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石嘴山供电公司 宁夏石嘴山 75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高压跨地区的电网应用越来越多,而且现在已经建成了大范围的能源调配网络,引入了智能管理系统,提高了整体的配网调控管理水平,但是在传统的电网调度运行体系中,其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多弊端,因此要加以改进。
关键词:大运行体系;配网调控;管理;分析
1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都需要持续不断的、稳定安全的电力作支撑。这就对我国电网设施设备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尤其是一些电网网络较为密集和复杂的地区,需要科学化的调控管理才能确保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转,并提升电网的管理质量。因此,相关人员更加需要重视配网调控的管理,优化其管理水平,构建系统化的组织结构,提升整个运行体系建设下的配网管控水平。
2配网调控概述
2.1配网定义
配网并不单单是网架、电缆、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电容等的组成,其实配网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工程,配网调控是“大运行”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了电力企业与配网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是对供电和用电的科学有效控制,从网架结构优化完善、配电自动化、配网抢修指挥平台、配网调控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控,使电网大运行得以实现,通过配网调控业务可以有效对配网实时监控、保护、控制,同时与供电邢门管理有机的融为一体,更好的为客户提供优质电力服务,满足客户的用电需要。
随着电力投入的不断加大,配网调控要逐步实现自动化,即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结合高性能的配电设备等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离线与在线的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监控管理,使配电网始终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的最优运行状态。
2.2配网调控业务的主要内容
配网调控业务的主要内容包括:配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配电倒闸操作、配网故障处理、抢修、设备停电等,对于配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可以在夏季、冬季等用电高峰期、主线负荷大幅增长,变电站母线电压降低、无功损耗增加的电网运行情况,就可以及时调整,最大幅度地降低了线损,提高了母线电压,保证由路径最短、损耗最小的线路供电;配电倒闸操作是将电力设备从一种工作状态改变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方法,在电力设备检修中必须用到配电倒闸操作,倒闸操作必须执行操作票制和工作监护制;配网故障处理、抢修是确保供电及时、可靠的重要保证,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率先实现了配网调度、事故抢修、电话故障报修一体化运作,提高了抢修效率,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可以说配网调控业务在供电、用电管理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关系到电网安全生产和有效运营。
3大运行体系建设下的配网调控管理水平提升措施分析
3.1进一步加强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建设
随着我国电网覆盖范围不断增加,电网网络化体系规模不断扩大,为切实减轻输变电站的监管压力和成本,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趋势愈发明显。从当前我国电网管理情况以及变电站的发展建设现状来看,现有的无人值守水平已经难以满足大运行体系建设下对电网调控与管理的客观要求。因此,应当在全面了解现有电网情况的基础上,对现行的变电站修建、运行、改建计划进行重新的审视,对于其中不合适的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改善或者是修订,尤其是要对计划中的目标、改造范围、输变电站运行中的缺陷等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修正,不断提升变电站的建设效率和水平。然而一些普通的变电站,由于其设备的落后,监管条件难以保障,如果完全进行无人值守的监测和管理,则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针对这类常规的变电站,在进行建站规划时应当从不同方面对其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考虑。在每年的变电站大修时,这类变电站也应当是技术改造的重点,这样才能借助上级部门相关的政策、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实现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另外,如果一些变电站想要进行智能化建设,则有关部门应当选派专业的、经验丰富的人员到变电站的现场进行调研,并加强对现场情况的监管,以尽可能地缩短施工工期,而且在变电站改建升级之后,应当做好相应的验收,在准备好备用电路网络的前提下,通过变电站试运行等方式来判断变电站运行是否有故障,最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处理,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3.2对集控站的资源进行整合
为了实现配网调控管理的集中统一性,确保各项工作一体化的进行,很多配网管理都建立了相应的集控站,随着集控站点的增加,则相应的需要更多的监管值班人员作业,才能确保流程规范到位,提高集控站点的安全性。在对集控站进行监管时,首先应当对区域内监控站点的位置进行清晰的掌握,并了解其周边的交通网络,根据集控站点的规模,合理配置相关的人力及设备资源对其进行高效的实时监测,整合集控站内有效资源,提升集控站的工作效率。
3.3完善“双确认”的行业标准
当前国内对电网调控与管理的标准大都是遵循“双确认”的行业规则,以不断完善配电网的调控。但是从目前来看,有些电网监管部门在执行该行标时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在该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应当由电网所在地的整体调度单位做出整体的规划,并借力电网建设和检修单位,组织三方人员对调控管理的内容做出明确,依照行业规范,严格进行相关作业。尤其是对地域内重要的试点单位,应当不断进行调控管理经验总结和反思,并做好问题及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的档案记录,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践行“双确认”这一行标。
3.4监控人员和调度人员要进行轮岗工作
一方面,电网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现有的电网监控人员和调度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比如使用轮岗作业体制,让监控人员和调度人员轮岗值班,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培养其综合素质,并且可以为电网公司储备优秀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真正实现了岗位交叉,提升了电网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监控人员及调度人员的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一旦发现其中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其进行改正,并对于在监控和调度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多次通过有效方式避免电网故障或者是相关事故发生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而对于那些麻痹大意,违规操作的人员则可以进行适度的惩罚,并实行末尾淘汰制,不断优化监控和调度人员的结构。
3.4监控人员和调度人员要进行轮岗工作
要对监控岗位的值班人员,以及调度岗位的值班人员进行交叉培训,进行轮岗值班的制度,这样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为企业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这样在逐步的发展中,就可以实现监控员和调度员的岗位融合,从根本上提高调控人员的素质。
4结论
大运行体系建设下对于配网调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为了更好地提高配网调控管理水平,相关人员需要从多方面予以着手,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让配网调控管理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让企业在大运行体系下得到更加长久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陈震宇.调控新业务模式下的配网故障研判及主动抢修业务管理[J].智库时代,2018(50):150-151.
[2]宋成良.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及其决策性建议[J].通讯世界,2018(04):152-153.
[3]雷虹云,徐光年,鲍建飞,冯朝力,岳兴华.提升配电网调控精益化管理水平[J].农电管理,2018(01):26-27.
[4]李勇芝.探析基于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0):59-60.
[5]盛明.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J].通讯世界,2017(20):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