路覆冰的发生概率。
2.2积极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输配电线路实际运行维护措施之二是积极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在配电线路上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这些材料和技术对于配电线路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为电力工作者的电力维护工作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配电线路的运维检查工作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智能检测设备,完成对配电线路设备的实施检测以及数据提取。比如,可以运用最为先进的全球定位技术即北斗导航技术或GPS导航技术。该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发生位置,并监控配电线路每一根塔杆与配电网的具体方位。采用先进的智能监测设备及配网自动化,能够提高配电线路检测的工作效率,迅速隔离故障。除此之外,大力推行新技术设备,并依据该区域的电力输送情况,安装先进的自动检测设备。总之,依据智能电网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发生范围,加快电力故障的维修速度。
2.3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
输配电线路实际运行维护措施之三是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配电运行单位下属的安全责任制是配电线路安全生产的基础,包括单位主任安全责任制及安全检查人员安全责任制,以此构建组织体系是运检管理工作的宗旨,需要组建有关部门对安全进行监督,上级下级互相服务,这就要求体制内成员团结协作。可以通过开展与安全生产责任相关的“安全活动日”与“安全分析会”,动态化管理既为紧急情形做好了准备工作,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及责任意识,是运检工作高效率运作的有力保障。
2.4电力技术创新
输配电线路实际运行维护措施之四是电力技术创新。电力技术研发力度加大、电力技术创新是实现线路、输电设备性能提升及其运行周期延伸的基本途径。小电流接地设备是一种新技术,可以将由外部因素导致的线路短路等现象有效减少,为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自动化保护设备同样需要及时升级、换代,以提升新技术在高压线路运全安全方面的保障能力,在此基础上全面监控电网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程中,电力系统占据的地位越发重要,对电力传输带来的影响也日益显著,而且加之智能化与自动化快速发展,对输配电线路将提出极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电力企业而言,需要正确的认识到线路维护与故障排除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做好积极的改进和创新,以此良好适应社会发展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高佳.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J].硅谷,2012(19):169-170.
[2]陈洪坤.浅谈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J].民营科技,20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