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隧道机电安装方面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王晨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BIM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BIM技术在隧道机电安装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以期可以进一步推动隧道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的进步。
         关键词:BIM;建模;可视化;技术;隧道;机电安装;施工
         引言
         新时期,为了不断提高BIM技术的应用效率,要重视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更加高效的应用措施,以进一步促使相关工作有效开展。本文结合在隧道机电安装工作的开展,探索了BIM技术在隧道机电安装方面的应用措施,希望分析能够不断提高隧道机电安装水平。
1、BIM技术内涵阐述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它通过对原有建筑理念和思想的总结,将不同的有价值数据输送到特定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新型信息管理技术,配合不同的施工过程,使整体施工过程更加安全可靠。通过使用有价值的数据把控施工过程,加快施工进度。由于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库,所以能够进行模型构建,并实现动态监控,确保整体工程质量,实时掌控施工进度和工艺流程。
         截至目前,各建筑团队和道路交通团队均陆续使用BIM技术,利用该技术进行招标和图纸设计,能够有效控制预算,并确保在隧道机电安装时更加安全。为了加快对隧道机电安装施工领域的探究过程,运用BIM技术可以将重要的技术内容利用模型搭建的方式进行分析,通过精准的数据把控,减少施工过程的失误率,让原有的隧道机电安装过程更加顺利。
2、BIM技术在隧道机电安装施工中的运用
         BIM技术应用于隧道机电安装施工中,能够与其他安装工具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确保施工进程。BIM技术同时具备适用性强和工作效率高的特点,具体内容包括:
         2.1、BIM技术在隧道机电安装施工中的技术处理
         利用BIM技术进行隧道机电安装施工,能够实现资源和进度的有效控制,降低数据出错频率,提高对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数据信息共享价值。
         ①在管线设计方面。
         一方面,应用该技术可以提前对施工区域的管线进行布局和分配,通过构建的完整模型,找寻不合理的设计路线,重新完成规划和布局。之所以应用BIM技术,是由于该技术可以对不同的碰撞路线进行检测,同时可以对管道中的给、排水系统进行流量分析,最终制定更合理的行走路线。从科学的角度完成整体布局工作,使设计的方案更符合人机工程学,降低施工难度,排除施工障碍,解决施工矛盾。
         该技术应用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实际勘测的数据,完成二维图纸的绘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三维立体模型,使整体的施工环节更直观的被观察和分析。通过分析专业土建技术,配合BIM技术完成给水、排水、电气线路的布局,随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线路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在隧道机电安装施工阶段,合理应用BIM技术可以对管线信息进行直观的设计,并利用电脑以图像的形式进行展示。BIM技术的应用可以针对性的进行碰撞检测,分析不同位置的质量安全系数,利用数据判断施工设计的合理性。由于可以将不同的位置通过立体成像的方式进行展示,所以能够快速找出漏洞,弥补设计方案的不足。
         ②在工程组织管理和成本预决算方面。
         组织管理是隧道机电安装施工的重要环节,引入BIM技术以后,可以迅速完成三维空间布局的构建,通过观察和分析模型图,对不同的施工位置进行判断。利用已经构建的三维空间布局完成施工流程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收集施工现场的动态数据信息,重新拟定工程模拟参数,保证施工流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做出正确的指导,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点,及时纠正措施。施工方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造价,因此要对整体流程做精准的预算,降低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高工程进度的同时对所有的成本进行管控,最终达到隧道机电安装施工高效化与经济化的效果。
         ③在信息资源传输共享方面。
         BIM技术应用于隧道机电安装时,需要首先完善自身的技术环节,通过整合技术类型,保证各个环节可以协调配合,并做到信息的快速传输与使用。信息传输过程中,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准确的数据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与使用价值。各类信息资源要全面共享,各部门之间要提前做好沟通和交流,对收到的数据信息做二次确认,同时利用模拟演示的方式分析成本,控制整体工艺流程,让构建的施工方案和组织过程逐步完善,最终获得高质量的施工结果。
         2.2 、BIM技术在隧道机电安装施工中的运用分析
         BIM技术运用于隧道机电安装施工中,能够明显提高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隧道机电安装包含较多的管线布置和信息资源的使用,应用BIM技术以后,可以合理的对数据进行调度和分布,并构建三维立体模型,把控成本。
         三维立体模型展现了隧道内部的整体施工位置和细节,通过准确的描述施工方案和步骤,第一时间纠正不科学的施工过程,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完善,利用不断调整的方式确保施工的流畅性,降低重复施工的频率。
         进行空间布局时,要有周密的设计。隧道机电安装需要使用多种支吊架,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错误,将会对总体的施工布局造成影响,而引入BIM技术以后,可以在施工前完成相应位置的模型构建,利用模型对施工流程的安全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原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达到利用数据降低成本的效果。
         首先,BIM技术可以实现全景扫描,通过对整个隧道机电安装环境扫描,获取精准的空间信息,并以此作为参考,对后续的施工环节进行追踪。由于可以进行实时的数据监控和施工进度监控,所以能够利用及时更新的数据信息对整体的施工过程进行把控,调解施工进度,及时排除施工风险项。动态数据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与使用价值,科学的采集与合理的分配都能够提高质量,提前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其次,将BIM技术与应用软件相匹配,进一步增强数据的使用价值。提前了解整体施工流程和环节,可以更科学的完成物料、人工、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动,有效把控整体施工过程的预算,做到成本动态监督与控制,让施工进程精细化与经济化。
3、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3.1 工程概况
    某隧道道穿越长江口和黄浦江,为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工程,全长约8.54km。其中盾构段5219.17m;浦西暗埋段310m,敞开段长度为305m;浦东暗埋段373.20m,敞开段长度为225m;暗埋段与盾构段交接处设置盾构工作井。工作井内设置通向地面的疏散楼梯间和消防电梯,作为人员进出口。工作井车道层设置车行横通道。
    该隧道工程涉及地勘、结构、通风、给排水和供配电等多种专业。隧道下穿河流道路,地质环境复杂,支护类型繁多。全线共有2个高风塔、2个雨水泵房、4个废水泵房、2座变电所、12台地埋变、200多台风机、300多台摄像头、1000多台综合设备箱和照明灯具,管道线路纷繁交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设备安装维护任务异常艰巨。
         3.2 本项目中BIM技术在隧道机电安装方面的应用
         (1)隧道车站综合管线中的碰撞检查
         管廊、管线迁改之前,要提交完整的管线设计方案图,提前了解管线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并根据图纸信息进行位置确定和高度确认。受不同施工环境的影响,虽然已经给出了详细的图纸,但在具体施工环节难免出现数据出入,单点数据的改动会对整体的图纸和空间布局造成影响,甚至造成更大的成本浪费,并影响施工进度。
         应用BIM技术中的三维技术,结合Navisworks软件对实际的管线碰撞状态进行分析,利用获得的数据找到错误损失点和返工风险,控制施工成本。
         (2)隧道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构建完毕的隧道需要进行良好的运营与维护,同时按要求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施工团队指派专人进行道路的养护与巡查,将获得的数据信息和道路的结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潜在的风险隐患点,并做出合理的预估和判断,同时给出特定的养护计划,参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内容得知具体的巡查频率和工作细则。
         按照要求,检查人员要填写标准的巡查记录表,并提供精准且详细的数据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和照片进行编号,并单独存放管理。这种方法虽然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但在后续的信息查询和使用阶段,会出现工作内容复杂、数据查询不及时的情况,影响数据的使用价值与效率。由于技术的更新与运维时间的增长,各团队采取数字化信息记录手段,既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又方便进行信息的调取和使用,提高信息分析价值。
        
