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钻孔灌注桩断桩现象的防治与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胡银雄
[导读] 基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

         摘要:基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也意味着房建工程中对钻孔灌注桩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而施工企业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建设成本等问题也引起了关注,在我国建设发展过程中,钻孔灌注桩设计和施工水平已经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目前仍然存在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问题,如果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一问题引起关注和重视,很可能会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将对钻孔灌注桩断桩问题的出现展开研究,希望在相关处理对策的提出背景下,为我国建设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断桩;防治;应对策略

         在房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发展过程中,钻孔灌注桩结构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和重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房屋建筑下半部分的施工情况。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下部分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不仅承担着建筑房屋的整体重量,还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安全,如果这一过程出现问题很可能引发断桩问题,甚至出现工程事故。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工作人员在项目施工开展前就需要加强对断桩防范措施的制定,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建筑工程中引发钻孔灌注桩的因素
(一)没有对钻孔位置进行彻底清理
         工作人员在施工中没有彻底进行清孔的主要是受到了两方面影响,其一,孔内的沉渣较多,其次,孔内泥浆较多,由于孔中的含沙量较高,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灌注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钢筋笼外缺少混凝土而引发的断桩问题。此外,在灌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孔中的泥浆会逐渐在已经灌注完成的混凝土顶面上形成沉淀,在混凝土上升过程中,泥浆也会出现上升,此种情况下混凝土上层的泥浆过厚,在灌注过程中工作人员就无法精准进行数据的测量,由于导管提漏很可能引发断桩问题。
(二)灌注过程中出现的坍孔和缩径
         出现坍孔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钻孔清理后工作人员设定的泥浆比重和工程对泥浆性能指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此种情况下孔壁无法在施工中形成坚实的基础,甚至会引发坍塌问题的发生。此外,混凝土很容易被冲洗液稀释,基于水灰比重增加,因此在没凝固的情况下,混凝土桩体和基岩会出现非正常的填充,这也是引发断桩情况的主要因素。基于土质较软,很可能产生孔的缩经问题,造成断桩情况的发展。
(三)原材料质量不佳
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没有对工程原材料进行严格管控,造成混凝土材料在进场后无法满足施工项目的工作要求[1]。此外,在人工配料或是机械配料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对数据进行严格比对,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此种情况的出现就会造成拌和的材料不是很稀就是很干。由于坍落度较大,所以材料在工作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离析情况,如果在工作中不能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控制,很可能造成卡管问题,增加了断桩问题的发生概率。很多单位为了控制施工成本,引进了一批没有合格证的钢筋材料,这类材料的规格和型号都存在明显的问题,所以会大大增加断桩风险。
(四)缺乏标准的灌注操作
         工作人员如果在关注过程中出现长时间停工的情况,那么先灌注的混凝土材料一旦达到初凝要求后流动性就会大大下降,甚至出现分层断桩的情况。在对混凝土进行灌注的过程中,如果导管内存在混凝土不满的情况,导管上部就会存在很多空气,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将空气排出,就很可能出现导管漏水的情况,这也是材料出现离析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果这一过程中进入了很多泥浆,把么混凝土离析到相应程度后,离析出来的材料就会对管道产生堵塞,由于工作人员无法在此种情况下继续开展灌注工作,就会造成断桩情况[2]。
二、对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手段
其一,在材料正式进入施工现场前,工作人员需要在实验室中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于针状的颗粒或是含泥量超标的材料要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细集料含泥量的精准把控。

其二,选用的导管直径要满足施工现场的工作要求,一般情况下,导管的直径应该控制在35-40cm之间,此外粗集料的粒径也要控制在31.5mm以内。在对混凝土进行灌注之前需要进行导管的泌水性试验,工作人员需要借助一倍以上的孔内水头进行压力试验,保证材料在实验中不会出现漏水问题。其三,基于上文提及的清孔不彻底问题,工作人员更需要加强对成孔后的清理,保证清理工作的彻底性,只有这样泥浆施工指标才能更精准的满足工程施工项目要求和标准。其四,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拌和之前,实验室工作中要保证对集料的精准配置,在每次拌和之前工作人员都需要对细集料的含水率进行分析,通过对工程实际情况的研究制定科学的材料配合比,借助混凝土罐车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运输,此项工作的开展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和控制混凝土离析问题的出现[3]。
在施工项目过程中,加强对上述内容的关注可以有效预防断桩问题的发生。如果在工程项目开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断桩问题,或是浇筑混凝土中出现了导管堵塞,就需要加强对处理手段的探究和分析,为此,下文就将集中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三、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断桩问题的应对方案
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清孔环节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工程项目要求和科学标准进行密度分析,此外,如果完成清孔工作,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后续检测工作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实现问题的有效改进。
1、确保导管埋深满足工程建设要求,一般灌注的时间不应该过长,避免出现混凝土初凝流动性对后续施工产生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导管不能出现漏水的情况,施工单位也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器械养护和维修,由于停电问题发生后施工项目无法继续开展,因此施工人员也需要借助发电机进行灌注桩的连续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断桩问题的发生。
2、在实验室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和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集料的集配工作进行调整,在每次拌和之前工作人员都应该对细集料的含水率进行分析,按照工程项目要求进行施工配合比的调节。在对钢筋材料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要按照国家建设要求进行选择,如果需要在工程中加强对搭接焊的应用,就需要最大程度上保证焊接口的平整,避免出现对导管的影响。
四、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概述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尽可能减少和避免断桩问题的出现。按照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特点,工作人员也需要及时提出一些施工经验和体会,通过对施工队伍素质的控制和提升,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和引导下,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的建设提供必要保障[4]。在对钻孔灌注桩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使用的原材料合格性,在某种程度而言,任何一项细节工作的开展都可能对钻孔灌注桩工作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由于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进行直观观察,成桩后也不能对项目进行开挖验收,因此更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细节问题的关注。因为任何一项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难于预估的社会影响。所以,施工队伍在工作中也要切实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关注和落实,充分强化施工质量的管控,尤其是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把控,最大程度上预防和控制安全隐患。
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制定必要的验收实施方案,及时进行施工工作的记录,保证后续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对桩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建筑物中钻孔灌注桩是最为关键的组成和基础环节,因此更需要加强对这一工作质量的关注,这项工作的开展将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产生直接影响,无论是企业还是工作人员都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施工领域中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钻孔灌注桩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受到气候环境和地质情况的影响,在工作中也很可能发生质量问题。其中钻孔灌注桩中的断桩问题就时有发生,所以为切实提升工程质量我们更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按照工程项目发展方向制定更为健全和全面的施工方案,提升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建设和发展,并对我国今后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凯.钻孔灌注桩断桩现象的防治与处理措施综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8(14).
[2]汪湘霞.谈钻孔灌注桩断桩现象的防治与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42(11).
[3]贾文.谈钻孔灌注桩断桩现象的防治与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4,40(3):100-101.
[4]崔林军.探析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其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9(19):2279-2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