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电梯作为当前建筑中普遍应用的运输工具,人们对电梯运行安全和稳定提出较高要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电梯变频控制方式得到了完善和成熟,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电梯扁平控制对策,加强对电梯运行速度控制,保证电梯运行整体安全。
关键词:电梯安全运行;上行超速
1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存在的不足
1.1限速器—夹绳器
目前在用的夹绳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依靠电器动作的夹绳器,当上行超速时触发电磁阀动作,进而触发夹绳器动作加紧钢丝绳。另一类是利用钢丝绳机械动作原理触发夹绳器动作。这两类夹绳器都存在不足之处:利用电器动作的夹绳器由于电器本身的故障,导致电梯上行超速时无法使夹绳器正常动作,造成危险的后果。而利用钢丝绳机械动作原理的夹绳器,其牵拉钢丝绳的松弛,断裂等情况都会导致夹绳器无法动作,从而无法实现电梯上行超速保护。另外,夹绳器长时间不工作,也会出现动作机构卡阻等现象,造成无法触发夹绳器动作。
1.2限速器—安全钳联动的常见故障有以下两点
(1)限速器钢绳位置因限速器轮槽的磨损问题而较正常状态有所下降,夹绳钳无法接触或无法有效接触钢丝绳,最终引起限速器钢绳打滑问题。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需要对钢丝绳、限速器夹绳钳的位置进行调整;(2)安全钳钳口如果因维护保养不当而使其存在油泥、沙子、灰尘等杂质,安全钳的楔块则无法夹紧导轨,并最终引起轿厢制停失效的严重后果。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需要将安全钳拆下,对钳口内的异物进行彻底清理;(3)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制动器作为安全制动器虽然满足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的要求,但是它不能保护比如曳引条件被破坏、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打滑等其它原因而引起的上行超速。
2电梯上行超速的原因及分析
2.2制动能力下降,制动器工作异常
由于制动器为常闭式制动器,制动力矩来自制动闸瓦与制动轮之间的摩擦力。制动器部件损坏、制动弹簧松动、制动臂等受力部件断裂都会使制动器不能有效闭合,从而导致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甚至失控。除此之外,制动器的质量不过关和设计不合理也是造成制动器工作异常的因素之一,加之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在电梯发生上行超速时,就不能可靠地制停电梯,增加了电梯安全运行风险。
2.3曳引能力破坏
电梯在经过几年的使用之后,曳引轮绳槽与曳引钢丝绳之间严重摩擦,使它们的摩擦力大大降低,摩擦系数变小,曳引能力下降。磨损恶化时,曳引条件会遭到严重破坏,乃至发生轿厢在滞留工况下,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时,曳引机仍然有可能提升空载轿厢,导致上行超速事故的发生。除了上述原因外,传动机构异常、电气控制元件发生故障、电动机过热烧坏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电梯上行超速。当电梯发生上述一种或多种故障时,若曳引能力达到极限,在轿厢侧重量小于对重侧重量的情况下,也会导致电梯上行超速、冲顶事故的发生。
3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日常检验
3.1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中上行超速装置检验
检验在钢丝绳系统侧加装夹绳器装置,需符合GB7588-2003中9.10.4.c要求。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由限速器、夹绳器电源装置、夹绳器装置三部分组成。检验步骤:第一,用限速器校验仪校验限速器动作可靠;第二,将空载轿厢置于最低层,断开电动机UVW三相电;第三,用电动检修方式打开制动器使电梯上行溜车(模拟超速,对重与空载轿厢处于失衡状态);第四,确认夹绳器动作,轿厢减速制停。
3.2同步电梯控制系统中上行超速装置检验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由限速器和无齿同步电动机上的抱闸装置两部分组成。
检验步骤:第一,用限速器校验仪校验限速器机械和电气开关动作有效可靠;第二,在空载工况下轿厢置于最低层,切断变频器供电,断开电动机UVW三相电;第三,拆除永磁同步电动机封星电路;第四,用电动检修方式打开制动器使电梯上行溜车超速(模拟超速);第五,触发限速装置动作(限速器开关动作,断电);第六,制动器动作刹车。以上检验是在现场不能提供超速条件下进行的,注意需要预留足够的电梯安全空间距离,防止电梯发生冲顶事故。并且,要在确保限速器校验到位的情况下进行,不可采用断电盘车模拟超速,否则易发生事故。
3.3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检验的安全性
电梯日常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人员需要时常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由于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包含的安全部件较多,需要在平时保养过程中处处做到位,否则在进行年度检验时,配合检验人员进行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检验试验时极易出现事故,造成检验试验事故,应当极力避免。电梯监督和检验人员在日常检验中要不断提升检验能力,有效掌握电梯各种新标准、新产品、新方法,认真做好电梯安全监督工作。
4基于速度控制方式的电梯变频控制策略
4.1电梯通信系统的优化
电梯变频控制中涉及了诸多内容,通信系统就是其中重要部分,其运行平稳性和电梯变频控制运行状况,存在一定关联性,同时不能有效保障电梯运行安全和平稳。所以,要想确保电梯变频控制运行平稳,需要把硬件当作核心,对通信模板加以优化。通常来说,电梯变频控制一般采取HVD3082芯片,实现对差分传送数据;此外,在电梯运行中,需要通过应用内部低压电方式进行供电,对整个通信系统加以优化,能够确保内部电源和内部之间充分隔离,防止在运行中发生相互干扰现象,保证电梯通信系统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4.2对接口系统优化
在电梯变频系统运行中,所连接的各项设备数量繁多,但是对接口系统进行细化,是电梯变频控制中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对接口系统优化时,需要对模板加以优化处理,如命令通信接口、DC/DC内部电源模块、JTAG接口以及控制通信接口等方面。根据对应接口模版,具备功能将存在差异,如命令通信接口,重点对电梯运行速度控制及主控器之间数据通信接口;DC/DC内部电源模块度则是给电梯对接口内部系统进行供电处理,确保对接口系统处于安全运行状态;JTAG接口也就是和仿真器充分连接,对电梯运行状况进行模拟;控制通信接口可以给各个信息传递提供条件,并实现科学管控,保证数据信息真实性和精准性。
4.3以软件为基础,对电梯速度进行控制
从硬件角度实现对电梯速度把控,仅仅是一方面,还要重视把软件当作核心,对电梯运行速度进行控制。其中,从电梯变频控制运行情况角度来说,速度曲线实时控制,是优化的核心内容。因为电梯应用场所存在差异,和电梯类型不同,控制结果也会有所差异在速度曲线控制中,需要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做好调整工作。例如,在某电梯运行速度曲线加以把控中,对各个曲线段进行优化处理;但是在调整过程中,对软件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把电梯扁平控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自曲线段优化过程中,应该结合对应公式和优化标准,对电梯额定速度和非额度速度进行控制,确保电梯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结束语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使电梯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我们检验机构更应正确检验,严格把关,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发放宣传资料或播放安全乘用知识,使老百姓懂得如何乘坐电梯、如何救援等基本知识。另外,还要督促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建立和完善电梯应急救援体系,确保第一时间救援。让我们用科学的检验知识、严谨的检验态度,给老百姓一个更完美的电梯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黄付军.电梯上行超速保护的分析与检验[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17(01):46-47.
[2]王钊敏.基于电梯的限速器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23):101-102.
[3]袁晓金,段志梅,周莎.浅析电梯用限速器的动作速度要求[J].机电工程技术,2015,44(08):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