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赵国峰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赵国峰
[导读]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降水施工需要与地质条件、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等要求相结合,通过降低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含水量,避免出现流砂现象,有效的满足基坑开挖的条件,有效的实现对地下水的处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顺利的开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 基坑降水  施工工艺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领域也呈迅猛之势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也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地下施工阶段,深基坑开挖常常会涉及到地下水的处理问题,若不采取有效的降水施工技术那么便容易发生由流砂、管涌、坑底失稳及坑壁坍塌等引起的各种工程事故,不仅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会给建筑的施工质量及邻近建筑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相关建筑方应高度重视深基坑施工中对地下水的处理,采取有效的降水施工技术以降低地下水水位,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确保施工质量。
         1基坑降水过程的操作要求
         为防止降水引起临近建筑物及路面、管线出现过大沉降,在降水井管与建筑物、管线、路面间设置了回灌井点,持续用清水回灌,补充该处的地下水,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使地下水保持基本不变;如场地粘土层较厚,这将影响降水效果,因为粘土的透水性能差,上层水不易渗透下去采取套管和水枪在井点轴线范围之外打孔,用埋设井点管相同成孔作业方法,井内填满粗砂,形成二至三排砂桩,使地层中上下水贯通。在抽水过程中,由于下部抽水,上层水由于重力作用和抽水产生的负压,上层水系很容易漏下去,将水抽走。在抽水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有无井点管塞的死井,可通过管内水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夏季施工时,由于连遭暴雨,边坡产生流砂、坍方、坑内严重积水现象,工程采用如下应急预案:用塑料薄膜在下雨前将边坡覆盖保护好,并备好足够的抽水设备(潜水泵、泥浆泵、水泵、电箱)及人员,及时将雨水排出坑外;及时清理排水明沟及沉淀池内的淤泥。
         2基坑降水技术的施工工艺
         2.1定孔位
         在孔位定位施工时,需要与降水井的井位布置相结合,对井位进行测量放样,在进行井点布设时,当地面障碍物和施工条件会对其造成影响时,则需要及时对现场进行调整。
         2.2基坑降水技术的清孔换浆与下井
         钻孔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对钻孔加以清洗,并对泥浆密实度进行调节。除此之外,在清洗过程中应对孔内污渍进行清理,以防泥块的产生。当施工人员在井下施工时,应采取直径为40cm的水泥砾石管展开施工,另外还应对过滤器中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检查,在下管施工前,应对孔深进行测量,当孔深达到要求后再展开实施,为确保井管完整性,在实际施工中,可用铁丝或竹板加以固定。
         2.3填筑、洗井
         在填筑滤料之前,应做好钻杆的下放操作,完成之后,需确保其在孔底保持在0.35~0.45mm范围内,然后再利用钻杆内泵对泥浆进行穿束,一边冲孔一边调节泥浆,使得孔内泥浆能够通过滤水管外的孔壁、井管呈环状间隙返浆,之后再对孔内泥浆的密度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其维持在1.04。在完成了上述操作之后,应与井构造设计标准进行有效的融合,并落实滤料填筑施工,需确保井滤料均匀地从井口丝状向周围回填,避免井管被挤扁现象的出现。在洗井过程中,可以利用活塞和水泵抽水的方式进行。在完成涂料填充之后,需要及时抽除泥浆。
         2.4试抽和降水试运行
         在使用水泵进行试抽的步骤里,需要保证电缆以及排水管道的预设施工,避免抽水的管道因为其它的设备而损坏,施工现场应标明,必须安装泵系统和排水系统,然后执行相应的测试操作。在降水试验过程中,为保证抽水以及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提前对地面以及井口的静水位、地面标高等进行测量,以保证设备试验的顺利进行。另外,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实时观察水位,及时了解水头压力和地面沉降的变化,防止周围地面下沉。


         3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方法分析
         3.1井点降水法
         说到基坑降水技术,首先想到的是井点降水法。在工程的基坑(槽)附近埋设大量的渗水井点管,与此同时地面组装抽水管路系统,通过井群连续抽吸地下水,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以下一定深度,以保持基坑干燥状态。通常把这一方法叫做井点降水法。井点降水法具有以下特点: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适应性强,可用于不同几何图形的基坑;降水后土壤干燥,便于机械化施工和后续工作工序的操作;井点下土层固结,土层强度增加,边坡稳定性提高;地下水通过滤水管抽走,防止了流砂的危害;节省支撑材料;减少土方工程量等。
         3.2降水法
         通常指采用各种井点来降低地下水水位,在拟建的工程基坑周边埋设若干井点管,并配备一定的抽水设备,在不扰动土的结构的情况下,不断地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地下水降到所需深度,还要保证在干燥环境下进行基坑的开挖,井点降水适用于几何形状不同的基坑,它能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群井降水是采用的临时性基坑开挖降水方法,因方法简便易行而被广泛使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对于基坑降水的井群布设与单井的结构设计上仍存在很多误区,似乎井越多、越深、出水量越大,地下水位下降程度越大,降水效果就越好。其实并非如此,在实际工程建设施工中,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工程条件,而往往忽视了地质、水文条件和含水层水文地质的结构特点,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工程需求。
         3.3帷幕排水
         在建筑工程处于建筑物密集及地基土具有较强渗透性的位置,则多采用帷幕排水方式。在基坑开挖时采用帷幕排水方式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基坑周边地下水的渗入,有效的实现对基坑侧壁的支护。而且利用帷幕降水方法,基坑内排水量减少,有利于实现对基坑附近建筑物及管网等地面沉降的有效控制,减少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及构筑物带来的破坏。但在齡应用帷幕降水过程中,需要科学进行设计,并根据标准的规范来指导施工作业,以此来保证基坑的顺利开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4应用基坑降水技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的防范建筑物及路面、管线沉降的问题,需要在降水井点管和建筑物及路面、管线之间设置回灌井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连续回灌,实现对地下水的有效补充,以此来降低降水井点对周围的影响。在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要基于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当遇到粘土层较厚或是粘土透水性较差的情况,打孔时宜将孔打在井点轴线范围我,并埋设井点管成孔,在孔内填筑粗砂,形成砂柱,以此来贯通地层上下水。抽水作业时,宜采用下部抽水的方式,将下漏的水及时抽走。在具体抽水作业时,需要对井点管进行检查,依据管内水流声和管面的潮湿度来判断管内是否存在淤塞的现象。一旦发生淤塞时,则利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处理,确保达到较好的降水效果。在降水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夏季要在雨天及时利用塑料薄膜覆盖边坡,并准确好相关抽水设备,及时清理排水明沟及沉淀池里的淤泥。冬季则要利用保温材料费覆盖井点联结总管处,避免管道被浆坏。
         结语
         基坑降水技术如今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硬应用广泛,不仅保证施工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还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基坑降水施工的实际操作中,仍需结合实际施工的情况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提升施工的效率,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改云,李加庆.例论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技术及重要性[J].中国科技
         博览,2015(23):72.
         [2]郝彦荣.降水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9(29):92.
         [3]吴军.浅谈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5):228.
         [4]郑伍.建筑工程中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7).
         [5]程胜芳,涂国文.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