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金达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 538029)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电力系统面临的突出问题,尽快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长期以来,相关人员开展了深入地研究,将自动化技术和电力系统进行了有机融合,既实现了该系统的安全运行,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该系统的效率不高的问题,扩大了该系统在复杂条件下的适用性,有效地推动了该系统的创新发展。鉴于此,本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
引言
在电力资源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该系统的有效监管和控制,实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还可以强化该系统的中心系统与各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数据信息的相互传输、交流与分享,促进整个系统工作效率的提高。
1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依托。该技术的应用维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减少了系统运行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步,电力企业在系统运营、维护与管理中都广泛应用了该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还加快了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电力系统作为电力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随着电力系统运行影响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2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2.1PLC技术
2.1.1在电力系统数据处理方面
在电力系统中需要使用PLC技术来完成有关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同时进行排序查表、数学计算、信号与数据转换等自动操作,所采集的数据可由PLC技术来完成其与原来储存的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再以表形式打出。PLC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电接触控制技术之后开发的,其使用的是可编程序内存控制,对于运算、控制及记录等操作来说,其连接环节、耗能等都有减少,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均有提高。
2.1.2在闭环方面
于闭环环节内,各项指标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变化情况需要模拟,得出需要的数值方可进行目标控制。在模拟中,需要利用I/O模块技术进行闭环PID控制,为了更好地完成转换效率,在D/A与A/D这两者的转换需要PID的子程序来完成操作。当转换效率提高后,信息的传递合存储效率随着提高,从而促进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
2.1.3在转变控制方面
在各大型火电企业的辅助系统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其辅助系统也发生了转变,如继电控制器已经转换为PLC控制系统,新的控制系统有效降低了耗能并提高了运行效率,企业的收益也提高了
2.2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技术
2.2.1在变电站方面
基于计算机技术,变电站实现了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网络化、集成化和数字化,将电缆、光纤等材料完成了电力信号的传递,整体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能自动记录、统计,并结合计算机的可见屏幕化,以此进行有效监视及完成各种操作。电缆和光纤取代了光缆,得益于二次设备的集成化管理,使得整体网络化效率成为了可能。
2.2.2电网调度方面
电网调度一般分为五级,从地区调度到国家电网调度,每一级的电网调度控制中心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技术控制连接,信息传输、信号接收等都要依赖计算机的智能控制,由此系统才得以正常运行。
2.2.3在电网调度中还有服务器、工作站以及各种设备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促进了整体配电管理效用。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评估,甚至可以对电力负荷做预测。
2.2.4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主要在信息管理方面的作用更具有优势,其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结合体,操作作用就是对电力系统执行总体控制。目前,这种数字化的电网正处在建设阶段,其中,通信技术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智能电网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实时性、可靠性等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3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方向和成果
3.1实时仿真系统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实时仿真技术可以和多种稳态或暂态对电力系统进行试验,从试验中可获得大量的参考数据。另外,技术人员在新设计的装置中做测验时,可以利用仿真技术来完成多个装置实现闭环测验,给电流的输入及保护系统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仿真技术还能实现监测系统动态负荷,通过实践中的大力应用,将有利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3.2系统安全稳定方面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力资源系统历来无小事。但因为电力资源系统各种数据复杂,信息多样,且格式形式不兼容,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其自身危险系数成倍放大,这无疑加剧了该系统瘫痪和崩溃的可能。这是电力资源系统绝对不能发生的事。自动化技术在该系统安全稳定方面的应用,就是要应对这种困难和挑战,给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系统运行转态不间断的掌控、观察和分析,为该系统二十四小时工作保驾护航。二是通过对该系统生产和输送部分的调配和管控,可以实现该系统内部资源的最大优化配置,进而实现该系统的最大效能,同时还可以在保障系统内部安全的前提下,减小工作危险,减少电力系统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该系统整体工作效率。三是通过对该系统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交流、分享,可以提高该系统所有参数的应用性。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轻松实现信息数据的存储、复制和传输,即便参数删除也可以实现无损恢复。同时,应用自动化技术记录和保管的各项参数,更加精细准确,避免了因人为记录或误读而导致的电力资源系统事故或悲剧的发生。此外,在自动化技术条件下,各项参数还可以实现无条件的对比、分析和分类,快速准确的完成系统数据信息的更新。
3.3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是针对我国电力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的迫切需求,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和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相结合,利用专家系统、智能理论构建的一套系统,是知识教育和培训的有力工具。该系统新颖,软件资源配置合理,教员平台在软件结构中耦合少,系统硬件扩展简单方便。
3.4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结合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对电气设备绝缘监测方法和故障诊断机制进行详细的基础研究,开发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容装置和直流系统等主要电气设备的监测系统,全面提高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结束语
电力企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产业,它担负着我国国家的建设、运营和以及发展的重大责任,承担着优化我国的能源以及资源的配置、保障了我国能源的安全,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于生活中所需要用到的东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说人们对于电能量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所以很多电力企业开始想出一些方法来提高电力系统,比如可以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自动化对发电供电系统进行控制,保证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使得用户与电厂之间形成一种共同稳定的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谢凯.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102-103.
[2]沙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106.
[3]王飞,张巴特尔,华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3):110.
[4]刘国锋.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15-16.
[5]徐卫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