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化发展,也是目前我国大力推动的核心工程。因此,在市政工程方面的投资以及具体的管理工作也就极为重要,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部分。招标与投标工作是市政工程的首要步骤,也是项目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管理内容。近年来,有关招标投标工作的法律规范正逐渐完善,投标以及招标过程也更加科学规范。然而,目前我国市政工程仍然存在一些管理问题。本文将重点分析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希望为之后的市政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招投标;解决对策
前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也逐渐发展壮大,不断推动各地城市化进程。同时,各城市现有人数基数的逐渐扩大也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间接推动了市政工程的发展。城市内部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有效推动市政企业的发展,使得市政工程市场逐渐扩大。为了尽可能增强自身所具有的核心优势,各市政企业纷纷采取优化措施,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尽可能扩大企业市场份额,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些优化举措虽然有效推动我国市政工程的建设工作,却依旧具备较多弊端,需要有关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进行改正。
1当前市政工程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政工程招投标是公开性的活动,将由众多具备投标资格的竞标人共同开展,受众面十分广泛。因此,招标人管理人员很难确保招标工作中不存在任何问题,也就不能够确保投招标工作的完全公正,做到完全避免不透明的交易。因此,为了确保市政工程有效推进,管理人员务必确保整个招标过程更加公开透明,找出现阶段招标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下是招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1投标人之间的自由竞争出现问题
市政工程开展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城市化建设,这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触及到广大人民的切实利益。然而,正是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招标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招标过程中的自由公平原则,形成各种恶性竞争,扰乱招标秩序。恶性竞争行为使得招标过程存在较多问题,不能够保证整个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出现一些虚假竞争行为。市政工程招标时,一些投标人相互联系串通,私下达成违法协议,恶意对他人招标行为进行破坏,直接影响整个招标过程的公平竞争机制。这种投标人之间的恶意行为往往发生在招标活动中,被用作瓜分市场。例如,在某市的立交桥项目中,政府单位使用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由于各个施工单位将价格恶意抬高,最终导致招标人不得不将底价提高,破坏了招标行为的公正性。
1.2招投标监督体制不够严谨
任何一项具有竞争性的工作都需要科学完善的监督体系进行实时监控。招投标竞争是典型的竞争性工作,务必确保符合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若投招标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体制,将使得各个投标人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借助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实施各种腐败行为。若监督体系不全面严谨,也会导致招标过程中存在虚假行为,使得各个招标人之间进行不正当交易,违反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一旦腐败行为横生,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直接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某市土地整改工作中,正是由于整个监督体系的不完善,项目投标人员将内部监督人员拉入腐败大网中,使得整个招标过程缺乏合理性,最终导致招标失败,影响市政工程的有效推进。
1.3评标方式存在问题
招标过程的评判模式具有相关规定,投标文件需要严格符合规定,否则将会导致最终中标结果失去合理性。一般而言,中标的价格首先要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在满足各项标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考虑投标成本问题,投标价格务必低于最高投标限价,并满足工程中各类基本需要。若投标人的投标方法存在严重问题,将会直接导致最终投标价格不合理,造成投标问题的出现。
并且在决定投标价格低于成本价格的问题上,很难有明确的规定到底价格是多少才能算作是低于成本,因此专家的评分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因此评定出最适合的投标单位。
2应对市政工程管理过程中不足之处的解决措施
若市政工程投标工作出现严重问题,将直接影响城市建设工作,不利于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市政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目前管理人员已经找到投标问题的核心所在,就务必做到从问题源头出发,及时解决问题,规避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2.1规范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市政工程的投标行为,不仅涉及到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工作。由于受利益的驱使,各个企业之间引发不良竞争,直接影响到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市政工程的建设。为了解决招标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政府应当尽可能规范整个招标过程,养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并给予投标人更多的途径获取招标信息,推动招标构成中的信息化建设,确保投标人能够有效了解竞争工程的基本信息,将信息公开透明,保证整个招标过程的公正性。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政工程的投标行为,借助法律渠道确保整个招标工程的公正合理。
在政府推动下,市政工程招标工作建设完善的监督体系,一方面能够有效确保整个招标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推动市政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然而,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招标体制是市政单位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在招标工作开展的前期,还是招标工作已经完成后,整个招标体系应当做到科学合理。招标前的监督工作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投标人为竞标成功采取恶性竞争手段,例如虚假竞争以及行贿。招标后的监督工作是为了保障市政工程建设的工程质量,避免出现所谓的豆腐渣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的核心利益。在整个招标过程中,监督体系需要贯穿整个投标行为,同时保障人民群众能够有效行使监督权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开透明。监督体制的科学完善,能够有效缓解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人民了解到政府的尽职尽责,为人民办事的核心理念。
2.3严格保密招投标工作
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务必确保整个招标过程的严密性,切实履行监督义务,保障人民的核心权益,做到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若招标行为不具备较强的严密性,将会为腐败行为提供发展的空间,使得各个投标人开展不正当竞争行为,威胁到整个市政工程建设工作,阻碍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保密工作开展的首要步骤就是对各个评审专家身份进行保密,评审专家的选择将由系统随机抽选,各政府管理人员需要将名单妥善处理,保障评审专家的基本信息不被透露,避免出现投标人私自联系评标专家的情况。同时,政府应当确保评标专家不了解投标人信息,在评标过程中完全遵循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双向的信息保密能够有效切断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之间的联系,确保整个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推动市政工程的高效建设。同时,在整个评标过程中,评标专家需要对各个标书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并给予最终评分。若在评分审核过程中,出现明显违反常理的评分,审核人员需要首先了解专家评分原因,再对其合理性进行严格评估。保密工作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效阻断不良竞争行为,使得整个招标过程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确保招标行为符合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结语
综上所述,招投标管理工作是整个市政工程建设中十分核心的工作步骤,政府以及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相互配合,切实保障市政工程的顺利开展。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为腐败因子提供滋生的土壤。管理人员需要充分重视保密工作的开展,避免不良竞争行为的出现。投标企业则应当提高自身实力,进行公平公正的竞争行为,为自身谋求长远的发展。政府需要承担对应的监督职责,尽可能做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保障市政工程投招标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春莲.公共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2]魏晋河.市政工程投标阶段串标围标行为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16):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