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地铁工程事业发展迅速。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期发挥着巨大作用,结合地铁车站实际工程,详细介绍了土建标施工阶段BIM技术应用,施工前期主要运用BIM技术进行场布设计优化、工法样板建立及视频监控布设优化,施工实施阶段分别从技术管理、安全协同管理、成本进度管理及物资管理等方面展开BIM技术应用研究。并对BIM技术应用效益做了分析,从而进一步肯定了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BIM技术;地铁车站;土建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压力日趋增大。地铁作为一种新型大运量公共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效率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BIM技术具备的可视性、模拟性以及可出图性,极大地提高了地铁设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成本,保障了地铁建设的安全和高效。在地铁项目建设中的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对设计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后期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
1BIM技术简介
BIM技术不是一款软件,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工具,而是建设领域的新思想,新理念,是一种新的技术。是利用一系列不同的软件将不同工种部门赋予项目的各种信息集中于一个三维信息模型中即数字信息集成,是通过参数化模型整合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即数字信息应用。“所见即所得”是对可视化最贴切的描述,BIM是一种三维模型设计技术,可反映构件的几何信息、功能信息,且具有联动性,能够表达建成后的真实情况。BIM的参数化使模型信息存储成为可能,为信息的传递、共享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使参与项目建设各方能够有效进行协同工作。模拟性和优化性使BIM技术应用更加灵活、广泛,可以通过碰撞检查、管线综合,及早发现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模拟施工过程,优化施工方案,解决施工技术难题,控制施工进度。可出图性是指BIM技术具有和传统二维连接的功能,即利用三维的BIM模型生成二维的CAD图纸。
2地铁土建施工进度相关影响因素及传统管理方法的缺失点分析
2.1相关影响因素
实践工作证实,诸多因素会影响地铁土建施工的进度,总结起来包括:①环境因素。地铁土建施工和施工所处地质环境、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在施工开展前期,未能加强对施工所处地质环境及气候环境的考察,未能做好相对应的防护措施,则易影响地铁土建施工的进度。②技术因素。在地铁土建施工过程中,需配套所需的施工技术,并掌握施工技术工艺方法;但如果不能够配套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方法的情况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的进度,不利于施工效益的提升。③人为因素。在地铁土建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如果管理人员管理方法不对,施工人员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则会影响施工的进度,不利于施工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2.2缺失点
在传统的地铁土建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往往得不到重视,传统的管理缺乏对施工进度的管理、施工质量的管理及施工安全的管理。在管理不够规范、精细的情况下,施工进度便难以达到预期计划目标,进而难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及质量。此外,地铁土建施工进度管理需多方的协调合作,比如设计方、施工方、管理方三者,设计方需确保施工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施工方需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管理方则需注重对施工人员及相关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在三者相互协作、加强沟通交流的条件下,才能够确保地铁土建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优化及完善。
3BIM技术在地铁车站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3.1车站前期规划中BIM技术的应用
地铁车站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城市客人的聚散上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保证地铁列车以及内部各部件的正常运行,从而给旅客提供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这一需求也给城市地铁车站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地铁的布局和城市的功能定位、商业布局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地铁是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重点工作,科学合理的地铁车站修建不仅可以吸引人流,而且可以极大的促进地下空间内的商业发展和繁荣。因此,在进行地铁站设计时,一定要做好车站选址、车站规模控制以及出入口设置等工作,不仅方便旅客,还有利于车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发挥,除此之外,城市人口密集,路面交通拥堵状况较为明显,因此,地铁成为人们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而地铁的运行安全和设备的维修周期需要与客流存在极大关系,这就需要在规划时,合理预测该地铁站简建成之后的客流量。BIM技术,作为一个数字模型系统,可以对传统客流预测进行良好补充,从而提高规划前期客流量预测的准确性。
3.2规划设计阶段BIM的应用
在轨道交通建设中,规划阶段就有BIM技术的身影。本阶段的BIM应用主要包括以下2方面。首先,地质物探模型创建基于BIM技术,可以实现地质模型的创建,通过地质模型可方便地进行底层分层剥离展示、任意断面和角度的空间剖切、二维断面成图等,能查询并计算工程范围内的地质信息和土方量。其次,周边及沿线周边环境模型创建通过“BIM+GIS”结合,创建项目周边及沿线环境模型,真实反映项目周边环境现状,不仅实现个案的三维信息化管理,而且能实现周边地理环境的大场景。为设计方案决策、场地规划布置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3.3车站运营维护中BIM技术的应用
地铁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工程,还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需要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减少故障发生率,保证设备的安全,给旅客出行带来安全和便利。因此,在地铁工程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之后,还需要做好车站的运营和维修工作。BIM技术是一种三位数字模型,因此,可以在项目建成完成后,将有关地铁设备的详细数据均录入到BIM设计模型中,然后,在进行后期设备维修时,可以直接输入设备的名称和编号,方便快捷地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查询,根据查询结果确定各设备的状态,从而做好设备的定期维修,促进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另外,BIM技术还可以进行紧急疏散模拟,通过模拟,选择出意外发生时的最优逃生路径。
结束语
目前,地铁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BIM技术优势并没完全凸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项目参建方还不够重视。同时,BIM应用体系也不够完善,BIM应用具有很大的随机性。非系统性的应用,使得BIM价值发挥有限。BIM技术需要项目各参建方共同努力并且加以推广,制订地铁BIM应用标准,落实各参建单位BIM应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BIM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春明,魏想明.BIM技术在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地铁13号线东明路站为例[J].中国市场,2017(12):132-135.
[2]王咸锋,黄妙燕.基于BIM技术的碰撞检测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1):33-39.
[3]王慧琛,李炎锋,赵雪锋,张晋.BIM技术在地下建筑建造中的应用研究——以地铁车站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3(15):72-73.
[4]刘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BIM设计研究[A].2015中国(天津)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及装备关键技术论坛暨第24届地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