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学生思政创新工作是焦点。现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联盟的逻辑进路以及实施路径的研究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着力“互联网+”趋势,通过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资源,进而设计并探讨了高校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共享、共生模型。
Abstract: in the report to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President Xi Jinping pointed out that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novation as the focu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logical path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aring alli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y integrating the elements and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esigns and discusses the sharing and symbiosis model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联盟;
Key words: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aring; alliance;
一、“共享联盟”理论回溯
共享联盟(shared union)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为商业模式更替优化的产物,其逻辑围绕着互惠信任、重复博弈和关系协调等社会学原理展开(Freeman,2010)。早期的共享联盟仅属于企业内部的专门化机构,它把分散在财务单元中功能相同、流程相似的工作从原单元中剥离,并进行集中整合,以发挥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学习效能(Cooke,2011;梁学成,2015)。此后,模式的优势不断得到认知,很快就从企业财务部门延展到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市场营销、采购以及研发等不同经营部门。共享联盟集约了有限的资源,经营成本随之降低,内部管理日趋规范,同时助力了组织长期竞争优势的获得(马晓冬,2005)。Andrew(2005)、Luo(2005)和我国学者张同建(2009)等在对全球知名跨国企业的实证研究中证实,HP、GE、福特等公司在采用共享联盟模式后显著受益,公司的经营成本较之前降低了40%。
“互联网+”浪潮下,共享已成为当下最受关注和追捧的新兴理念,应用领域也不在拘囿于商业企业。随着产业组织理论(SCP)、协同学(Synergetics)、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理论和实践的兴起,应用场景迅速扩大。如美国校际社会科学数据共享联盟(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简称ICPSR)成立于1962年,位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1817-),储存超过?17000种调查研究资料,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科学数据中心(杨启光,2011)。
现阶段,海内外学界对教育共享联盟的研究迅速深入,其理论界定源于共享资源理论。教育共享联盟最早溯源于美国,其定义为院校学术和教学信息渠道和协助建立院校合作关系和开展合作项目的操作平台。我国学者对其有了本土化的解读,在中国情境下,教育联盟是集合了校-政-企-家庭-社会等链上利益主体的集合。基于以上理论研究:从协同共进角度而言,长期以来,追求专业“大而全”的倾向,专业发展缺乏特色、教学改革深入不够、科学创新不够灵活、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建立区域高校共享联盟是推动协同创新、合力服务和资源共享的社会迫切要求(张金学,2013)。立足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视野,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高校生存与发展模式发生质的变化,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共同生存与发展,从世界范围内看,通过教育共享联盟实现资源共享,达到高校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一种新的模式(金凤,朱洪镇,2008)。从教学改革维度考量,共享性不仅体现各大学之间教学设备、体育设施等硬件资源的共享,更重要的还在于是否实现校际之间的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刘岩等,2013)。
共享联盟模式在我国方兴未艾,其在高校学科教学模式革新、教育组织架构完善、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优势课程资源互补等方面均展现出强大动能。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校教育共享联盟实践历史过短,同时各高校之间仍存在组织壁垒等因素,我国特别是浙江省高校教育共享联盟模式研究仍属单薄,高校思政教育共享联盟模式研究更少之又少。目前相关学科领域研究多集中在在英语、体育等学科研究上。研究实体领域上也多数围绕在高校图书馆之间。研究内容也几乎集中在高校教学数字资源的共享主题研究上。因此,开展“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共享联盟”模式的研究是破解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互联网+时代融合的最佳“均衡解”。
二、高校“思政共享联盟”的内在逻辑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课题和挑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挑战和机遇并存。一系列议题摆在高校思政教育战线面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摆放位置;变革和重构高校思政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提升途径和方法;解决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问题;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方式等亟待解决。
在学习和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大背景下,实现全员、全体制、全机制协作育人势在必行。就目前来说已具有执行高校思政教育共享联盟模式的巨大优势和潜力。高校思政教育共享联盟着眼当下、立意深远,不仅是高校发展所需,更是理论应用的创新实践。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共享联盟”,即两个或两个以上联盟成员,基于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而形成的就“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情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开展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合作关系。联盟成员就构成范围可分为:由单一高校内部特定组织构成,如各学科教研室、就可以为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校(或高校与其他特定组织)之间,。本文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战略联盟主要是高校为资源共享, 在校际之间形成的一种长期的、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 它是大学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校际间共享的可以是常规教学 (专业 、课程、教师等方面 )、实践 (实验、实习 、实训、技能考核等方面 )、文献信息(图书馆 )、高校校际网站等资源 。
典型的大学战略联盟形式有合作办学 、建立教学联合体、开展合作研究、及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创建大学科技园区等方面的合作 。
三、基于高校思政共享联盟模式下的“因势而新”的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路径
(一)挖掘思政课程新内容,探寻合力育人新手段
