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制造业机电设备能否良好的运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及预防维护策略进行深入讨论,提出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预防维修措施,旨在为机电设备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
引言:
目前,强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预防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极为重要,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方式,保证社会运营过程中的平稳与安全,进而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由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处于较为特殊的环境之中,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连续性、不间断的工作,机电设备中的零部件会出现严重的磨损,这就给故障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而一旦机电设备出现问题,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带来了灾难,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产品质量,而且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1、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现代企业的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也推动着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不断升高。尤其是随着机电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煤矿的机电设备的性能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企业生产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也极大的提升,煤矿的生产在稳定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的程度上都有更上一层楼。然而,科技含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安全生产掉以轻心。对于企业生产的各种设备,尤其是机电设备来说,如果管理不当发生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依然不可忽视,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员的伤亡,更会引发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这充分说明了机电事故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为了企业的安全运转,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都必须要做好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2、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设备安装前的监管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采购环节,一定要加强对机电设备性能的测试工作,通过科学的测试方式,判断设备是否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根据测试结果开展合理的采购工作。在设备的采购过程中,部门间要加强监管与审批活动,保证所采购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没有产品质量问题,为企业生产的良好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强化供电保护系统的管理
强化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生产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严禁设备变压器与地面的直接接触,电气设备的安装顺序要正确,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与定期检查工作,防止电线的搭接出现混乱。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复杂的环境下运行,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诸多不安全的因素。例如,在设备的运营过程中,电缆的线路容易发生损坏现象,而线路的破坏会给生产经营带来安全隐患,比如电路着火会引发火灾,不仅增加了对设备的破坏,同时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3健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相关法律
完善又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与要求,制定企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制定,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石。因此,只有健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相关法律,才能促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机电一体化社会的高效运行,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4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效开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并将监管工作落实到个人,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到企业生产安全制度的发生概率,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也能对其进行快速的处理,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在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意识,让企业的每位员工都能对自己的主体责任有明确的了解,加强对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工作,要求员工按照科学的操作规范执行操作。
3、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预防维修的有效措施
3.1合理操作机电设备
机电一体化设备复杂的工作环境,会对设备的安全造成危险,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合规操作意识,要求员工的操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同时,加强对机电设备尝试的理解,比如变压器、配电设备等[1]。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后,要第一时间关闭电源,并隔离现场,防止发生员工触电事故。一旦机电一体化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要停止工作,并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有无关闭电源的需要,并第一时间通知检修人员,直至排除故障后再进行生产。
3.2加强保养与维修工作
加强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就显得极其关键。然而,因设备的不同,所采取的维护与保养措施也不尽相同,对待不同的设备要根据说明书并结合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保养。同时,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专员要对设备的磨损情况与检查结果进行充分的记录,根据记录内容对设备进行综合性评定与分析,进而发挥出设备的使用效率[2]。机电一体化设备尤其特殊性,无论是使用,还是维修与保养过程,都存在着诸多的联系,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自身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如果保养不及时的话,对设备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为整个企业整体的生产带来消极的影响与后果,
3.3完善保养与维护制度
通过制定完善的保养与维护制度,能让设备的维修有据可依,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维修工作者的工作压力[3]。提高检修人员的维修意识,明确自身的职责,主动的加入设备的检修活动中,保证机电一体化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了防止工作人员的意识性失误,企业还要对检查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尤其在设备的特殊位置的检修活动中,检修人员一定具备高度的专业性,且部门领导亲自监督。在检修工作完成后,监督工作者要对设备的现场运营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并对检修工作作好记录。不仅能有效提升检修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还能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行。
3.4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检修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要为检修和维护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通过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对典型的企业安全事故进行深度剖析,提升岗位人员的危险意识,促进检修和维护人员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性能与结构进行了解[4]。这有利于提高检修和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高效、及时的完成故障排查工作,进而保证机电一体化的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生产的高效性与实效性。这需要加强检修与维护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加强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工作,促进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自动化科学发展的必然,也是企业生产运行的重要构成。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平稳运行,是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基础,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先决条件,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具体保障。在企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中,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制定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水平。在企业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预防维修中,科学的维护制度是维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同时,努力提升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设备检修的质量与效率,保证员工在机电设备操作上更具合理性与科学性,促进保养与维修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群波.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运用研究[J]. 南方农机,2018,49(23):185.
[2]冯铃. 浅析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运用[J]. 内燃机与配件,2019(10):119-120.
[3]吕宗杰.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18(12):95-97.
[4]肖海军.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18(1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