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道路和桥梁的建造过程中,路基路面经常会出现沉降问题,会对整体道路建设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另外,道路建成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例如跳车现象,这对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一些潜在的危险。因此,需要在相应道路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针对路基路面进行一些处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在下面详细介绍一些路基路面施工处理的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在道路和桥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在施工之前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也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产生了不利结果,例如,落后的技术、不合理的沉降结构、不科学的建设项目等,这些都会导致道路质量下降,产生桥头跳车等情况,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延长道路的使用时间,并且还会降低道路桥梁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
1、道路桥梁工程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概述
公路桥梁的设计和运行条件非常复杂,并且当前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荷载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很容易引起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会损坏道路的路基路面结构,同时还会缩短道路和桥梁的使用时间。其中,路基路面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桥头跳车的问题,可以看出,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桥头架板的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路基路面问题一般都是出现在牛腿上,因为桥梁路基靠近支撑物,所以无法充分发挥受力的作用。如果桥头跳车的问题保持不变,这将加剧道路的不均匀应力,在纵向上由于公路桥梁在高负荷下的长期运行,道路张力一般会具有两个峰值,其中一个峰值出现在车辆的装载位置,另一个峰值出现在支撑平板的道路边缘。当桥上的车辆发生移动的时候,这个位置的道路将在车辆向平板末端移动的过程中承受最大的纵向应力,从而增加变形并最终出现路基路面的沉降[1]。
2、市政道路工程路面路基沉降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结构设计相对不合理
与传统路基路面的结构不同,设计沉降段路基路面结构与一般方法有所不同。 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土壤环境对沉降路面进行特殊设计。现阶段搭板的设计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钢筋混凝土方案可以用于控制道路刚度的变化程度。最后,在当前路基路面沉降部分的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简化了施工过程,想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实际施工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导致道路结构不均匀,进而影响路面和路基的实际使用性能[2]。
2.2、土基施工不符合标准
在目前的城市道路建设中,产生路基路面沉降问题主要原因是地基的建设未达到标准要求。1)在施工过程中,钻孔深度和孔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事实导致施工人员无法有效确定土壤中薄弱部位的位置,这样就会导致相关参数出现问题,进而会对后期路基路面的施工产生影响;2)施工人员为解决土壤和路面沉陷问题而采取的处理方案不合理,因此解决路基路面问题后,相关道路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处理技术
3.1、搭板设置
搭板安装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当道路上存在应力的时候,道路的刚度会相应变化,从而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搭板应基本与路基路面相平,使搭板的顶部与桥面板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另外,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将顶面和基座高度保持在水平位置,以便可以有效解决基座和桥梁之间的过渡问题。桥面平台附近的部分必须位于桥面板和平台的后面。必须提供水平拉杆或垂直锚固件,以有效防止桥面搭板出现滑行,最终导致桥头产生下降问题。施工用的钢筋相互之间的距离必须有效控制在75厘米至80厘米的范围内。如果直接连接垂直锚,可能会损坏牛腿或桥头搭板。
当使用垂直锚时,由于水平拉杆产生的一致性和有限的位移,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在搭板和桥台之间的连接处,一般也需要使用大量的填充材料,以防止雨水深入其中,导致桥梁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相关设置完全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以确保其均匀性和倾斜度[3]。
3.2、路桥路基施工技术
在道路和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如果道路是软土路基,则对软土路要进行平整的土方处理,以减少路堤和墩台之间的沉降;用减少回填材料的数量,增加土壤强度的方法来处理厚厚的软土层路基,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沉降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如果道路在山谷部分,则必须根据土壤的孔径和沟渠部分的水量进行后续施工,例如,在高湿度和空隙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土壤层的换土施工,在开挖粘土层之后,有必要在保持一定深度进行回填的同时重新开挖,可以采用得处理方式有,填充石灰土并进行一定的密封处理,不仅增加道路强度,同时也有效地控制道路沉降问题。
3.3、软基施工技术
在当前路基路面沉降的公路施工过程中,通常主要采用的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1.水泥粉喷桩地基施工技术、 2.塑料排水板3.爆破方法4.动态压缩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对以上四种建筑技术的应用,水泥粉喷桩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最为明显,但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周期和进度,以确保施工的实际效果。虽然这种方法似乎可以减少一定的建造成本,但经过实际研究发现,这种建造技术不仅不可以降低建造成本,而且还会明显的增加建造的成本。在此基础上,为保证路基路面沉降部分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高质量的预压作业,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道路沉降的问题,还可以对软土路基进行改善,提高路及土壤的强度,让道路有更好的承载能力[4]。
3.4、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在道路和桥梁沉降部分的施工过程中,积水也会影响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道路路基路面的排水处理,达到有效增强路基路面的强度和承载力的目标。常见的排水措施包括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等,或地面排水沟和预制混凝土面板的加固排水沟。通常,在安装路面路基排水设施的时候,必须控制管道和沟槽的长度,以免长度过长而使水流集中并影响水流的及时分流和排出。对于排水方案的制定,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和水文状况确定施工计划,根据预防为主原则,就近寻找原料原则,并通过一些措施加强排水,将积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3.5、填筑压实
当前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一般可以将路基沉降问题分为次固结沉降、瞬时沉降及固结沉降等三种。两种固结的原因都很容易导致驾驶车辆出现跳车的现象。在路基路面沉降部分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吸取多年建设的经验,并选择轻质填充剂来填充路面,从而提高路面的可压缩性,基于此,使用压缩机械进行处理,以此来减少出现沉降问题的可能性。进一步改善了土壤路面的压实度,以减少由于车辆路面引起的变形问题,并延长了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路堤散装材料施工之前,有必要对场地的土壤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分析的结果,在沉降区选择合适的填料进行路面施工[5]。
结束语
市政道路项目的建设质量与提高中国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安全出行息息相关。 因此,有必要注意加强路基路面下沉部分的处理,在分析施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以减少潜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增强城市道路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21):24-25.
[2]董良来.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12):126-127.
[3]李景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1):189.
[4]朱文俊.研究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9(08):116.
[5]朱文俊.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19(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