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网络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同规模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开始关注自身发展薄弱环节,完善自身发展弊端,增加在市场中竞争力。电力企业发展中主要面临难题为电网维护管理工作,特别是配电网系统中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成为不同电力企业当下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研究
引言
在我国电网企业建设中,随着电网建设规模逐渐加大,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性要求也逐渐增多,需要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具备配网标准抢修、生产运维等诸多功能特点。为了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性作用,需要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中,促进运维技术水平的提升,更新实用化安全管理方式,同时改进自动化系统装置,使系统装置配置标准得以提升,达到提高施工建设中安全运维工作效率,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安全性、稳定性特点,满足配电系统的运行要求,符合运维目标建设。由此可见,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1、现阶段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面临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运维过程中有着许多问题,一部分是传统电网模式的遗留问题,一部分是转型所带来的阵痛,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网络的发展与建设。第一,“三盲”问题。三盲问题是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三盲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具体体现为工程技术人员对于配电系统高级应用的盲目追求;对于大型配电系统主站建设的盲目追求;对于“三遥率”的盲目追求。工程技术人员对于这些高级应用的盲目追求在浪费大量的资源的同时,并没有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缺乏对于实际的充分考量。第二,对于遥控操作的关注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电力工程的技术人员对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并不信任,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三,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的管理分工混乱。日常的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是由很多部门一起负责,而其中又权责不清,导致很多的工作内容出现交叉,严重影响了配电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与工作质量。第四,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失对配电系统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转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多工作人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运维体系里,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电网建设。
2、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的重要价值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有很好的监测功能,这个优势可以给电力系统运维管理工作人员的监测数据变得更加准确,从而也使得整个电力系统变得更为可靠。只有保证电力系统结构的稳定,才能有效降低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频率。与传统的运维技术比起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操作更便捷,减轻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压力,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此外,通过对该技术的分析可以有效降低器械的修理费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可以达到不需要与变电站级差配合的程度,工作人员无需对变电站内部进行任何的改动,它减短了修理故障的时间。
3、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
3.1加强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管理力度
若要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工作人员就得加强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的管理力度,分工必须十分明确,防止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体系出现分工和管理混乱的问题。只有分工和管理安排明确了,才能使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运维管理体系出现严重的分工混乱现象,就会影响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正常操作,增强设备的维护难度。例如,由于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管理力度是十分小的,如果配电自动化设备终端出现问题时,通信运维管理部门与配电运维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就会互相推卸责任,这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因此在管理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各项安装流程,并结合各项设备的运行情况,对原管理方案不断进行优化,重在创新。②加强培训,让通信维护管理人员和配电运维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以及管理职责,增强默契,明确自身的管理范围。
关于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运维管理人员与配电运维管理人员,通信运维和配电运维是两个不同的工作,但又紧密相连,应该做好管理分工工作,明确自身的运维管理职责,两个部门之间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在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上,提高配电自动化运行运维管理效率。此外,为了保证设备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各个运维管理人员要认真仔细按照设备检修流程进行检修工作,并结合配电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制定出妥善的处理办法,从而使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运行故障解决得到保证。
3.2制定“三盲”问题的针对性管理目标
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改造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就是意识上面的“三盲”问题,“三盲”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实事求是。要想真正解决“三盲”问题就要制定制度性的管理目标,要坚持合理化的原则,完善具体方案,加强配电系统的监测力度。工程技术人员要做到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成本合理优化工程的建设;在追求高级应用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电网建设地区的供电结构进行细致研究,从而做到合理增设配电自动化装置高级应用。除此之外,工程技术人员还应将更大时间跨度内的预测工作量与主站的建设规模相比对,保证主站的建设规模与自动化装置的工作需求相匹配,有效利用国家资源。在管理目标的设立中“三遥率”应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追求,努力提高配电自动化装置的“三遥率”。通过解决配电自动化运维过程中的“三盲”问题,可以帮助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系统运行的特点,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3配电自动化建设中遥控问题的解决措施
配电自动化建设中遥控问题的解决措施,是有效提升我国配电自动化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之中,工程技术人员要提升对于配电系统自动化装置的信任度,充分发挥配电系统自动化装置运行高效的优势。工程技术人员在遥控操作中的过于谨慎现象,与配电调度部门对于配电自动化装置了解程度不够有一定关系。配电调度部门对于配电自动化装置遥控控制模式不适应,就会影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配电调度部门适应了配电自动化装置遥控控制模式,就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防止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资源浪费,从而能够保证电力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因此,为了提升工程技术人员对于配电自动化装置的信任程度,就需要配电调度部分主动了解配电自动化装置的遥控可靠性和高效性,在工作之中敢于放开,将配电自动化装置运行的遥控控制模式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改变配电调度部门对于配电自动化装置遥控控制模式的看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断坚持。推进国家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与推进配电自动化装置遥控控制模式实用化分不开。因此在整个过程之中,工程管理人员不要刻意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对遥控控制模式的适应速度,而是要让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与遥控模式通过相互配合、不断磨合,最终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对于配电自动化建设中遥控问题的解决措施就是让工程技术人员与遥控控制模式相互磨合。
3.4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这项工作需要专业人员的经验积累,同时也需要专业人员具备更高水平的知识体系和对于新兴科技的理解与应用,所以只有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真正解决转型时期的阵痛。在实际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入了解实际调度工作的相关内容,从提升自动化运行的效率角度进行自我调整,避免陷入对新兴技术的怀疑与畏惧之中。日常的交流学习也至关重要,经验的累积也只有通过更多形式的经验分享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同时也能快速带动新进人员的成长,这样整个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4、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使问题频繁发生,只有对其利用有效地解决对策加以解决,才能进一步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使我国配电自动化逐渐走进实用性发展解决,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春阳.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9):216~217.
[2]陈冠宇.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8(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