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预应力桥梁施工中材料与机具设备、工程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监理人员应当按照预应力桥梁的结构特点、性能及质量要求,在施工的所有环节都加强监理控制,按照建设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监理计划和工作流程,确定监理工作的重点,以确保桥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 预应力桥梁;施工;监理
引言:当前,在我国桥梁工程建设中,随着预应力技术的普遍应用,施工技术得到不断完善,提升了我国桥梁施工质量。尽管预应力技术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预应力桥梁工程的质量仍然需要以深入的现场监理工作作为保证。若施工现场缺少监理或监理措施未得到落实,不但会对桥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因而,我们要对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具有充分认识,并在工程实践中实施有效的监理方法。
1 材料与机具设备监理控制要点
1.1 材料监理
进场前,监理人员应当对施工材料的供应商加以资质审查,包括企业的资信状况、生产规模、所获认证情况等,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应当符合工程建设需求,防止由于材料不够而出现暂停施工的现象。材料在投入使用之前,应当经过必要的技术试验,而且要按照材料的属性、规格使用专门的试验手段,从而确保材料质量达到技术要求。未经过严格检验的材料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施工中使用,而质量合格的材料应按照要求在现场堆放,由专门人员管理。
1.2 机具设备监理
第一,锚具应当和张拉机具一起使用,而且要在进场前对设备的性能加以检测。工程开始之后,第一次使用张拉机具的时候,应要求施工人员对设备的功能参数加以测试和校准。因为千斤顶在投入使用超过六个月或使用次数超过三百次后,应重新进行标定,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进行标定,保证性能合格之后才可以使用。
第二,仔细核查施工中所使用的夹具、连接器以及锚具等设备的功能、类型、规格等,并按照规范进行校验,仔细检查这些设备的外观、硬度等是否达到要求。
2 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2.1 安装工程
第一,预应力筋加工制作。下料长度应当按照预应力钢筋的标定长度和布置长度,下料时应预先保留必要的张拉长度,一般应当为30至50厘米。切割的使用应采用切割机或砂轮切断,严禁用电弧切割,以确保切割质量符合要求。预应力钢筋应细致检查钢筋的表面强度情况,多根预应力钢绞线穿束防止出现缠绕状况。
第二,管道安装。在管道固定好之后,要使用专门的检测仪器检查管道坐标,保证其安装施工参数达到要求。管道应当固定牢固,防止在此后的浇筑环节由于不稳定而产生位移现象,并关注接头的连接质量,以避免出现渗漏。而且,这一工序还涉及焊接作业。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采用必要的保护手段,防止管道因为没有得到保护而损坏。
第三,锚垫板安装。先要检查锚垫板的坐标、型号、角度是否达到工程要求,注意锚垫板与波纹管之间是否具有垂直位置关系,锚垫板与管道之间的连接是否严密,以及钢筋的实际布置是否能满足工程对钢筋强度的要求。
2.2 预应力筋张拉
第一,构件强度。在张拉的时候,构件的实际强度应当符合要求,一般张拉要等到构件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百分之百才可以开始,而且最低不得低于百分之八十的设计强度。若在强度不够的时候强行进行张拉,就会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有时还会损坏构件。
第二,施工安全保障。在张拉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安全措施。现场监理人员应检查安全措施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并严格执行。
监理人员还应当检查安全设备的真实配置状况,要求施工企业在张拉开始之前梁端应设围护和挡板,张拉作业时千斤顶后方不得站人,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第三,张拉顺序。为了保证张拉施工质量,张拉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以设计要求为参考,按照现场环境拟定适宜的施工方案,使用分批分阶段张拉的方式。在每一个环节操作结束后,都要严格加以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够开始下一道工序。
第四,张拉力校核。张拉力是控制预应力筋的主要力,拉力一般根据其伸长值进行校核。有关标准提出,伸长值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不得超过百分之六。若达到百分之六以上,就应当停止张拉,找寻偏差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直到偏差不超过百分之六。其中,理论伸长值可参考其设计值,而实测值一般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测量而取得的,根据初始应力状态计算和实测结果之和即为实际伸长值。在计算的时候,由于受钢筋强度和弯曲度的作用,初始应力包括非弹性拉长与弹性拉长,同时要考虑预应力筋回缩和锚具变形。
第五,造成伸长值判断错误的原因和处理方式。混凝土构件与预应力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果预应力筋的伸长值不合理,就会造成构件的质量不合格。在实践中,出现伸长值判断失误通常有下列原因:(1)人工读数错误;(2)千斤顶和油表出现问题;(3)千斤顶和油表在工作之前未能经过校验;(4)千斤顶和油表的使用次数超过上限,但未能采取有关措施;(5)垫板及孔道的定位不准确,或管道局部存在砂浆;(6)孔道所受到的阻力损失没有考虑在内;(7)预应力筋的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在施工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决:(1)对现场人员进行培训,防止出现读数错误;(2)严格校验设备的参数,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3)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检修,在未检查合格前不得投入使用;(4)更换质量不合格的钢筋;(5)使用新的设备,以科学测量孔道所受到的阻力损失。
2.3 孔道压浆
第一,配制泥浆。(1)应当使用专门的压浆料或专用压浆剂配置浆液,水灰比应当保持在0.26-0.28。(2)要控制好泌水率,按照规范浆液在二十四小时内的自由泌水率和钢丝间三小时内的泌水率应当为零,而浆液在三小时内的自由膨胀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二,二十四小时的自由膨胀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三。(3) 对搅拌时间进行控制,通常不得少于一百二十秒。如果浆液的总体稠度能够达到工程要求后就可以停止搅拌。
第二,压浆准备工作。在开始压浆之前,先要严格检查所用设备的技术参数。检查没有问题之后,再启动设备,向管道内部注入清水进行清洗。此时,还要细致检查锚具附近是否存在缝隙和孔洞,保证填料的密实,不然有可能产生冒浆等情况。
第三,压浆检查。孔道压浆应当符合均匀性和连续性的要求,在未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不应出现停顿;压浆压力应按照孔道实际长度加以确定,通常压力应当达到0.5-0.7兆帕,如果孔道较长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增加压力,但不应超过一兆帕。为了确保这一环节的规范操作,应当根据程序进行施工,即先下层孔道后上层孔道的顺序操作,相邻的孔道应采用一次性注浆的做法,避免出现串浆现象。如果另一端水泥出现饱和,排气孔处位置的泥浆和新注泥浆稠度相同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压浆,管道压浆作业人员应佩戴护目镜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结语:在我国预应力桥梁建设过程中,监理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这一工作能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要求,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为了保证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理单位应当从全局出发,在预应力桥梁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加强监理控制,按照建设项目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监理计划和工作流程,确定监理工作的重点,避免遗漏,由此提升工程监理能力,使之在预应力桥梁施工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戎仕腾.后张法预应力桥梁工程施工监理[J].交通世界,2015(29):118-119.
[2] 温亚娟.大型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监理[J].山西建筑,2016(24):199-200.
[3] 吴宗璋.后张法预应力桥梁施工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监理控制要点[J].甘肃科技,2014(19):144-145.
[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