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与水的发展从依水而居到因水而兴,但是经过长期对于水的索取与破坏,使得河道生态遭到破坏,水质受到影响,慢慢的我们离水而去。当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后,改变大众的社会生态,开始大力寻求治水利民之道。本文以金山区朱泾镇中官塘河道生态景观提升为例,在与水为友的目标下,对城乡结合处的河道生态进行恢复,对河道景观进行提升,从而还一个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给人民。
关键词:河道;生态;景观;设计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金山区分属上海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的浦南东片和浦南西片,南濒杭州湾,西接浙江省,是上海的西南门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朱泾镇位于上海市西南远郊,金山区的北部,境内有A30高速公路及320国道通过,镇东部与松隐镇相连。南部同吕巷镇和干巷镇相连,西部为兴塔镇,北部是松江区的五厍镇及泖港镇。
2问题与策略
根据现状调研与踏勘,金山区朱泾镇中观塘为城乡结合形河道,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河道生态系统不健全
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较大,河岸两边生态缓冲带存在绿化被侵占垦种、地被缺失、违章搭建等情况。
(2)河道滨水功能不完善
现状河道亲水性较差, 交通功能不健全,滨河绿道未贯通,防汛通道间断;
(3)河道绿化景观不美观
沿河植株凌乱,品种较单一,缺乏观赏性和色彩美。
设计策略
(1)建立河道生态系统
对岸坡进行整治,稳定河岸护坡,在满足排涝安全的基础上,构筑生态防护措施。恢复河道两岸被侵占的绿化用地,通过设置生态植草沟及小型雨水花园等生态滞留技术,建立植物缓冲带,以减缓径流,吸收部分污染物。
(2)融入区域文化特色
朱泾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河道附近的建造于元代的东林寺为朱泾镇主要景点,在挖掘河道本身历史文化的同时,融入地域的历史文化。
(3)打造活力滨水岸线
适当调整河道岸线,改变现有河道过于呆板的形态,使河道具有一定的蜿蜒性。贯通沿河滨水漫步道,增加休憩停留节点,局部外挑平台,利用软质、硬质景观设计手法,营造丰富多样、充满活力的滨水岸线
(4)提升两岸绿化景观
贯穿生态、可续设计思想,因地制宜的保留现状长势良好的原生植被,种植以本土品种为主的植物品种,用丰富的绿化景观穿插在整个滨河岸线之中;利用地势、植物的疏密不同,创造穿梭树林中、踱步草坪边、漫步铺地上等不同视线效果的滨河绿廊。
3设计原则
(1)尊重现场
立足现状,充分尊重项目区实际情况,替换现有劣质植被,更新植物群落关系,注重新增植被与现场既有植被的和谐配搭与协调统一。
(2)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注重植物造景随时间、季节、年龄等逐渐变化的效果。强调植物群落的自然适宜性,避免反自然、反地域、反气候、反季节的绿化景观设计。
(3)区域特色
整合场地内有积极意义的植被,符合场地内容。植物的种类和配置方式符合周边各个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意愿,塑造具有整体性、针对性的绿化景观特征。
(4)以人为本
针对周边人群的生活、生产习惯,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迎合,绿化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人体舒适度、视觉观感,满足人们的需求。
4景观风貌控制
根据《金山区朱泾镇总体规划》,朱泾镇规划目标为具有田园风光、水乡特色、环境宜人的生活居住基地, 同时朱泾镇位于”朱泾—枫泾古镇风貌组团”,设计以中式风格为风貌控制。
朱泾镇比邻古色古香的金山古镇“枫泾”,设计以新中式风格为主基调,即区别于枫泾古镇,又不失自身韵味,与原有建筑景观等相呼应,做出具有朱泾特色的景观风貌。
“新中式风格”就是在中式风格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现代元素。作为现代风格与中式风格的结合,新中式风格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观点,所以新中式风格装修越来越受到当代人的青睐。
