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元素,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会通过植物色彩的布置增加景观的艺术观赏价值,提高其审美性,进而调动人们的情感。而本文就从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的利用与布置出发,介绍了园林景观的设计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色彩;景观;
好的植物色彩搭配会为园林景观设计添彩,反之则会画蛇添足。为此,应深刻认识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的相关内容,以此更为深入的了解其内在美与价值,熟悉其与园林景观其他组成要素搭配形成的效果,最终设计出优秀的色彩配置方案,为园林景观添彩。
1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中植物色彩设计的原则
色彩在园林景观中起到调节气氛,调动情感的作用,因此设计方案应尽可能的符合大众审美。
1.1统一
园林景观最终呈现的是整体效果,作为重要组成元素之一,植物色彩设计也要遵循此目标。植物色彩设计搭配完成后呈现的是和谐统一的效果。为此,设计时要秉持统一性的原则,从整体角度考虑,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存活率、明亮度、色彩性质等进行充分分析,以此提升景观设计效果。
1.2调和
不同色彩搭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但应注意色彩间的调和,实现彼此之间的包容与融合,不显突兀是调和的最终目标。应用调和原则色彩设计时,应先考虑对比色与邻补色,这样搭配所呈现的效果不会过分跳跃,色彩较为和谐。例如将红色与橙色搭配、绿色与黄色搭配。
1.3对比
不同植物色彩搭配,形成色彩鲜明、色块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各颜色的配合与对比色彩植物面积大小等因素都会在整体效果上产生显著影响,运用对比原则进行色彩设计时,设计师借助对比原则,呈现出视觉效果更强烈的植物景观,借此吸引受众,提升景观的艺术价值。
2植物色彩的体现
2.1叶子
叶子是展现植物色彩的主要载体,绝大多数植物叶片是绿色,但植物种类不同,叶子绿色的深浅明暗均有所区别,同时,植物所处地理位置、年龄及季节也是影响叶子绿色的因素。园林景观设计会倾向于四季常绿植物,这类植物的造型也比较稳定,例如圆柏、金塔侧柏及罗汉松等。如上所述,一些植物叶片颜色会随着生长而改变,新叶长出,会呈现出或红或黄的新叶覆冠,犹如花开,视觉效果非常强烈。例如桂花、香樟等植物。还有一些植物的叶片颜色会随着季节而改变,如垂柳,春季展叶期叶片呈黄绿色,让人感觉到春的生机盎然,夏季颜色渐深,使人感受酷暑的降临。
2.2花
花的颜色多样,万紫千红,或艳丽或清新,这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花色有很大差异,木本植物花色较为单调,适合在景观空间上起到装饰作用。在设计时,可利用其花色打造景观整体空间布局。草本植物花色与木本植物有很大不同,花色千娇百媚,在景观空间中起到点缀的作用,不同花色的合理应用,分工合作,可以达到理想景观视觉效果。
同时,利用花色营造出景观空间的层次,可以起到拓展视觉空间的作用,让游客更能体会园林景观的空间感。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在花色配置时,还要考虑与园林主题的搭配及各植物的花期,确保景观呈现的预期效果。
2.3果实
果实的颜色也是植物表现色彩的一项。果实的颜色变化遵循自身规律,大多数的果实色彩在秋季表现的更加丰富,多数植物果实的颜色以黄色和红色为主,也有绿色、蓝色等,将这些果实颜色加入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中,可以使果实颜色成为景观的一个亮点,这不但可以实现植物色彩的多样,还可以为园林景观增加一些趣味。植物色彩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的日渐成熟,带动果实色彩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展,现今果实的种类越来越多,如李子、柿子、金桔等。
2.4枝干
很多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会忽略枝干色彩的运用,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只注重枝干姿态的运用,将色彩的表现寄托于叶色,浪费了枝干这一良好的资源。现代园林设计更为多元,枝干色彩也被重视起来。在冬季,树木落叶后,或暗绿、或暗红、或古铜的枝干色彩,与其形态合理的搭配,又是一种美好的视觉体验。
3植物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3.1与建筑景观的搭配思路
我们将建筑的墙面与地面铺装等称为建筑景观,植物色彩设计时应与建筑景观相搭配,遵从统一和调和的原则。例如为浅灰色外墙搭配浅绿色的乔木,都是浅色系,符合色调一致性要求,植物景观与建筑物更加协调。也可以遵从对比原则,如为白色外墙搭配深绿色植物,色彩对比鲜明,建筑色彩与植物色彩更加突出,建筑景观被浓郁的植物色彩包围、掩映,植物被建筑景观色彩反衬颜色感更为强烈,彼此成就。
3.2与水景的搭配思路
植物景观与水景的融合可以表现出自然的生趣,使园林景观展现出贴近自然景观的效果,进而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与观赏价值。水景自带堤岸空间、水面空间与水下空间,空间感非常强。因此,植物色彩与水景融合搭配时,设计师应注重营造景观的空间感,利用柳树或落雨松与堤岸空间的搭配营造出“听风寻柳堤岸,细数碧波空流”意境;大量粉色荷花映入水中,水花连成一片,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水下藻类的色彩与上部空间上景观色彩的呼应,使得水景更加生动,且呈现出更为怡然的生态效果。
3.3与季节的协调
园林景观植物色彩设计要考虑季节性,虽不能保证四季花开,也要尽可能实现四季颜色的搭配合理,不可夏季百花齐放,冬季光秃一片。而这就需要设计师充分了解季节变化园林景观特点、植物种类、属性、生长规律与受众心理等,只有对这些了然于心,才能使植物色彩与季节变化实现完美搭配。
1)春季。春季万物复苏、植物新生,在经历单调沉闷的冬季后,鲜嫩的色彩让人更为心动。在设计时,应着重突显春天的生机,植物色彩应选择能够表达欢快、喜悦的情绪。例如浅绿、嫩黄等。春季开花的植物花色多为粉白和黄色,例如连翅属的黄色系、蔷薇科的粉白色系等,这是早春的主色调也是早春的代表色。我国北方春季开花的植物少,设计师可以借助春色叶树种来表达春意,为园林景观增加色彩,例如柳树的运用,“柔荑花序布满枝头”的意境也是让人心动。
2)夏季。随着全球升温的加剧,夏季不再是炎热,而是酷暑。因为酷暑会让人焦躁不安,所以植物色彩设计可以从“降噪”出发,运用大量冷色系植物,如绿色系植物,让受众感受清凉舒爽的快感。也可以适当添加蓝紫色系的三色堇或矮牵牛等作为点缀,营造一些浪漫氛围。
3)秋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植物色彩可以选择与收获有关的颜色。如以红色、桔色为主的果色,让人更能感受丰收的喜悦与自豪;以白桦、黄栌叶色为主的叶色,随着落叶的纷纷掉落,树上、空中、地上到处都是金黄色的叶子,给人以“满山层林尽染”的感受。
4)冬季。冬季植物色彩单一,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园林景观将会失去生机。此时,常绿植物的选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多常绿植物的叶色都是比较深的绿色,就成为冬季的基础色调。除此之外,许多落叶植物此时都露出其枝干的颜色,如白色的白桦、红色的红瑞木等。这些植物都在用自身的色彩,为冬季的景观观赏提供美的体验。
4结语
植物色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如何合理搭配色彩是设计的重中之重,为此,设计人员应深谙搭配之道,以此设计出更多让人惊艳的作品,最终为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提供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王凯.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业.2018(32)
[2]李雯娟.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自然色彩运用讨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0)
[3]王磊.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
[4]陶鹏.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实现分析[J].现代园艺.2018(19)
[5]甘玲玲.浅析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