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水性,人们在有意无意地选择着与水为邻。文章指出,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许多对人类有利的特性,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中,水景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景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有多种运用形式,在运用水景时应遵循相应的原则,以便更好地发挥水景的作用。
关键字:水景观设计;运用形式;基本原则
水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物质,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域才有生命,无水的地域生命将难以维持。水覆盖了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并为植物、动物提供生存之地;科学家经研究得出,人体中60%-70%的物质由水组成。由此可见水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纵观人类繁衍生息之地,莫不与水为邻,如曲贡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山顶洞人文化遗址等,都离不开水源。人们有意无意地选择与水为邻,全世界大多历史悠久的城市都紧靠水源,可见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水性。
现代城市在高度发展,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城市让人们越来越觉得不自在。人们便越来越向往自然,向往如诗如画般的生活环境,向往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自然美景。回归自然已是许多城市人的梦想,与水为邻已经成为人们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有数据统计,建有或靠近水域的楼盘(500米以内)相比离水域较远的楼盘(500米至1000米),均价要高5%至10%。由此可见,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选择与水为邻是一种天性。临水而居,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水景的运用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一、水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形式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水景景观有以下几种:
(一)生态水池。生态水池适于水下
动植物生长,有稳定的生态环境,人工痕迹很少,宛自天成。该水景不但能美化环境,还能调节小气候。在居住区里的生态水池可以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如鱼草、芦苇、荷花、莲花等),以求营造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
(二)游泳水景。游泳水景包括游泳
池、水上乐园、海滨浴场等,人的参与性是其主要特征,是一个能让居住者心理和身体得到放松的环境。居住区内设置的露天泳池不仅是锻炼身体和游乐的场所,也是邻里之间的重要交往场所,具备实用和观赏的双重特性。
(三)涉水池。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水面下涉水是人们可以踏入水中嬉水的环境,其深度一般不超过0.3m,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是人们可以通过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等跨越水面,形成独特的涉水空间。
(四)瀑布。瀑布,又称跌水,分为自由瀑布、分层瀑布、斜坡瀑布等形式,是指河流或溪水经过有落差的基地时,充分利用了高差变化,使水产生动态之势,形成垂直或近乎垂直地倾泻而下的水流。如把石山叠高或下挖成潭,水自高往下倾泻,击石四溅、飞珠若帘,俨如千尺飞流,震撼人心,令人流连忘返。
(五)泉涌。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不作高喷,溢满容器,一直不停地往外流出。如济南的趵突泉,就是一种自然的涌泉。泉涌的地势一般比较低,常结合山石,光线幽暗,别有一番情趣。游人缘石而下,有一种探源的感觉。
(六)喷泉。是将水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一种是因地制宜,根据现场地形结构,仿照天然水景制作而成,如壁泉、涌泉、雾泉、管流、溪流、瀑布、水帘、跌水、水涛、漩涡等。二是完全依靠喷泉设备人工造景,利用动力驱动水流,根据喷射的速度、方向、水花等创造出不同的喷泉状态。喷泉有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摆动喷泉、跑动喷泉、光亮喷泉、游乐喷泉、超高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激光水幕电影等,形式有发散式、单孔式、冒泡式、造型式等。
(七)溪涧。溪涧的特点是水面狭窄而细长,水因势而流,不受拘束。水口的处理应使水声悦耳动听,使人犹如置身于真山真水之间。溪流是提取了山水园林中溪涧景色的精华,再现于城市园林之中,居住区里的溪涧是回归自然的真实写照。小径曲折多坎,溪水忽隐忽明,因落差而造成的流水声音叮咚作响,使人达到亲临自然的境界。
(八)装饰水景。装饰水景起着装饰空间的作用,不附带其他功能,这种水景往往构成环境景观的视觉中心。装饰水景是通过人工对水流的控制,如排列、疏密、粗细、高低、大小、时间差等,达到艺术效果,并借助音乐和灯光的变化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要求。
[3]
(九)水景缸。水景缸是用容器盛水作景,起装饰空间的作用。其位置不定,可随意摆放,内可养鱼、种花以作庭园点景之用。
二、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满足功能性要求
功能性包括实用功能和欣赏功能两方面。设置水景的目的大多数是满足欣赏功能,因此它必须是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的,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
随着水景在住宅小区领域的应用,人们已不仅满足于观赏要求,更需要的是亲水、戏水的感受,希望水景有娱乐与健身的功能。因此,出现了各种戏水旱喷泉、涉水小溪、儿童戏水泳池及各种水力按摩池、气泡水池等,从而使景观水体与娱乐健身水体合二为一,丰富了景观的实用功能,使水景具备双重功能。
(二)环境的整体性要求
水景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的产品,它可以以实用为主要目的,但同时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作品。一个好的水景作品,必须要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并要和建筑园林设计的风格协调统一,与环境相协调,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这是艺术设计美学的基本原则。
(三)节水原则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有的地域水资源极为匮乏。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更应该考虑如何设计水景。在设计水体时,宜小不宜大,小水体换水容易,便于更好地养护,并且在水体发生污染的情况下,更易于治理。尽量利用天然降水,倡导水资源循环利用。如有的小区依山就势造水景,收集雨水产生天然瀑布,瀑布之水汇集成小水池,水池的水可以在无降雨时利用设施产生人工瀑布。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此处的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它是一种意象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体的形状而建成的。这样的水景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水景的营建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这样的水景可以带给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体验,这也许是真实水景所无法比拟的。日本的枯山水景观就是这一设计手法的最典型代表,它其中的许多理念来自禅宗道义,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
(四)节能原则
设计的水景要尽可能与自然中的能量守衡原理相符合,不要设计太多的大喷泉,因为它们需要能量来支持,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尽可能少的能量来形成尽可能美的景观,比如,要营造动的水景,叠泉的能耗比喷泉小得多,利用动植物及风能产生动态的水景也别有一番风味。
(五)体现自然
水体是很常见的自然元素,在回归自然的理念下,应重视水的自然属性。我国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即在设计中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因为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都是蜿蜒曲折的,所以在居住区更应设计成仿自然的曲水,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形成变幻的效果,有利于人们寻找回归自然的感觉。
(六)生态化原则
如果居住小区内景观水体没有按自然水理设计,很容易成为小区内居民生活污水、雨水及生活垃圾的受纳体,最终富养化,使水体受到污染,失去其景观的作用。所以水体设计应充分考虑水体的自净系统,实现水体的自动维护。同时,必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入居住小区内的水面及河道,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小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面、路面、草地上面本应排走的雨水收集起来,然后通过鹅卵石、砂子等将雨水多次过滤后再排入小区的水池,保证水源的初步净化,再通过专业设计将水池设计成平衡稳定具有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从而保证水体长久的活性。
住宅小区是人们休息与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其功能性与艺术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在景观设计中,水景只有采用多种应用形式,使空间变化丰富,功能多样,才能满足人们观赏和实用的需求。遵循以上基本原则,才能使水景既美观又实用,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金元欢.谈谈景观房产中的水景问题[N].今日早报,2003-2-8.
[2]潘如南.生态水景观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
[3]冯炜,李开然.现代景观设计教程[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7.
[4]胡佳.居住小区的水景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