5主题分区
本次中官塘河道综合整治,河道整体风貌即以新中式风格为基准基调,根据河道周边用地性质不同,中官塘周边分为5个分区,分别对应“春江花月夜”主题。
.png)
图1 风貌分区图
6分区设计
(1)春(中官塘南闸至亭枫高速段)
春江潮水连海平
寓意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蓬勃之感。
以“春江潮水连海平”为思路,注重浅水区域的设置与表现,河岸边坡采用缓坡入水型式,在约2.0m高程设置浅滩湿地,净化水质。
本段通过植物种植形态和植物品种的表现手法来诠释“春”的主题,在种植形态上选用自然曲线自由布置;植物品种上主要以常绿树种为背景,以早春发芽、开花的植物为骨架,用嫩芽的绿、花蕾的红来表现春的生机勃勃、青春洋溢、春色满堂的画面。
主要植物品种选择:
乔木:香樟、垂柳、深山含笑、紫玉兰、西府海棠、早樱等;
灌木、地被:大叶黄杨、喷雪花、金森女贞、结香、麦冬、百慕大等;
水生植物:香蒲、三白草、萍缝草、苦草等。
(2)江(亭枫高速至众益街段)
江流宛转绕芳甸
寓意曲水流长,蜿蜒曲折的连绵之感。
以“江流宛转绕芳甸”为思路,重点营造岸线的蜿蜒性和韵律感,形成变化多样的集中水面,同时辅以滨河绿化、防汛通道拟合岸线布置,进一步强化形态的表现,增强气势。
本段通过植物种植形态和植物品种的表现手法来诠释“江”的主题,在种植形态上选用波浪形来进一步加强婉转、蜿蜒的河道形态;植物品种上主要以高大树种(落羽杉)为背景,点以红梅、木槿等品种组团种植,充分表现潺潺流水、迂回曲折的灵动美感。
主要植物品种选择:
乔木:落羽杉、水杉、广玉兰、椤木石楠、合欢、木槿等;
灌木、地被:金边黄杨、金森女贞、粉花绣线菊、六月雪、矮蒲苇等;
水生植物:千屈菜、花叶芦竹、睡莲等。
(3)花(众益街至亭枫公路段)
月照花林皆似霰
寓意繁花似锦,热闹繁荣的幸福之感
以“月照花林皆似霰”为思路,绿化景观强调平面形态和层次起伏,在硬质铺地与栏杆的设计中融入中式花纹,两者融合从而营造花团锦簇的氛围。
本段通过植物种植形态和植物品种的表现手法来诠释“花”的主题,在种植形态上选用弧形线条组成小组团循环布置,形成花境;植物品种上主要以常绿树种为背景,以观花、闻香的植物为骨架,做到月月有花赏,季季有花香,增加河道的游憩、观赏价值。
主要植物品种选择:
乔木:香樟、垂柳、白玉兰、红花碧桃、花石榴、四季桂等;
灌木、地被:紫丁香、茶梅、迎春、金森女贞、大花萱草、彩叶草等;
水生植物:水葱、水生鸢尾、水生美人蕉等。
(4)月(亭枫公路至秀洲中心街段)
愿逐月华流照君
寓意纯洁简朴,返璞归真的皎洁之感。
以“愿逐月华流照君”为思路,以东林寺为景观核心,作为整体风貌的风向标,向南北两侧延展,设计时力求将纯朴、素雅的气质充分表达。
本段通过植物种植形态和植物品种的表现手法来诠释“月”的主题,在种植形态上选用直线形规则布置;植物品种上选用白色、粉色等较为素雅的浅色开花植物为主,品种简单,易打理,着重烘托纯洁、素净的感觉。
主要植物品种选择:
乔木:香樟、水杉、深山含笑、四季桂、早樱、白玉兰、西府海棠、木槿等;
灌木、地被:小叶黄杨球、八仙花、金森女贞、德国鸢尾、百慕大等;
水生植物:黄菖蒲、花叶芦竹等。
(5)夜(秀洲中心街至中官塘北泵闸段)
斜月沉沉藏海雾
寓意田园朦胧,萤火点点的静谧之感。
以“斜月沉沉藏海雾”为思路,旨在打造城市近郊的田园风光,营造两栖生境,以两岸的湿地区域为分区核心,体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本段通过植物种植形态和植物品种的表现手法来诠释“夜”的主题,在种植形态上选用模拟自然的流畅线形布置,局部设置雨水花园, 吸引虫、蛙驻足;植物品种以耐水湿、湿生为主,适当搭配高大常绿乔木为背景林,营造田间蛙叫虫鸣的静谧意境。
主要植物品种选择
乔木:香樟、雪松、水杉、银杏、四季桂、红叶李等;
灌木、地被:金边黄杨、山桃草、多花筋骨草、麦冬、欧活血丹等;
水生植物:香蒲、水生鸢尾、花叶芦竹、王莲、萍缝草、苦草、菹草等。
7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水岸空间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举足亲重的作用,不仅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改善了区域生态系统,同时也为人们创造一个具有文化性、景观性、功能性的水岸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