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交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宋村电厂 广西南宁 53003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电力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一直以来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化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提升,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越来越高,所以电力企业安全事故防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将风险分析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电力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电力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所以探讨风险分析在电力安全管理中运用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风险控制;电厂;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厂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安全管理风险日益突出。以2018年为例,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人身伤亡责任事故达39起,死亡人数达40人,其中,电厂生产人身伤亡事故21起,死亡22人,伤亡原因主要为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等。调查研究显示,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于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违章操作、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所致。由此可见,电厂安全管理形势严峻,有必要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提高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前瞻性、有效性。
1风险安全管理对国内水电厂管理质量的影响
从控制环境方面来说,对国内水电厂的管理质量观念和方式带来影响。安全管理强调风险控制,大多国内水电厂都通过技术创新应用来增加电力产品供应的附加值,安全数据已成为国内水电厂的核心资产,所有管理质量都应该围绕安全数据展开,从观念上扭转。另外国内水电厂本身重视技术的应用,因此在控制方式上更加偏向于创新性技术的开发、应用。从风险评估方面来说,安全管理带来的是更多的管理质量提升,但是现代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内在地要求国内水电厂加强数据风险预测、分析、评估、备案等等,评估的范围和手段更加复杂和多样,尤其是精确度。从控制活动来讲,不仅要对传统的人进行控制,还要对电力运行数据、易燃易爆物质信息、安全检测软硬件等要素进行控制管理,同时重视控制的效率,防止出现风险。从信息沟通来看,不仅处理好国内水电厂各部门之间的管理信息融通,还要处理好各类安全数据监控全面覆盖。安全管理更加强调管理中各个项目的流程处理差异化和个性,所以在横向沟通上面更加考验效率。
从内部监督来看,不仅要实现对人的监督,还要实现对机器设备、应用系统、程序数据信息的监督,比如针对有人恶意篡改安全指标、性能数据等行为要纳入监督范围中。总之,对内部监督的影响呈现为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层次关联性的影响态势。
2电厂生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控制内涵和基本程序分析,电厂安全管理人员应遵循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控和处理改进的风险控制流程,实现电厂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各环节有效衔接。
2.1电厂生产安全风险识别
在电厂生产中,安全风险源来自于生产作业区域、生产活动、生产设备、材料物质、生产工艺风险、环境风险、职业健康等,经梳理、归纳,可将生产风险归纳为触电风险、机械伤害风险、灼烫伤风险和火灾爆炸风险等。(1)触电风险。电厂生产具有其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触电风险隐患,如高压电源触电、低压电源触电、感应电压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触电等。(2)机械伤害风险。机械伤害风险是指机械设备运行与人体接触所引发的伤害事故。电厂生产以自动化生产设备为主,整个生产过程涉及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如汽轮机、风机、电机、泵、减速机、发电机、磨煤机、执行器等,如操作人员疏忽或操作不当,则可能产生碰撞、打击、穿刺、绞、碾、卷入、剪切等人身伤害事故。(3)灼烫伤风险。灼烫伤风险是指烧烫伤、化学灼伤和物理灼伤等风险,其中,烧烫伤是指火焰、高温物体等造成的烫伤。在电厂生产中,因高温、高压、辐射等原因造成的灼烫伤伤害事故较为常见,风险源包括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风、高温烟气等。(4)火灾爆炸风险。根据爆炸类型,可将电厂火灾爆炸风险分为化学品爆炸风险(乙炔、氨、氢气、磷、CO、汽油、柴油、液化气及煤等)、受限空间作业火灾风险(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
2.2监督检查的精细化
相对传统行业监督检查活动的复杂难以全面实施,在水电厂风险管理中全程监督、实时监控更具多元性,尤其对生产关键节点的监督。举例看,生产输入数据与系统标准数据匹配符合规范后即可执行下一步操作,并且在业务流程中可根据服务器保留数据分析操作工行为习惯、监控管理人员位置以及对业务关键控制点如数据联网等重点审查。我国国内许多水电厂公司业务庞大,服务项目众多,许多业务都需要一线人员亲自核实、核对、操作,因此对业务监督量极大。
通过监督体系实施精细化风险安全检查,从公司总部、部门、班组之间形成一个闭环监督体系,形成一级监督一级,踏踏实实地完成监督检查任务。精细化监督中,监督人员要每天按时到现场排查安全隐患,完善并严格执行定期抽查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了解到违反规章制度的问题和原因,通过筛选排查等手段及时地解决风险安全隐患。要做到监督检查的精细化除了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意外,还要依靠保证体系,也就是要求企业管理层对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管理,以保证各项工作稳步正常开展,技术人员对公司的机器设备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发生安全事故,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彻底排查公司各个生产环节,分析诱发安全隐患的源头,以保证各项工作活动在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下得以顺利进行。
2.3设备状态检测