当前,逐步推进全课程协同育人的局面已有初步答案。技术层面上讲,一方面高校可组织教师深入系统研究中央马哲工程统编教材,并发挥其优势将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言语,增强理论信服度和说服力。另一方面可通过校党委参与和协调下的,各专业学科教研室与社会科学教研室的融合集体备课和讨论,对当下新兴理论、热点、理念等根据学生特点,并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科学的、有计划地、分专题地浸润学生课堂,入脑入心。
(二)搭建教师培训大体系,立足思政教育根本点
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新”也“因时而新”。从特性上讲,“新”被认为是十九大之后,我党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最为重视的组分。因此,搭建“综合枢纽”式教师培训体系,满足教师获得专业访学、交流、学习、培训机会的需求,落地“走得出去,请得进来”的优秀教师交流访学、培训机制,既能正向传播中国新力量、新气象,同时也能将世界新视野、新局面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线。
(三)基于专业问题为导向,建立思政教育新模式
通过运用当代“互联网+”技术,满足学生和教师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基于新事物、新问题、新热点、新难点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实践需求,并逐步建立起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大思政区块链”——大学思政教育新模式。具体可通过专业案例导入→思政(社会科学)理论分析→现实实践探究→实证问题解读→理论意义升华的“五大教学板块”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依托专业知识点凸显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功能性。
(四)掌握思政教育大数据,紧抓学生思想新动态
利用好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网络行为数据和流量,对学生的政治观点及需求、心思动态、心理诉求、学习常态、热点聚焦、生活关注等方面数据样本进行系统的且具有时间持续性的采集、观测、统计和分析。依托高校思政共享联盟组织,建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态滚动调查数据库,并建立“大学生大数据、云计算”算法模型。从技术角度讲,这样的大样本数据不仅可以对被采集数据的大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的追踪分析,更能反哺高校思政教学一线,满足教师收集理论研究所需的精准数据的需求。
(五)打造校园思政云媒体,拓宽思政教育新空间
诚然,碎片化的网络语境和割裂化的知识体系正对大学各学科现有教学方式、教育内容进行着冲击,但互联网教育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延申至高校思政教育领域中,建立起完整、科学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如集资源、教学、学习、讨论、实践等思政网络教育平台)后,即时性的、采用网络语言灵活的师生“教学互动、互促”形式,已成为思政教学中学生接受度较高的学习需求。现实操作过程中可研发“因势而新”的高校思政APP产品,例如“学习强国”等,利用好APP中即时互动单元,实时开展网络思政教育。
(六)组织高校思政新构架,共享网络思政新资源
“互联网+”浪潮下,共享已成为当下最受关注和追捧的新兴理念,整合网络思政资源,建立网络教育合作平台的需求也一再被教师群体提及。随着产业组织理论(SCP)、协同学(Synergetics)、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理论和实践的兴起,应用场景迅速扩大。其模式衍生至高校后,将在学科教学模式革新、高校教育组织架构完善、制度保障特别应专门提到的是在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优势课程资源互补等方面均展现出强大动能。整合网络思政资源,形成合力后的思政联盟的建立将改变思政教师单兵作战且思政教学资源局限的困境,继而升级为联盟精英团队作战且教学资源充盈的局面。
(七)构建“师生”主体“区块链”,引入思政研判新机制
满足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中“双主体需求”,构建“师-生”双主体“区块链”思政教育机制。教师层面组建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堂教学教师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通过网络关注和研判学生主流思想动态和突发思想波动,并利用好网络传声筒理直气壮讲信仰,言之成理释疑惑。学生层面则可组织学生班级、社团、学生会、寝室等团队开展思想政治状况研判,研判结果纳入学生思政课程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形成教师和学生教育双方在思政实践中教学相长、凝萃品行、升华认识、完善自我的高校思政研判新机制。
[参考文献]
1. Freeman, R. et al. Shared Capitalism: Employee Ownership, Profit and Gain Sharing, and Stock Options [M]. 201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Roger,A & Cuesta,C. Altruism may arise from individual selection [J]. 2005(8).
3. Andrew,K. Shared Service [N].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5.
4. Bergeron, B. 共享服务精要[N].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张梅.高校思政课共享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6).
6.严圆圆. 共享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5).
7.美国高校在校教育:现状、阻碍、动因及启示—基于斯隆联盟十二年调查报告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6.(1).
8.丁天明.产教融合集团(联盟):江苏高职教育发展新的突破口[J].教育与职业.2019.(3).
9.沈皆希.倪杰.曹镇.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创新创业管理机制——基于典型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案例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9.(4).
10.罗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以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为例[J]. 教育理论研究. 2015.(1).
11.张金学、张宝歌.建设地方区域高校联盟 全面加强教育资源共享[J].中国高等教育.2013.(8).
12.陈颐. 优步+旅游:叫车软件Uber跨界进军旅游业[N].中国日报,2016-06-17.
13.张超、郑成华.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思考[J]. 德育研究. 2018.(9).
14.高山行、刘嘉慧、韩晨、谭静.跨界共享:共享经济时代战略联盟的再认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3).
15.吴怡龙、黄金宏、王洋.共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探讨与思索——以共享单车融入校园16.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5).
17.金凤、朱洪涛.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战略联盟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6).
18.鲁钊阳. 重庆市大学联盟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纯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评论.2016.(6).
19.林岩.协同视域下高校思政智库的现实价值与构建策略研究[J].江苏高教.2018.(3).
20.刘星星. 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研究——以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盟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 .2010.(12).
21. 徐国风、单正丰. 高校远程教学联盟平台及课程资源共享建设探索——以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J]. 中国农业教育. 2012.(6).
注:本文为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成果 课题名为《变革与重构:新时代视域下高校思政共享联盟模式研究》立项号 Y2019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