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088119871017XXXX)
摘要:电力产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性产业,电力企业担负着我国国家电力的建设、运营和以及发展的重大责任,承担着优化我国的能源以及资源的配置的功能、保障着我国能源的安全,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于生活中所需要用到的东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说人们对于电能量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所以很多电力企业开始想出一些方法来提高电力系统,比如可以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自动化技术对发电供电系统进行控制,保证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使得用户与电厂之间形成一种共赢的局面。基于此,本文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升级,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平衡,核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源、石化能源等都会转化为电能来为人类社会服务。因此,电力设备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来保障电力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其中变电站设备发展的智能化、自动化已经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这方面我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因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也是最复杂的电力供应系统。通过电网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电力能源供应,减少电力能源在传输中的浪费。
1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特点
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输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该系统能够高度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推动供电企业的平稳发展。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具有快捷性。传统的配电网工作主要采用人工操作模式,这种工作方式可能引发较多的失误。而开展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后,人工操作显著减少,工作人员可利用计算机准确分析数据,以较快的速度下达指令,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其次,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高效性较为突出。在输配电工程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则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扩大输配电管理范围,加强输配电的影响力。最后,输配电及其用电自动化系统具有高效性特征,其能缩短设备检修及电力操作的时间,且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较高,能够保证输配电的质量,增强电力输配电的稳定性。
2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中的问题分析
2.1电网管理水平不足
电气自动化安装和管理水平低下,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设计人员经常要求客户选择自己指定的施工单位,在安装前,对各项方案和设计进行仔细的考察,这就使得机电安装完成后,没有办法进行及时详细的安装统计。另一方面,部分安装单位没有与时俱进,在电气自动化安装和管理方面依旧没有改革创新,导致信息没有及时处理,部分单位对电气自动化安装管理条例也缺乏足够的认知,所以安装单位和电网公司之间的交涉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2.2设备可靠性有待提高
输配电机械设备制造中,有关部门通常会结合当地的平均环境指数标准或国家统一标准选择设备材料。因此,地域、人力和资金等多种因素都会对自动化技术产生较大的影响。地区的温度、湿度、大气气压不同,输变电设备的类型和性能也会有所不同。在设备制造的过程中,不同经纬度和不同海拔的输电设备制作参数和要求明显不同。而温度和湿度对电力设备的工作效率影响尤为明显。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快速,高效地检查设备存在的运行故障,则变电设备故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蔓延,进而为后期设备的维护制造较大的难题。同时,若电力设备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则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将明显下降,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2.3人员因素
电力自动化设备虽然能够实现自动化运行和工作,但由于设备的安装检验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都依赖于员工,假如员工对这些设备认识不够,对操作技术不熟悉,针对这些设备的检验、维护工作不到位,也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这些设备日以继夜地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损坏和问题,因此要求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相应的问题排查和完成相应的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经常会有员工因检查工作开展不到位,而导致设备产生一定的故障,进而引发一连串故障的产生,从而影响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我们说,人员也是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3输配电及其用电自动化运行维护的优化策略
3.1综合监控优化策略
电网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的方向和内容是电网运行参数、命令指令和网络信息,通过对这些基本信息的智能化分析来做出最科学合理的调度管理。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控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当电网运行中出现故障或问题时,能及时发出报警,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和调整故障情况。除此之外,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良好的安全管理作用。
3.2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若想全面加强天然气场站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天然气场站电气自动化设备实现科学合理的设置,保证自动化设备的总体质量,在实现相对应的自动化设备安装之前,我们必须要对现场的环境进行勘察,勘察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情况,并要结合当地的天气状况以及气候状况来实现相对应的设计工作的开展和执行,针对与那些四季温差比较大的地区,我们要在我们要随着温度的改变而进行相关的保养措施的采取。同时也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眼光,能够进行前瞻性的设计,才能够及时地弥补不足,全面保障天然气场站操作的相关需要,确保天然气场站的安全平稳有效运行。
3.3提升技术人员专业水平
现代电力自动化生产运行中预防故障的关键是逐步提升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保证后续操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需构建一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技能人才,为自动化生产提供智力支撑。第一,定期开展自动化生产运行知识培训大会,邀请社会上优秀的专家学者前来指导,针对在设计操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防止后续失误的发生。第二,积极到优秀的电力企业进行学习,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熟悉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流程以及原理,准确的对系统内部的元件位置进行定位,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运行方案。第三,制定严格的人才准入标准,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要对应聘者对电力自动化生产运行的知识理解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制定完善的考核指标,保证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并在入职前期做好岗前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目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工作成为了电力人员工作的重点。在开展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工作时,务必注重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的有效性,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推动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晴.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与维护工作[J].技术与市场,2019,26(08):88-89.
[2]易勇.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2):64.
[3]黄强.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3):285-286.
[4]梁树彬.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探究[J].通讯世界,2018,25(12):172-173.
[5]郑树阳.浅析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J].智能城市,2018,4(2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