在该项工作当中,以设备目前实际情况为依据,同时使用监测手段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判断,对故障发生的早期征兆进行识别,判断故障位置、故障发展趋势以及严重程度,结合诊断结果开展针对性的更换检修处理。在该模式中,将根据设备的绝缘状态、运行工况对最佳的检修实际进行安排,不仅能够对计划检修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且能够避免发生欠检修、过检修的情况,以此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在状态检修工作当中,状态检测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必要手段。其主要功能有两方面,首先即是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及时发现,提前做好防护。其次即为设备运行管理提供便利,减少相关资源的浪费。在具体检测当中,包括有设备诊断、状态监测以及检修决策这几个层次,其中,状态监测是后续检修工作的基础,需要结合设备历史信息对设备存在的潜在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相应的检修决策。
在该项工作中,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技术规范,以此对状态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首先,需要能够对设备状态检修导则进行制定,明确监测设备的种类、测试项目、测试标准、监测部位以及测试周期等。其次,需要结合往年检修试验情况对完善的状态数据库进行建立,包括有变压器油色谱分析记录,以为后续故障诊断工作的开展提供判断依据以及基础数据。最后,要对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进行制定,对人员职责、部分职责做好明确,在提出潜在故障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做好事故考核机制的建立。
2.4风险防范对策拟定
找出来风险程度较高的不良因素以后,需要做的就是针对这些风险项,找出针对性的防范和改善对策。风险防范对策的拟定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是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这类措施可以称之为预防性措施,也就是尽量不让其出现;另一方面是降低其损失程度,这类措施可以称之为限制性措施,就是减轻事故后果。两种渠道均可以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风对风险实施全面、深入的风险,归根结底是都为了防范风险,降低风险损失服务的。
2.5加强生产阶段的风险管理
第一,加强对材料的风险管理。生产中,材料的风险具有变化性,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安全隐患,所以要根据其性质进行及时的评估判断,对生产环节当中的运输、存储等风险管控要做好预案准备。第二,加强对相关设备检修维护的管理。设备的检修也是生产过程中必要的步骤,传统认为有了故障检修就可以,但是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技术的发展,高科技设备的广泛运用力度加大,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实施动态检修维护工作。第三,完善安全操作控制流程。安全操作控制流程要符合项目的内容性质和标准,应该要求操作人员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提高控制能力,给操作控制标准预留一定的提前量。
2.6运行维护管理
为了保证输变电设备的高质量、稳定运行,做好日常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也十分关键。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做好日常巡视。作为线路运维单位以及变电单位,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根据变电站分布、输电线路分布情况对科学的巡视计划进行制定,将具体维护任务、检查任务落实到个人,做好岗位责任制的履行;第二,加强设备管理。要做好对于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做好线路通道清理、设备接点测温以及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相关工作;第三,加强技术监督管理。包括有化学监督、绝缘监督、自动装置监督以及继电保护监督等,对不同专业反事故措施做好落实,提升断路器、输电线路、主变压器相关设备的绝缘水平,避免发生污闪以及过电压等问题。同时,需要充分结合试验规程规定要求做好保护定检以及预试相关工作,以及超声局放检测、应用状态检测等,积极做好设备状态检测,保证在设备发生异常、存在缺陷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第四,隐患排查治理。在具体工作当中,要充分结合气候以及季节特点,对不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密切监控,积极做好变电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断路器、主变压器、隔离开关的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做好安全隐患的梳理排查。对于电网运行当中发生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积极做好监管措施的落实,保证线路设备始终能够运行在健康状态下,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对风险点的防控精细化
防控机制是加强风险点管控的有效手段。从长远看,加强针对风险点的预防机制可以有效的将普通的安全问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隐患发生的几率就会少很多。在日常的生产工作当中,要根据不同人、不同生产材料、设备以及不同的外部因素对容易诱发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的排查,这是预防安全隐患发生的重要手段。利用施工工艺标准大全建立和完善施工工艺数据库,编制管理文件的通用施工工艺文件,同时注意收集项目承包商的更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并为电能生产过程中,现场检查做好技术准备。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工程分析,更好地完成编制技术文件、梳理风险及落实责任等工作。
结语
水利发电厂提供的电能产品是社会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不可或缺的能源。加强风险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思路,为国内水利发电厂的正常运营管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小玲.火电厂安全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9).
[2]赵伟.燃气电厂常见风险及控制探究[J].科技风,2016(18):179-180.
[3]于凯歌.M电厂施工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4]杨黎.火力发电厂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7(18).
[5]韦云坡.浅析火电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8,16(16).
[6]李勇秀.火电厂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