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推动城市更快速发展,满足人们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需要,尤其是市政交通设施方面,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通过造价控制的合理实施,能够促使市政工程的整体成本投入得到控制,扩大市政工程整体效益。而工程预算则是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施基础,因此,需通过针对性策略的落实,充分发挥工程预算的作用与价值,提升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成效。
关键词:工程预算;市政工程;造价控制
通过工程预算的实施,能够有效规划一定时期内工程的收支状况,既可以评价工程成本投入情况,又能够将工程经济效果反映出来。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活动的实施,需要紧密依据工程预算来进行。因此,需充分认识到工程预算的重要作用,科学应用与强化。
1 工程预算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潜在价值
1.1 提升成本管理成效
通过成本管理活动的实施,能够促使市政工程整体成本得到控制,达到效益扩大的目标。而依据工程预算实施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则能够有效管控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成本内容,促使成本管理成效得到提升。工程预算将工程实际、市场动态、影响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合理规划了市政工程的整体投入,且向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了细化与分解,参考意义显著。成本管理人员依据预算内容与目标,严格控制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促使每个环节的成本投入与预算要求所符合,这样成本管理的成效将会得到显著增强。
1.2 成本投入方案得到优化
市政工程项目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消耗大量的资金,通过人力物力资源的大量投入方可以完成相应任务。为扩大项目效益,降低工程成本,就需要对各种资源合理配置,以便高效利用各种资源。而通过工程预算的开展,则能够进一步细化市政工程项目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投入,对各项资源的分配、使用等进行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依据工程预算内容,对材料、设备、人力等各项资源科学配置与利用,可以显著优化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方案,规避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这样市政工程的整体效益将会得到扩大与提升。
2 工程预算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要点
2.1 充分掌握编制方法,科学计算材料价格
为保证工程预算的科学性,将工程预算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预算人员需严格遵循相关程序与要求,规范编制预算内容。要对各项编制方法充分掌握,合理选用预算定额,必要时采用企业定额进行补充和完善,不断提升预算编制成果文件质量。要准确掌握各种材料实时价格,保证与实际情况所吻合。预算人员要从多个渠道了解与对比材料价格,通过综合调查与研究,分析对比性价比,对材料价格信息全面掌握。合理预计材料价格的浮动趋势,提升材料价格计算的准确性。
2.2 完善补充定额工作
定额标准的选用会对市政工程预算工作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预算人员就需要科学选用定额。特别是新时期下,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被应用于市政工程建设活动中,这样定额缺项现象就容易发生,需将定额补充工作落实下去。不同地区受经济水平、发展速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存在着差异化的定额标准。预算人员要科学分析与确定定额标准,必要时可以采用相邻省份定额进行补充和完善,以便更加准确的计算工程实际成本。
2.3 准确计算工程量
不管是开展造价控制还是工程管理,都需要对市政工程的工程量准确计算。而市政项目的分项工程较多,这样就显著提升了工程量计算的难度,需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进来。工程计算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各个部分与阶段的计算工作,一般将先内后外、先上后下的原则贯彻下去。分级分项工程费用计算时,需要将工人工资、建筑材料价格等内容充分纳入考虑范围。
3 市政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完善策略
就目前来讲,市政工程中很容易有超预算等不良问题出现,影响到造价控制效果。各种实际问题的出现,有着较多的影响因素,如材料价格、工程变更等。为规避此类问题的发生,需进行必要的完善。
3.1 科学编制工程造价预算
预算编制质量会对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成效产生直接作用,因此,预算编制人员就需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在编制之前,要对市政工程现场实地考察,综合分析各类影响因素,以便提升造价预算的合理性。如要对定额方法充分掌握,对工程现场的环境状况、水文地质条件等仔细观察,准确测量施工现场。依据设计图纸内容,大致计算需求的材料量,提前熟知各种材料的性能与价格等。通过这些准备工作的科学实施,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预算编制活动。
3.2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市政工程项目具有较长的周期,这样造价控制成效就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不利影响。如人为因素、工作效率、材料价格波动等等。若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费用支出超出预算问题就容易发生。因此,需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严格控制。首先,要将进度管理工作落实下去,促使施工进度与预期计划要求所符合。其次,要对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配置与使用严格监管,避免有材料浪费等问题出现,否则就容易超出预算。最后,要将合同造价预算内容全面贯彻下去,若出现了超前支出问题或较大的出入差距,则需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通过分析与应对,最大程度的降低影响与损失。
3.3 严格控制调整审批
市政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比如:地质条件、交通状况等,容易有工程变更等问题出现,这样就需要根据施工方案及时调整预算,必要时还需要根据变更影响大小,如出现重大变更,需要及时反馈给上级管理部门,进行调整概算(一般情况下不采用),避免有资金超支问题出现。相关人员需要对工程造价调整审批工作严格控制,深入分析申请调整的项目,尽量降低调整次数。市政工程施工之前,相关人员就需要将实地调查工作深入落实下去,以便促使施工过程中项目调整得到减少和控制。
3.4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工程预算涵盖了较多方面的内容,专业性、综合性较强,预算人员若不具备较高的水平,将会严重降低预算编制成果文件质量,进而影响到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因此,预算人员就需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对工程状况、施工技术、原材料等内容充分了解,对预算、概算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促使个人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单位要将员工培训工作定期实施下去,培训重点为预算编制技能、专业前沿动态等,以便促使预算造价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整体技能得到增强。同时,要对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进行强化,促使造价预算人员能够严格依据法律要求与行业规范来开展各项工作,避免出现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此外,要重视外部人才的引进,综合运用多种渠道,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吸收进来,促使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优化。
3.5 优化监督管理体系
通过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能够促使工程预算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监督人员除了要对工作流程、人员工作状态等实时监督之外,还需要严格审核各项数据,促使预算、概算造价的准确性得到保证。工程前期阶段内,通过监管工作的实施,促使预算人员能够充分分析项目施工的可行性。工程施工过程中,则需要严格管理材料质量与费用,科学配置各种机械设备。
4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预算的科学开展,能够促进后续造价控制活动的高效实施。相关预算人员要基于市政工程的实际状况,准确把握预算编制要点,不断提升预算内容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以便将预算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杨丽.市政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8,4(10):123-125.
[2]胡建国.关于如何加强市政工程造价中概预算管控的思考[J].建筑与装饰,2019,7(12):66-67.
[3]张淑香.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9,4(14):66-67.
[4]段雅雯.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55-57.
[5]王雪. 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5):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