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互联网技术和智能配电网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进行分析,在分析我国目前智能电网运维困境和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平台,并分析其具体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
引言
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是介于整体覆盖、深入剖析、数据传输、中心控制、云计算、物联网等情况下,对线路电路负荷、配电网系统故障、电网系统工作状态、电网系统服务质量等,做好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系统优化、全面监管、风险预控工作,以此强化智能配电网运维效能,本文介于此,首先探究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方向,随后阐明具体应用策略,以期能切实保障智能配电网运维效能。
1基于“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作用分析
1.1加快信息传播
受5G时代来临的影响,“互联网+”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基本实现移动无线通信媒介中利用智能终端开展相关业务的目标,被适用于各个领域及各个行业,例如:移动电子商务、手机上网及娱乐等,电力行业也不例外。由此可见,配电网运维与“互联网+”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能摆脱原有运维模式的局限,大大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同时,以“互联网+”为基础能推进智能配电网运维的工作效率,消除影响电力资源分配稳定性及供应时效性的风险因素,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智能配电网运维的工作效率,确保总体工作效果。
1.2节约成本投入
“互联网+”技术能有效调节配电网中电能供应需求,始终保持供应与需求间相互对等,最大限度减少调度期间所产生电能损耗,有助于控制总体运营成本,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带动科学技术及信息化建设进程,促使配电网运维技术趋向智能化及高效化,对于保障电力系统良性运营及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同时,配电网运维普遍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与经营效益间往往不成正比,并且部分企业配电网运维建设投入巨大,无法短时间内取得更多回报,消耗大量的物力、人力及财力。此外,传统配电网运维工作效率低下,一旦维护时间过长则直接影响其总体工作效率。
2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网运维技术的应用
2.1信息采集
在本文背景分析中明确指出我国智能配网建设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环境气候恶劣的偏远地区通信技术和服务水平有限。当出现配网系统故障的时候需要人工进行故障排查检修,这种传统的工作方法不仅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而且较长的停电时间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产。“互联网+”技术在智能配网中的引入,能够更加快速、准确、便捷的实现电力故障监控和信息采集。在智能配网中引入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相关供配电设备和检查设备的互联网化。只有将相关设备和终端接入到互联网当中,才能实现互联网和供配电网络的融合。在本文设计的供配电平台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控制,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均能得到有效降低。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平台中进行数据采集过程中,主要进行出厂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的采集,出厂数据采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设备的性能,实时运行数据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智能配网的运行现状。
2.2电力故障判定
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输配电网络的工作频率为50Hz,即20ms一个正弦波,结合傅里叶算法精确度要求,一个正弦波形可划分为80个点进行采集,往往250μs为一个离散点。启动定时器后设置250μs定时中断,定时时间过后则启动相应的采集程序,利用并口与AD转换芯片进行通讯全面采集离散数据,再利用傅里叶算法算出离散数据相关参数的最大值及有效值,所得出的计算数据值结果与定值对比判断其逻辑性。一旦所有数据值处于正常范围内则调用发送程序,将当前参数直接发送至无线发送模块,以达到完成数据传输的目标,而对于数据值不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情况则有效判定其故障类型,及时发送故障类型信息。针对所发生的故障或问题,运维人员结合配电网具体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明确设备是否需要报修,综合分析设备的经济需求,以最大限度控制经济成本投入为前提条件,全面分析维修方案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其维修效果。同时,将故障设备中所得数据与原有数据相对比,仔细分析其参数大小得出相应的判定诊断,以此诊断结果为基础分析设备现有的运行状态及使用寿命,帮助运维人员深入了解设备的使用状态,便于对于可能出现运行维护工作问题进行预估,大大提高运维工作效率,消除影响配电网运行的风险因素。
2.3数据共享技术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网运维技术,要想有效发挥此技术的功能,前期是要多方协作从而达到数据的交流与分享,有必要创建数据共享平台,从而为一线工作人员、技术人员、专家等提供一个统一的工作平台,而且要做好各自的分工,例如:一线运维人员负责接待和恢复客户,而且要负责测试设备、诊断与修理设备等,而且要负责完善检修档案。整个过程也要注重同技术人员、专家等的交流与合作,达到数据信息的分享交流,而且最终要借助互联网络来为客户提供咨询,及时解决其故障。对应的技术人员则要负责收集来自于智能配网的一切数据、信息,而且要加以对比、剖析、评估,分析其中的疑问,而且要借助互联网来指导和培训运维人员,逐步解决一切疑难问题,再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传输至互联网,形成一种信息分享。专家组则要及时地分享维修经验,而且要提供远距离故障诊断与分析等,要配合新技术的研发、及时传输一些重要的故障诊断技术与方法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其融入多个行业、多个领域,在电力领域实现了同配网技术的完美配合,最终打造出智能配电网技术,搭建起了智能配电网运行平台,借助此智能平台一方面能够约束用户全方位地掌握、分析来自于互联网平台的相关配网运行数据、信息,再加上现代微信技术等的发展,客户与运维人员完全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与相关软件来大致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工作状态,借助全新的现代化科技可以全方位地实现远程配网系统检修与维护,有效缩短配网检修维护和用户之间的地理空间距离,也就是检修人员可以借助智能配网系统的互联网平台来及时发现配网运行中的故障与问题,从而远程地分析并解除故障,这无疑提高了故障解除效率,实现了配网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与维护。
结语
“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可以促进配电网系统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强化在线检测、故障预警报警、能效优化服务、用户辅助管理的同时,保障配电网运用效能,具体应用方向包括数据信息体系、能效优化体系、风险评估体系,具体应用举措可从应用方向出发,强化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人机交互及能效升级、风险评估工作。
参考文献
[1]董仔龙.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2):152-153.
[2]徐明,杨瓅.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6):122-123.
[3]宋志雄.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