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应用于配网管理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但是要想全面保证我国配网的可靠性,最主要的就是不断强化配网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从而全面保证国民的用电质量和安全。本文主要探究的内容就是如何强化配网管理以提升供电可靠性,希望从中可以探讨出相应的实施方式,并且能够给予相关部门一定的参考,落实在实际的工作中,以不断强化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配网管理;供电提高;可靠性
配电网是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的公共基础设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必须要有健全的配电网络做基础支撑。配电网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电的稳定性和持续不间断性。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着配电网设备陈旧,管理不到位,技术不先进等问题。跟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配网建设仍比较落后。配网管理和建设的落后不仅无法保障供电质量,还增加了引发事故的几率。因此,加强配网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供电可靠性的指标
为了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配网管理对于提升供电可靠性的意义,首先,应该介绍的就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指标有哪些。所谓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就是指能够利用供电系统维持供电的能力,能力越大,供电可靠性就越强。也就是说,供电可靠性的指标通常是用来反应电能供应的满意和需求程度,也是被用来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重视供电可靠性指标十分关键,不光会影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会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因此,电力部门对供电情况应该提高重视。一般来说,衡量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不止一种,通常指的是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供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这几种供电可靠性指标都有自身的计算公式,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常见。所以,要想保证我国配网管理工作是否合理,首先应该应用供电指标进行衡量,确保供电能力方能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2 影响配电网管理和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 网络规划
配电网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应该纳入城市的规划之中,但是目前很多城市仍存在着配电网络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不协调,电网规划没有被纳人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之中,这就导致了配电网络规划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脱节的问题,无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此外,配电线路缺乏科学规划使电力用户增长速度无法准确预估,出现电缆线连接不规范或架空线的问题,网络规划混乱大大降低了配电网络的有效利用率。线路规划不科学,错综相交不利于线路的检修与维护,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同时,配电线路连接十分复杂,如果不能合理地分担和转移用电负荷,导致部分线路供电负荷过高、半径过长或载容量过大,往往会出现电压不稳的情况。
2.2 电网线路设备水平
电网线路设备水平低下也直接影响着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线路故障主要指架空线引发的故障,由于架空线或杆上设备(变压器、开关)被外抛物短路或外力刮碰短路;汽车撞杆造成倒杆、断线;台风、洪水引起倒杆、断线等外破坏造成故障,或线路本身缺陷、老化等造成的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此外,设备本身由于陈旧等问题引发的电容器故障、变压器故障等设备故障等也影响了供电质量。环网箱、箱变、老式开关等老旧式设备的继续使用,不利于供电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影响了配网的正常运行。
2.3 电网运行管理及维护
当前部分供电企业存在着电网运行管理及维护不到位的问题。一是配电网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涉及的部门很多,需要各个部门协同配合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协作不同步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二是供电设备运行的操作和维修难度大。由于供电系统的复杂性,涉及的供电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多、可能发生故障的原因繁杂,因而当供电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时,技术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准确的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对维修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三是管理不到位。在配网管理工作中,有些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由于电网的巡视周期长,如果巡视不到位或操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和责任心,无法准确的评估设备的运行情况,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2.4 用户设备运行情况
用户设备的运行情况也直接关系着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用户设备由于常年缺乏管理和维护,配电站设备老旧、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供电事故率攀升,而且一旦发生事故或故障,维修难度很大。有的用户因室内线破裂,不及时更换新的电线设备,在遇到阴雨天气时,保护器跳柯频繁,用绝缘物将保护器触头隔离开,使其失去保护作用,埋下了隐患,对人员和用户用电设备的安全将造成极大的威胁。有的存在着自行拆除供用户设备的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3 加强配网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为适应国家电网公司的“三集五大”体系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供电企业必须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加强配电网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1 优化配网结构,提高设备装备水平
梳理配网线路、理清线路归属,尽量分区分片实施供电,避免交叉混乱的供电状态;采用适中的线路供电半径,一般情况下,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在A类供电区不宜大于2公里,在B类供电区不大于5公里,在C类供电区不大于10公里,0.4kv线路的供电半径在A和B类供电区最好不大于200m,在C类供电区不大于400m;提高线路的绝缘能力,更新或改造那些老旧或故障率高的设备,从而增强线路的性能;在线路开关处和分支处增加故障寻址器,提高故障查询能力,缩短故障排除时间。
3.2 加强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
3.2.1 加强任务管理
把配网管理的任务分配到各个部门,然后具体到个人,根据具体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奖罚分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3.2.2 加强计划管理
在进行计划停电时,要做好各单位的协调沟通,制定详细的计划,防止重复停电。
3.2.3 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加强对配网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减少工作中的人为失误,提高供电稳定性。
3.3 降低线路故障率,减少故障排除时间
3.3.1 减少外部故障
为减少车辆撞杆和断线的现象,应该在标杆上涂上醒目的反光漆,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或者完善防护设施;加强对配电线路的巡查,及时清理不安全因素,对违规施工行为进行查处;做好防雷和防鸟类筑巢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成立专门的线路保护小组,通过定点查看、多发事故不间断巡查的方式治理外力事故,把外部故障率降到最低程度。
3.3.2 防止设备故障
定期检查配电变压器、绝缘体和避雷器等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对老化设备及时予以淘汰。结束语时代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更具有发展力的科技成果,因此,利用现代化技术不断优化配网十分关键。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详细分析和探究,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出我国相关电力部门在提升配网安全性时,主要从配网建设的现状以及影响配网可靠性因素入手,最终得出能够提升配网可靠性的方案,希望通过上文的分点论述,可以更好地给电力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可以不断优化配网结构,使得我国的配网运行和维护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这样一来,不光可以保证电力企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能够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安全性,从而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强化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春荣.试论如何强化配网管理促供电可靠性提高[J].大观周刊,2012(43).
[2]钱泽斌.加强农网配电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J].大科技,2012(12).
[3]魏智博,刘博.强化配网管理促供电可靠性提高[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