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何光锋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3期   作者:何光锋
[导读]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智能电网的有关概念和内容,详细分析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并研究了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
        (五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智能电网的有关概念和内容,详细分析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并研究了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引言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电力供应系统是保证城市生活和工业发展正常运行的基础。为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使其能够满足我国供、配用电需求,需要加强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在保证电力稳定供应的同时,提高资源人工利用率。通过深入分析智能电网建设的特点及作用,探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找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使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促进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提升。
        1电力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传统的电力工程技术是指与电能生产分配相关的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发、供、配电系统中,高电压大电流电在电网中的传递消耗,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线路保护。随着电力电子、传感器、人工智能、大数据向传电力系统融合,电力工程技术逐渐向弱电控制强电,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运行延伸,衍生出新的电力工程技术,而新的电力工程技术的终极目标就是智能电网。
        2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当前智能电网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形成严格的定义,但可以明确的是,现代智能电网具有集成性高、优化性强、交互性好、自愈能力出色、兼容性广等特点。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在集成与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的传感与测量技术,加速了自动化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等电力工程技术与能源电力行业相融合的趋势,促使智能电网孵化成型。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
        3.1对电网的性能予以优化
        电力工程技术在传统电网的发展中应用程度并不高,且受电网自身的特殊性限制,电力工程技术在传统电网的运营中也并未取得较高的应用效果。当现代智能电网系统建立起来,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空间也就随之扩大,且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在科学、稳定、效率、性能上都有较高期许,这就使电力工程技术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作为一种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能够起到明显的优化作用,通过相关系统的运营,电力系统可自动对供电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整合,并辅助电网管理进行决策,减少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的错误决策,更好的满足了现代社会的供、配、用电需求。
        3.2对电网的信息采集能力予以提升
        电力工程技术所涵盖的范围较广,其中智能监控预警技术、用电量计量技术,都依赖于电力工程技术较强的信息采集能力。由于智能电网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与电力工程技术的核心不谋而合,使得电力工程技术的信息采集能力得到了发挥的空间。电力系统能够自动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督,并实时将信息传输到监管终端仪器上,对相关信息能够自动化的整理与分类,实现信息的高度分析与深度利用,提升了智能电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程度。而智能电网中的各项仪器之间具备不同的功能,这也使信息的用途有所差异,需要根据生产需求来作出相应的配置。
        4智能电网建设中有关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4.1网络拓扑控制技术
        智能电网中设计到海量的参数采集传递,借助无线传感器能够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实现这一过程。但无线信号传递本身又受电网强磁场的干扰,这就要求智能电网中的所有节点都必须采用大功率通信,过多而又杂乱的节点势必有加重干扰,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并且过多的节点间产生的能量消耗也不容忽视。要解决这一恶性循环的问题,就需要借助网络拓扑控制技术。通过网络拓扑结构的建设,能合理安排节点的数量、位置、方向及发射功率,提供更加高效科学的路由协议,从而提高数据采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同时大大降低能耗。


        4.2电力通信技术
        第一,在配电方面应用电力通信技术,有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集成性与兼容性。第二,变电领域。智能变电站是电网主要的控制对象,会在其中安放数据监控设施。智能变电站通过相关平台,能够把智能化、网络化设备与信息平台当作基础,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集控中心,并且接受其发出的指令进行调节,确保整个电网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第三,输电方面。电力企业以现实情况为依据,深度研究监控状态与输送能力,确保平稳进行电力输送。例如在监控输电线路时,可以通过低延时通信方式,监控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基础终端以及线路状态。
        4.3智能用电计量技术
        用电是智能电网的运行终端,一般在传统电网运行过程中,用户只能借助电表数据来了解用电量,但是电表数据的实时性,灵活性,透明性不足,用户已不仅仅满足有电可用,而是希望能实时掌控自己的用电量、用电趋势、电能质量等参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用电计量技术,能够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实时传递和趋势分析,将电能质量等参数实时传达到用户和集控中心,使用户与电网间更加公开透明。同时,集控中心和电网调度通过更精确、更全面的技术参数,可以更高效的做出趋势、需求判断,满足更高要求的用电需求。
        4.4智能配电预警系统
        配电预警系统是通过对电网中用户用状态、用电趋势、电网质量参数等相关因素进行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结合经验数据和智能学习,对电网即将发生的故障进行预警,提前合理安排调度、检修、限电等计划,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因此,配电预警系统是智能电网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大大减少电网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变被动抢修、计划检修为预防性检修。同时,让数据说话,减少人的主观猜测、情绪、精神状态导致的不可控事件的发生,事半功倍。
        配电预警系统的硬件核心内容是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电网运行信息、电网运行线路及沿线的信息等进行收集和整理,能够为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又要依赖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电力通信技术、智能用电计量技术的成熟运用。而配电预警系统的软件核心内容则是依赖大数据分析系统、软件算法、人工智能及大量经验数据。将软硬件进行整合构件起一套科学适用的预警系统。
        5我国智能电网的前景展望
        我国智能电网的研究时间较晚,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随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一些理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对比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虽然我国电力系统庞大,稳定性高,在国际上处于前列,但受益于先进的电子科技、计算机行业,西方发达国家的智能电网系统相对成熟,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传统电网的应用时期,智能电网仍处于起步阶段。近些年我国芯片、通讯技术水平逐步提升,逐渐突破欧美日技术封锁,使电力行业产对智能电网、状态检修的需求持续走高,因此未来我国智能电网必将迎来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要从提高传感器、通讯技术、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众多新电力工程技术资源优化配置入手,促进智能意识体系与核心技术体系相融合,形成统一成熟的技术标准,为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提供夯实基础,建成安全、稳定、科学、国际一流的电网系统。
        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智能与经济高效是国家的电力建设目标,提升电网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当下社会发展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要求,因此,各学科各行业应携手促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共建智能电网系统。
        参考文献:
        [1]白影东.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169.
        [2]石凯军.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实施[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55.
        [3]王永恒.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29.
        [4]李倩云,侯志伟.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161-162.
        [5]付强.浅谈智能电网技术特点及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方式[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