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沈环艇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期   作者:沈环艇 李天智 凌超
[导读] 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破坏,现如今各个行业都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建筑行业也不例外,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已经成为该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此,在本文中首先针对生态建筑的行业以及设计原则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对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切实提高生态建筑设计水平。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念;建筑设计;应用
1 引言
        在现代化的建筑领域中,生态建筑理念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使用生态建筑理念,能够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调配,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化住宅的需求。建筑设计人员应针对生态建筑理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将其融入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对建筑物内部的环境进行完善和改造,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生态建筑观的内涵
        2.1 含义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应用,现如今生态建筑理论也越来越完善,其本质就是人们对于健康和舒适的进一步追求,通过合理应用生态建筑理念。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在清洁的环境中生活,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为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舒适性,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针对客观条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从自然条件方面入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户型,注重平面空间的科学布置,提高建筑物内部的光照和通风条件。此外,使用生态建筑理念还有更高的追求,也就是天人合一,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一更高的追求中,设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尊重原生态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物的美感,严格按照人本思想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物内部的协调性,既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又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
        2.2 设计原则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使用生态建筑理念就要保证生态循环平衡,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两点原则进行:首先,确保建筑物居民的生活品质。通过使用生态建筑理念,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在设计过程中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基础满足用户居住的需求,应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保证建筑物的生态性。其次,进行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般来说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为70年,然而进行建筑物的拆除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所谓的生态建筑就是严格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基础上,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即能够满足环境的要求,又能够符合使用年限的要求,在建设和拆除的时候,都不应该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降低能源的消耗,满足人们对于健康舒适生活条件的追求。
3 生态建筑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优化场地自然通风
        就目前建筑设计的情况来看,人们为了追求健康舒适的环境,一般会选择主动式的方案,在人们的生活场所说保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但是这样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消耗,使用这样的温度保持方式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使用一些自然通风的措施,保证空气的自然流通,确保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能够进行交换,改善室内的不适宜状况,而且还能够有效节约能源的消耗,满足舒适的居住环境。

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选择通风廊道,提高空气的流动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带走室内的污浊空气,切实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根据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方向的特点,设计出符合该地区的空气循环系统,这样就能够在自然情况下形成良好的通风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的环境,还能够加强与室外空气之间的交换,降低能源的消耗。
        3.2 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
        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保证空间一体化的设计,在具体的设计环节需要根据建筑物结构的具体特征,建立室内外相同的模式,尽量扩展室内的空间,这样也能够保证室内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使用这种设计方式比较普遍,大多的建筑庭院、大厅都使用这种设计方式。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融合到设计过程中,能够对建筑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控制,还可以使用移动性的墙壁,加强室内外的联系和交流,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调节室内的空气状况还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不仅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在设计景观的时候也能够充分利用室内的空间。此外,保证景观一体化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使用生态建筑理念也可以融入到空间设计中,既涉及到了一些细节的地方,例如室内装饰可以使用天然化的装饰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还能够将生态植物应用到室内设计中,在早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设计方式,所以现代化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化的设计手法进行有机结合。景观一体化也就是利用绿色植物来呈现使用盆栽的方式,将室外的植物移植到室内,还可以设置一些假山、水放到室内景观中,保证室外和室内景观的协调一致性,为人们营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
        3.3 具体案例分析
        在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在生态技术的美学设计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其处理手法在各个场馆也得到了因地因时制宜的体现:城市未来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阿尔萨斯水幕馆的的智能水幕太阳能墙体;上海案例馆的外遮阳系统化处理;汉堡案例馆的体形系数与楼宇控释系统的应用;芬兰、新加坡、沙特馆等通过建筑造型的合理设计,达到的视觉美感的同时实现节能生态;法国、瑞士、新西兰、卢森堡馆绿化空间的多维立体化;日本馆、世界气象馆的奇幻双层膜结构处理,得到了更好的通风效果等等,以及各种绿色材料、新材料的应用。
        大多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性能优势体现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而往往忽略其运输的成本,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干扰和破坏,使用中的维护难度及成本以及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尤其是针对于世博会这种大多数的临时场馆,其会后的可持续再利用问题尤为突出。近几届世博会,为了避免开幕期间很“绿色”,而闭幕后却有大量场馆废弃遗留造成浪费的现象,在园区的规划设计之初就应充分考虑场馆和相关基础设施在会后的再利用途径:临时的场馆或是会后被整体异地组装重建,或者是会后能实现无公害的自然降解。总之,在对于生命全周期的生态效益考虑上,各届世博会以及世博会上的各个场馆是各显神通。实现在保证性能发挥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和降低其他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4 结束语
        现代化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利用生态设计理念,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具体的设计环节应充分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建筑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加大生态理念的应用力度,切实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在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居住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建造出更加生态宜居的建筑系统。
参考文献:
[1] 蒋文盈.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02):72-74.
[2] 李皖林.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65.
[3] 唐永新.论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61.
[4] 陈舜波.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46.
[5] 郑啟翔.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学的效果[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