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社会资本的引入将加大售电市场的竞争力度,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加速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将成为售电市场的新常态。因此,为了应对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加强营销管理已成为售电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加快营销策略创新则是营销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售电企业;营销策略创新
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售电企业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而电力销售作为新时期售电企业市场化发展的主要抓手,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将会很好地促进售电企业发展,使其不再拘泥于以往的电力输送系统模式,在网络电力销售平台的带动和市场销售竞争的推动下,逐渐建立健全成熟的市场销售体制,在严格把控销售流程的前提下实现了各方有效的沟通合作。总之,以市场环境为发展背景,以网络销售为主体内容,实现电力销售业务的革新和创新发展。
1售电侧改革背景
电力行业因其自然垄断特性,发展初期往往形成纵向一体化的垄断性经营模式。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电力行业的垄断性经营所带来的弊端日益突出,自由化改革的呼声不断增强。从1989年英国颁布新《电力法》开始,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电力行业的改革,虽然改革形式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在于打破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通过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我国自2002年正式启动电力市场化改革以来,已实现了“厂网分开”,原发、输、配、售一体化的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成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售电企业,形成了市场竞争的初步格局,调动了发电厂的主观能动性。虽然放开发电侧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力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但电力的输、配、售环节仍由电网公司控制,以统购统销的模式取得差价利润,发电企业只能把生产的电能卖给售电企业,用电客户也只能从售电企业买电,电能的生产方和使用方不能直接沟通,阻碍了行业的市场化运作,不利于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作用。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9号文件)印发,标志着第三次电力体制改革的开启。9号文的基本内容就是打破售电企业的售电专营权,向社会开放配售电业务,推进建立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的交易机构,最终形成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推进售电侧开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售电市场,最终形成多买方-多卖方的电力市场格局,旨在进一步引入竞争,完善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售电企业服务营销策略创新
2.1转变思想
适应新环境首先要转变旧思想,才能形成正确的思路,作出正确的行为。在新的环境下,售电企业不再处于行业垄断地位,不再像以前一样卡住中间、旱涝保收。面对利润空间的压缩要转变经营方式,寻找新的盈利点;面对更高的电网运营难度要积极适应新规则,提高主业水平。售电企业员工应对售电侧改革和改革后的新环境有正确认识,转变旧思想,积极适应。顶层设计要有新思路,基层执行要有新效果,才能使企业稳健过渡,在新的环境中创造佳绩。
2.2积极开拓市场,持续提升电能质量
售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稳定的客户群体为基础。因此,企业需要创新服务意识,积极开拓更广泛的电力市场,积累更多的电力客户。售电企业应按照电力市场的发展规律,据电力消费者的需要、购买行为和用电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性,以及产业类型等因素对电力市场进行细分,明确代理用户类别,制定差异化的服务方案,扩大增值服务范围,持续提升电能服务水平。同时售电企业应主动适应国家清洁能源的相关要求,加快蜕变和转型,淘汰落后产能,逐渐采用新能源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方式,多渠道提升电能质量水平。
2.3用电价格策略
价格是决定电力产品成交与否的关键的因素,电力产品差价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用户的购买意愿。所以,售电企业要根据市场行情制定有竞争力的电价,以赢得更多的用户。首先,严格执行国家的电力体制政策,为售电企业合理制定价格区间奠定基础;其次,利用电力负荷精细化分析,优化售电企业资源,进而降低电力生产成本,降低客户购电价格,从而提升售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在现有的电力价格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套餐,为客户量身定做电价套餐。根据用电客户对电能需求的差异,采取差别定价策略,给用户最优的电价选择。极力帮助用户降低购电成本,增强售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粘性,提升售电企业的市场份额,与用户之间达成双赢。
2.4优质服务策略
优质服务是售电企业营销的关键。售电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在现有的服务方面中不断创新,增强服务质量。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首先,可以为大客户提供综合能源增值服务。在开展售电业务的同时利用能源互联网提供制冷、供热、供气等多种能源综合服务,在保证用户优质用电的基础上,提供辅助服务,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环境,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减少资源耗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其次,还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量身定做营销服务项目。如为用户提供运维检修服务,利用资质优势进行机械设备改造,提升用能效率,大力度降低用电成本。最后,售电企业可以提供电费管理、电费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避免购电风险,降低购电和售电偏差考核风险,实现用户效益最大化。
2.5塑造品牌形象
售电企业要加快自身转型,由传统的火电厂逐渐向清洁能源型企业转变,走品牌发展之路,加强对企业的宣传与推广。互联网时代,品牌化发展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资源对售电企业进行宣传,积极做到与时俱进,开通售电业务的互联网平台,制作企业网站,开展网络营销。同时还可以进行百度推广、百家号宣传等,开设企业公众号,通过微信平台等宣传国家电改政策、传播售电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客户微信群等,维护客户关系,定期推送优惠政策。
2.6加强营销人才培养
企业要结合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销售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既包括物质激励,又包括精神激励。同时还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企业通过建立培训机制,聘请国内外知名营销专家或电力行业营销知名人士,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电力系统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营销管理能力,为售电企业的稳定发展融入新生力量。
3结语
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而电力销售作为新时期电力企业市场化发展的主要抓手,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将会很好地促进售电企业发展,使其不再拘泥于以往的电力输送系统模式,在网络电力销售平台的带动和市场销售竞争的推动下,逐渐建立健全成熟的市场销售体制,在严格把控销售流程的前提下实现了各方有效的沟通合作。总之,以市场环境为发展背景,以网络销售为主体内容,实现电力销售业务的革新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秋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售电企业营销策略创新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35):7~8.
[2]李俊.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243~243.
[3]王锐.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后电力营销的策略分析[J].电力设备,2018,(1):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