         表1:该隧道定期检查记录表
         (3)资料管理
         隧道内部有大量的设备和设施,这些设施都有明确的资料记载,如果以纸质的方式保存,检修人员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了解设计原理图以及可以使用的维修规则,存在明显的时间浪费和人力浪费问题,假如此时维修任务紧急,那么由于数据查询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因此,为了快速完成信息的提取和使用,在进行数据存储时可以简化存储过程,并及时进行更新。将重要的信息以电子化的形式存储,并与更多的设备关联共享,能够明显保障维护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图1:系统架构设计
         (4)设备定位
         不同隧道机电安装线路均有较长的施工长度,并且其中的设备布置比较分散。如果按照普通的方法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既增加了工作量,又可能出现漏检风险。同时,设备检修人员与维护人员属于不同部门,从数据上报到信息完善再到设备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很难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为了让整体的检察工作与问题整改速度提高,也为了避免出现漏检的情况,可以使用远程定位设备,提高运维效率。
        
         图2:设备定位界面
        
4、结束语
         总之,隧道机电安装施工本身涉及多个专业、多个环节,借助BIM技术,能够实现可视化展示、项目动态跟踪、成本管控等,从而确保设计、施工、验收等有效衔接,提高机电安装施工整体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斌.BIM技术在地铁机电安装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7(10):86.
         [2]杨冲.BIM技术在地铁机电安装施工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7(17):78-79.
         [3]魏佳贵.地铁机电安装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J].科技经济刊,2017(10):33.
[4]阮倩茹.地铁机电安装施工中的BIM及关键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8):24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