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2期   作者: 王洪利
[导读] 特高压输电线路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发展的网架线路。
         摘要:特高压输电线路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发展的网架线路。在大量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同时,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几年来现场所积累的运维经验,就如何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管理水平,从班组管理和现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
        
         特高压输电线路在输电节能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是我国电网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做好输电线路的维护管理,对特高压线路的供电能力意义重大,也是我国输送能源的一个重要保障。
         1 加强对班组的管理
         线路的运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日常的巡视工作中,要及时发现线路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对已发生的缺陷要及时处理,对未发生但可能对线路造成一定威胁的要抓紧研究对策,采取相应措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一般都交由检修公司来管理,各个公司下属有输电工区具体负责,输电工区有下属运行和检修班组来专门对线路进行日常的运行巡视与检修。所以,真正从事运维工作的是班组,如果能做好班组管理建设,那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效果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1.1 建立班组管理制度
         管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班组都是随着这一电压等级的产生而新成立的,新班组需1.1.1安全责任制度
         工作现场是输电线路事故多发的场所,班组安全情况反映出一个单位的安全管理质量,要确保安全,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在部门内形成主任与班组长、班组长与班员的自上而下各级管理网络。
         1.1.2岗位职责与考核管理制度
         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对各线路的巡视、检测、维修和管理分配到人(小组),制定符合每个岗位的责任制度,使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工作可做。定期进行基本知识、“三合一”形式的外查(即“三提高”管理核心)和正常工作的日常考核。“三合一”形式的外查,就是把监督性巡视、巡视比赛和技术培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不在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考核方式。通过“三合一”形式的外查,使送电班组能够尽快达到,提高送电专业基础管理水平,提高送电人员专业技术素质,提高送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的一整套管理办法,这就是“三提高”。
         1.1.3材料工器具管理制度
         由于电压等级的提高,原来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使用的工器具不再适用于特高压线路,因此研究和开发适合特高压线路的工器具成为了当务之急,可组织经验丰富的超高压线路运行维护人员,以QC小组为单位专门开发适合现场使用的工器具,并定期组织QC成果展示,对取得成绩的小组予以奖励。另外,为了保证工区管辖线路的正常运行,使工区材料工器具的使用规范化,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从工器具的采购、保管、使用、实验、报废等方面作出规定。
         1.1.4 线路工作票管理制度
         工作票是许可在电力线路及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命令,是执行工作任务和采取安全措施的依据。工作票管理制度是从工作票格式、填写和签发等方面规范管理,发挥工作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1.2 班组线路资料的管理
         班组在对线路进行巡视和检修时,必然会牵扯有关线路资料的查询。线路设计之初一般是由设计院进行的,在线路施工过程中,线路设计部门和运行部门一起对施工质量、进度进行把关。在施工结束后,线路设计部门就完成了任务,把后续的工作交给负责线路运行维护的部门,这就牵扯线路资料的移交工作,一条线路的资料不是几页纸,而是大量数据的累积,包括前期线路选址、走径等,线路中大到一基杆塔的图纸,小到一颗螺帽的设计,都需要做好移交工作,为后期的线路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线路后期的运维过程中,班组也会不断地完善和充实有关线路的资料,这些资料又需要很好地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后期查询。因此,有关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资料管理是班组管理的重点之一,线路的资料管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2.1 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管理
         运行部门、班组应加强线路运行分析工作。

对线路运行状况、设备存在缺陷以及所发生的线路典型障碍、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并协助上级部门搞好事故调查,做好台账记录,使管理方面实现可追溯性。
         1.2.2 建立线路“一基一卡”
         线路新设备投运或旧设备更新后,运行部门应及时建立或更新技术专档,保证资料与现场相符,采用科学合理的线路资料管理方法对后期的运行维护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经验,可对特高压线路建立“一基一卡”。“一基一卡”是指对每一基杆塔都建立一个卡片,在此卡片上有关于杆塔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杆塔基本资料(线路名称、编号、塔号、色标等)、塔身部分(塔型、呼高、档距、海拔、杆塔位置等)、导、地线部分(导地线型号、生产厂家等)、金具部分(绝缘子、防震锤、问隔棒、线夹等的型号、安装位置、数量和生产厂家等)、基础部分和跳线部分等,就像给每基杆塔都建立了个“身份证”。使在线路的运行维护时,只需要查找到对应杆塔的卡片就可以全面掌握杆塔的情况,许多的线路运维单位正在逐步推广这种方法。
         2 现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2.1 标准作业指导书和PMS运行流程管理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能够让现场的维护工作得以规范,从而保证维护工作的质量。PMS运行流程管理是指工程生产管理系统。建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覆盖电网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管理系统对实现国家电网生产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国家电网资产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PMS系统可以完成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台账管理,线路巡视、检测、故障、缺陷的记录管理,线路检修计划管理、线路的工作任务单和工作票管理等任务。
         2.2 线路状态巡视与特殊巡视的结合
         状态巡视较传统的线路巡视来说,显得更加灵活,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来说,就是将线路进行划分,对于周围环境良好,外界干扰较少的地区,如深山,草原等等,可以适当减少巡视次数;而对于城镇等外界干扰较多的地方,则应该加强巡视,尤其附近有施工场所的地方,更应该特别注意。特殊巡视是指在遭受自然灾害或者天气情况恶劣时增加的巡视,如大风大雪天气要注意检查导地线上是否有漂浮物,杆塔周围是否有树竹木被大雪压倒;雷电天气检查设备是否遭雷击;地震,泥石流等灾害过后检查杆塔基础、护坡是否受损等。两种巡视结合起来,便能够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同时,提高巡视的质量。
         2.3 故障性巡视
         特高压输电线路暴露于野外,电压等级高、路径长度长,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就特别大。当故障发生的时候,线路运维单位必须立刻进行故障性巡视,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排出故障。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科技对这项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常用的PDA巡检系统,就能够利用卫星的定位功能,迅速确定杆塔的位置和线路的大致情况,从而节省出故障点查找的时间,再配合我们的一基一卡,便能很快确定故障发生的原因,从而排除故障。
         2.4 开展群众护线
         特高压输电线路跨越的地区广,尤其有一些地区较为偏僻,巡视工作困难,在巡视的间隔时间内,就有一段管理的空白期,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可以聘请部分当地的居民,协助进行线路巡查,在线路出现隐患时及时上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聘请的居民,一定要进行培训,并且告知其危险性,确保人员安全。此外,工作人员还是应该定期前往这些地区进行巡查,以防群众因为责任意识或者疏忽造成的事故。
         3 结语
         特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近年来重点工程之一,其维护工作对国家的能源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对其技术掌握还在起步阶段,相关班组务必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管理方法,让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线路的维护管理工作能够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高嵩,刘洋,路永玲,等.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现状综述[J].江苏电机工程,2014(02).
         [2]李旭炯.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研究[J].甘肃科技,2013(11).
         [3]崔志墩.探索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模式[J].通讯世界,2014(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