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王霞霞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期   作者:王霞霞
[导读]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模式,由工厂完成各部件的加工,并将预制部件运送至工地进行装配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模式,由工厂完成各部件的加工,并将预制部件运送至工地进行装配,使建筑生产全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因此,如何利用管理手段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优势实现其产业化发展,是现阶段建筑行业探究的重点问题。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优化的探究对改善当前管理工作现状,提升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由于装配式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项目有本质性的差异,其管理工作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本文从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流程出发,探究了每个流程的管理需求与管理优化策略,希望全方位落实全过程管理理念,实现从项目规划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统筹管理,以便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管理水平。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预制建筑是一种创新的建筑方式,与传统建筑相比,这种方式有许多自己的特点。预制建筑是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建筑。预制建筑在构件生产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构件工厂生产的优势,实现预制构件设计的标准化、生产启动、运输物流、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的安装专业化,能够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合理缩短建筑工期的目标。
2装配式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实践特征
         2.1发布政策发展纲要,指导行业转型
         我国在积极推动建设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发展相关规划纲要,为我国建筑行业转型推波助澜,目前我国出台一系列指导文件,发展纲要。2011年,住房部发布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在十二个五年期内,主要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遍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以网络为基础共同努力,推进信息化标准的建设。2016年初,国务院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意见,明确规定:大力推进预制建筑,建设国家级预制建筑生产基地;增加政策支持。同年,住房部发布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方案》,目的是提高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能力,优化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建筑业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深入一体化进程。
         2.2开发信息管理技术,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技术发展对于实现信息发展特别重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发达国家实现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神奇武器。国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和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以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美国信息管理软件的研究和开发远远超过世界范围,著名的美国公司Autodesk正在开发基于IFC的建筑信息模型BIM信息软件和用于建筑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BLM管道。英国在这一领域开发的BIW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综合通信平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该平台,从而提高了信息使用的效率和准确性。日本企业研究的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CALS/EC信息系统旨在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制定相关的信息标准和行业规章,促进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交流。德国RIB集团早在1961年就开始开发建筑信息平台,其软件平台早在1970年代就在德国广泛使用。
3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优化策略
         3.1策划决策管理优化
         国家规定应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要求纳入土地供应方案中,以便从源头展开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简单来讲,管理部门应将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建筑项目建设的每个流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每项工作中,如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装配式建筑年度实施计划等内容中,严格指导每个流程、每项工作的落实。

在装配式建筑年度实施计划中,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地块信息,经由政府审批,同意后将文件下达给下级政府以及行政管理部门[2]。
         3.2规划设计管理优化
         规划设计工作主要由设计单位完成,分为6个环节: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设计评审、概算审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审查,其中,管理部门在这些环节中的主要工作是严格做好审计审查、概算审计等工作,即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内容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以便保障设计的规划性。其中,在方案设计环节,通过对设计方法、设计内容的了解对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结构类型、装配率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应与预制构件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并允许其尽早介入,组织其与设计单位展开密切配合;在方案评审环节,从多视角评审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在概算审计环节,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定额进行准确的概算审计;在施工图设计环节,要求设计单位对各项设计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并展开装配式建筑专项内容讨论分析会议;在施工图审查阶段,根据国家规定以及行业标准,严格审查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各项内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3交付使用管理优化
         根据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特点,在交付阶段应构建严格的竣工验收制度,配合分段验收以及施工的定期验收编制完整的验收方案,上报到质量监管部门;并由行政管理部门组织队伍深入到项目实施地块进行验收,了解装配式建筑约束性政策落实情况、建筑面积落实比例、建设任务执行情况等,并进行下一步工作的统筹安排。
         3.4构件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
         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集中监督施工单位和施工机械,完成施工过程中钢筋的连接和搭接工作。为避免出现以下问题:①施工人员不按规范和规程操作主要机械设备,包括运输设备、吊装设备等,影响施工质量;②放线测量等工作不占位,导致钢筋安装失误;③结构件的起吊不能影响位置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等。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严格要求每次修改完成的建筑物的各项规范性规定。
         3.5预制构件制作生产监理
         因装配式建筑的工艺特殊性,须经预制构件制作工厂生产后运输至项目现场安装施工。本项目预制墙板440块、预制叠合楼板2444片、预制楼梯100块,预制率超20%。项目监理机构须做好经设计单位审核确认后的预制构件制作深化设计详图驻厂监理工作。为了保证预制构件制作生产监理工作更好开展,项目监理机构应高度重视首次会议。在会前做好充分准备,在会议上应对监理工作做详细交底,明确构件制作的质量检验标准、首件检验程序、关键控制工序、取样的方法和程序、定期例会等要求,确立监理的规矩与原则,确保预制构件制作生产时各项质量控制得以严格和有效执行。在构件加工前,应要求构件厂按照构件需求总计划认真编排阶段生产计划,确保构件生产、运输与现场安装相配套。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是指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相融合,以促进建设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使用等环节。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造是一种将建筑业全产业链整合,并环环相扣的链状生产过程,与传统建筑项目相比,装配式建筑项目产业化标准化的特点决定了其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收集传递加工使用的必要性。因此推动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快建筑业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管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丁灏.试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居舍,2018(13):112.
[2]周健安.装配式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49.
[3]王越,孙正涛.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J].居舍,2018(03):102.
[4]夏丽俊.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J].居舍,2017(34):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