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4期   作者:刘全林 马桂琴 曹洪建 李强 杨凯旋
[导读]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打造智慧、柔性的供应链创造了条件,为提升物资供应链集约、高效管理提供了手段。为提升物资供应效率与服务水平,全面加强物资供应体系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部下发了《国网物资部关于全面加强物资供应体系建设提升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打造以“大、云、物、移”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物资供应新模式,实现物资供应链“响应快速、配送准确、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工作目标。按照国网公司总体部署和规划,公司构建了物资供应体系,健全了物资管理制度规范,建成供应商服务中心和物资调配中心,物资供应保障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为继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物资供应效率,有力支撑和保障电网建设和运行维护,亟需强化基础建设与精益管理,加大物联网等和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应用
         1电力物资仓储概述
         1.1信息采集
         条形码技术在参与电力物资管理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盘点等过程中,会出现效率较低、错误率偏高等问题。这类问题是由条形码自身易撕裂、不防污、易脱落、不能适应复杂环境等缺陷造成的。对于环境较复杂、程序繁杂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来说,条形码技术并不能完全胜任,同时也不能让电力物资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
         1.2作业方式和流程
         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直接影响着成本和效益。电力物资管理在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盘点等方面依旧存在无管控、不精确、不严格、不系统等现象。部分电力企业的统计分析和财务记账存在纯手工操作的现象。物资管理的成本居高不下。在纯人力或者半人力的物资管理过程中,细节多、琐项多、效率低、错误率高,而且不能及时掌握全面的库存信息,决策者对固定资产、库存资金占有、日常消耗等都无法实时获得准确数据,精细化管控基本难以实现。电力物资的管理,更多是要面对日常琐碎的工作,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工作标准和规范规程都较高。电力物资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管控等一系列程序能够高效高质地一体化运转作业,是电力企业仓储管理需要达到的一项基本目标,高效、便捷、精准、智能的物资管理呼之欲出。
         2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目前,公司物资管理业务主要依托于“SG186”期间建成的ERP系统,以及国网一级部署的电子交易平台(ECP)。但物联网、移动互联、电子标签等新技术手段尚未在某公司范围内应用,重点物资的仓储管理及运输跟踪监控一直没有作为专项进行信息化管理,因此,在业务管理上,重点物资的仓储管理及运输监控使用亟需一种新的技术形式提供信息化的支撑,以提高物资仓储管理自动化水平。“十三五”期间,公司将继续加大农配网项目建设,电网大规模建设和新技术、智能化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物资出入库的品类、数量、频次都大幅增加。另外,由于农配网相对主网项目数量更多、建设周期更短,对物资的采购、供应的要求也更高。而物资仓储现有的人工处理方式极大的限制了业务处理效率的不断提高。具体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精益化管理需求
         针对仓库出入库作业量大、作业复杂的仓库,需要建立货位、托盘、物品码等主数据的电子化管理,并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物资存放、出入库及转储时精确到货位、托盘的管理,提高仓库管理员对存放物资的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满足仓储管理对效率及准确性的要求。
         2.2移动作业需求
         随着大中型区域性仓库的建成,仓库管理员需要管理的仓库面积更大;同时,大量大尺寸物资堆放在室外仓库(堆场)。而ERP系统终端必须连接到有线内网环境,导致仓库管理员需要手工记录物资品类、规格型号或出入库信息,并频繁往返于仓库现场和ERP终端进行查询或业务处理。因此,亟需采用移动技术,实现仓库管理业务的移动办理或查询。


         2.3自动化作业需求
         由于仓库作业量大,仓库管理人员手工处理存在处理不及时、差错率等问题,难以有力支撑、保障农配网建设项目对物资供应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物联网技术,并借助信息系统实现物资管理业务的自动或半自动化处理,提高仓库出入库、拣配等业务处理的效率和作业质量。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应用
         按照国网公司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某公司物资仓储管理现状与实际需求,为进一步提高物资仓储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的服务于公司农配网等各项目建设和电网运行维护,开展物联网和移动物资管理等技术的应用。
         3.1科学制定电力物资的方案
         在制定物资管理方案的同时,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这样不会对电力物资招标的结构和质量造成影响。电力物资管理方案应有序地进行,再结合自身的发展制定适合的采购方法,对电力物资管理进行完善。目前,对物资采购的方法不适宜定期的采购方法。在电力招标采购中市场形成一种竞争的方式,但是在许多的发达国家都会采用这样方式,企业应该要采用公开的方式进行招标,最好采用邀请函的方式进行招标,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出现不良现象,有效实现电力物资的招标达到最大资源优配化。
         3.2物资分类
         电力物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但是在物资入库之前,相关人员应该对物资进行合理的分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聚类分析法对物资进行分类整理,有效地打破传统电力物资管理模式。电力物资主要内容整合物流方面的数据信息,还包括外形尺寸,形状包装和防水防潮等,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同时还能采用SPSS软件对物资信息进行分析,有效达到电力物资分类的目的。
         3.3仓库管理信息系统
         按照国网物资部的统一业务蓝图,设计、开发、实施仓库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公司范围内推广应用。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基于物资编码、仓库编码、货位编码、托盘编码、送货单、领料单等仓库主数据、业务数据编码的电子化,实现对仓库物资的精益化管理,提高仓库出入库、上下架、拣配,以及盘点等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
         3.4物资仓储业务移动处理平台
         详细调研仓库物资移动业务管理需求,结合某公司物资仓储管理现状,设计并编制某公司物资仓储管理移动应用的业务方案。基于业务方案,开发物资仓储业务移动处理平台,并与集成ERP系统集成,实现仓库物资收发货、上下架,以及盘点等业务在移动终端的办理及相关信息的查询。
         3.5 RFID自动出入库处理系统
         基于RFID技术,设计自动/半自动出入库业务流程,开发RFID数据读取、封装、转换等功能,建立RFID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实现出入库业务的半自动/自动化处理。
         4结束语
         总之,FRID技术凭借非接触识别、移动识别、可穿透物体、可编程、大内存、适应复杂环境等特点,在电力物资仓储智能化的应用上具有广阔前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物资仓储管理需要与时俱进,传统仓储需要迈出数字化、智能化的步伐。在传统仓库管理中加入射频识别技术后,电力企业竞争力会增强,作业质量和效率会提高,将实现物资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共享性。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在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体系的智能化道路上不断地探索,积极助力于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弘谱.物联网技术在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10):34-35.
         [2]郑家宋,孟玮.基于物联网的煤矿智能仓储与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工矿自动化,2015(08).
         [3]卢庆光.基于物联网技术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11):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