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分析及提升方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柳文杰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受到更多的人关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受到更多的人关注,国家也加大了对其建设投入资金,在基础设施中水利工程是相对重要的建设项目,随着水利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从当前水利工程情况来看,不少工程都关注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整体质量,从而忽视了泵站的建设。那么就需要相关人员注重泵站建设,从而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分析;提升策略
         引言
         泵站在防洪、排涝和抗旱减灾,以及工农业用水和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农田灌排和城乡供排水等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而泵站的经济运行能否实现,泵站效益能否得到最大的发挥,与泵站的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为管好用好泵站工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还必须继续探寻先进的泵站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科学管理,着力提升泵站管理水平,保证泵站运行能力。
         1 泵站运行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泵站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特别是专业技术水平比较欠缺,管理模式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往的历史经验,创新性不足,可借鉴的先进理论,先进体系比较贫乏。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水利工程投入是重点,这比较符合国家在特定时期内对基础设施大量投入的基调。但如何用好管好,却显得相对滞后。工程建设是基础和起点,运行管理是目标和重点。过往,排洪泵站在本地区主要是以中小型规模泵站为主,设备设施大都采用老旧型号产品,控制环节基本上没有采用自动化手段,基本上都是通过人工分、合断路器形式。另外,检测手段简陋单一,基本没用采用当前比较成熟的传感器检测技术,比较缺乏设备检测环节。一般都是在出现跳闸停机或机器不能启动的故障以后才作出维修处理工作,工作内容及检修项目缺乏总结归档工作,不能有效地整合自身资源,改进检测手段和维修经验。最后就是运行、管理制度缺乏,可以提供给大型排涝泵站借鉴的经验尤为欠缺。
         由于泵站管理人员所学专业各不相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也缺乏高素质的技工和技师人才,特别是精通电气和机械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当出现新的电器(电气)或机械故障时,不能及时进行排查处理,因此很难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也很难完成对泵站设备的改造,更谈不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及应用。
         因泵站处于重要的工业基地,排洪河道的出海口,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不能被有效的过滤,长期以来造成站区附近河水污染,一是对水泵叶轮、泵体腐蚀严重,降低了装置效率;二是造成闸门锈蚀严重,导致漏水,给运行带来隐患;三是内河河道经常出现大片浮萍和附近居民生活垃圾,有时还会出现建筑垃圾和枯萎的树木漂浮在河中,一定程度造成河道排水减缓的状况。
         2 泵站运行及管理工作建议
         就现在泵站运行的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这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不断完善我国泵站建设事业的必经之路。对应其中的一些相关的问题,笔者对泵站的运行及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2.1 优化利用先进科技技术
         在泵站工程运行中,需要对那些新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定期完善泵站工程管理设施,比如,通信调度设施、监测设施,做好管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避免设施运行过程中故障的频繁发生,延长管理设施的使用寿命,也能减少泵站工程运行过程中成本的支出,为其它方面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在泵站工程运行中,需要优化利用各种新技术,比如,信息网络化技术。以此,提高泵站各种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效率。并在泵站相关方面实现自动化之后,比如,管理调度、信息数据监测,以各种先进技术为导向,不断推动泵站的现代化建设。对于那些中小型的泵站来说,可以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使其处于更加高效的运作中。


         2.2 强化泵站工程管理队伍建设
         对于这方面,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入手。一是:加大泵站运行及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纸等各种途径,做好泵站管理的宣传工作。以此,使泵站管理人员改变已有的观念,能够意识到泵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二是:需要提高人员聘用要求。聘用人员必须从事相关专业,具有扎实的泵站管理理论知识,专业化的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对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可行的策略进行解决。三是: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培训,不断更新他们已有的管理理论知识结构体系,为管理技能的提供提供(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要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泵站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使其能够进行规范操作。以此,建设一支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泵站管理人才队伍。
         2.3 健全泵站工程管理制度
         在泵站日常运营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使不同岗位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化,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使管理人员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使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需要从完善已有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那些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分发奖金、免费深造。而对于那些没有做好本职工作的员工,需要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给以适当的惩罚。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泵站管理人员进行动态化的监督管理,使其能够规范操作。
         2.4 优化泵站工程设计
         在泵站运行中,设计不规范也是其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这方面,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泵站进行必要的“改造”。从泵站运行实际状况出发,对其进行合理化地改造。因为泵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其不可变动性,因而对于那些已经无法再进行优化改造的机组,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地拆除,更新为效率高能耗低的机组,使泵站运行更加高效、节能。
         2.5 强化泵站工程经营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要进行严格而必要的经济核算,不断强化资金管理,特别是那些专用款项,维修经费,不断提高泵站审计人员的监督力度。在泵站排、灌运行方面,要对其运行成本管理、核算引起高度的重视。此外,需要进一步强化水费征收工作。对于这方面,要进行有偿服务,使泵站在体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以此,解决泵站运行过程中的经费问题,使泵站的日常运行具有其资金保障,也为泵站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也使泵站运行的经济状况得以改善。
         2.6 强化泵站工程设备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一旦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检查,尤其是那些大型故障,及时处理故障问题,并对事故进行技术分析。在解决过程中,要建立对应的事故档案,及时把具体情况汇报给相关部门。
         结语
         总之,对泵站进行科学的管理,提升泵站的运行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泵站的管理涉及到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涉及到管理科学方面的问题,要提高泵站的管理水平,应充分掌握泵站的基本运行规律,探寻先进的泵站管理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符合泵站管理需求的运行管理模式,借鉴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措施,以保障泵站运行能力,全面提升泵站的运行效益,为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泵站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黄志刚.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初探[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2).
         [2]李艳秋.试析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J].黑龙江科技,2015(3).
         [3]刘晓双.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初探[J]民营科技,20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