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宁辉泽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期   作者:宁辉泽
[导读] 现如今,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已经比较普遍,而要想保证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就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避免由于施工技术选择的不恰当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受到影响。为此,文章探讨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希望可以给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要点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业发展更为迅速,建筑工程的规模也更加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更为显著。而大体积混凝土在获得广泛普及应用的同时,也助推了现代建筑综合性能提升。还要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有相当难度,需要施工人员掌握技术要点,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进而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优势得以发挥。
         1立足概念,展开叙述
         所谓的大面积混凝土主要是指总体施工体积超过1m3的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的面积和体积都较大,因此这种结构也经常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当下各类建筑施工中,大面积混凝土又的的确确占有较大的施工比重。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表面产生开裂或者是裂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差别较大,进而导致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最终产生开裂现象。而混凝土表面的开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地运用相关技术来避免开裂现象的产生。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混凝土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铺设面积较大,所以施工主体往往需要层层叠加更多的混凝土原材料,而这种叠加过程也会导致内外温度的差异较大,也会有产生裂缝的隐患。而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主体要想对混凝土进行后续的养护和维修,就必须要再一次分析混凝土内部的结构状况,这就给相关的勘察和检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主体在后续混凝土维修中并没有注重对其表面结构的保护,往往是将其长时间的暴露在外界环境下,没有采取相关的覆盖措施,这就给混凝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大体积混凝土的作业要求
         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埋深是较大的,因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从现实状况出发,对施工方案予以完善,另外,要将外部因素产生的实际影响切实消除,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内部热点是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释放,这样一来,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外部温差就会变得较大,此时,内部结构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温度裂缝就会出现,因此说,在展开施工时,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对内部、外部存在的温差予以有效调控。除此之外,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施工方案和作业要求来对其进行施工,尤其是对混凝土进行配比,实验室必须要具有专业资质,这样方可保证报告更为科学,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具有的最大荷载度才能有大幅提升。
         3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3.1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做好材料的合理控制,并且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从材料质量角度,在施工前,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做好混凝土的搅拌工作,确保其和施工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相符合。比如,在柱形混凝土实际的调整当中,尽量将水泥用量减少,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砂石的应用,和现场实际施工状况结合对外加剂配比进行有效调整,从而为混凝土强度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于混凝土温度控制中,需要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定期进行浇水处理,保证混凝土温度能够保持在相应合理的范围当中,同时还可以对完成配置的混凝土,使其处于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这样才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将混凝土裂缝问题降低。


         3.2注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通常来说,工程上需要强度好、厚度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因此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就要求工作人员掌握配置相关的先进技术,按照合适的材料占比配置出符合工程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配比时,工作人员不光要注意保障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也要尽可能的抑制水化热进程,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可泵性和和易性,能够应用到各种复杂的工况中。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若要控制好水化热程度并使其降低,要求工作人员在选择材料进行配比时,尽量选用矿渣水泥(矿渣水泥水化热程度低),同时在配置时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在保证配置后的混凝土具有良好可泵性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减少了对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混凝土施工成本。
         3.3科学应用水汽加热施工技术
         水汽加热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综合施工的质量。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操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而为了能够保证搅拌环节的正常,可以运用蒸汽炉设备,这样就可以让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接近,进而确保混凝土综合施工的质量。不过,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量比较大,必须在浇筑过程中加强对温度的控制,尽量减小水化热温差,让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的温度差可以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外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应该在15℃以内,而外部与内部的温度差则需要控制在25℃以内。
         3.4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扩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散热面、方便后续的振捣操作,一般使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也可以依据项目现场情况,选用推移式的浇筑方式。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缝的设置问题,同时还要保证浇筑的施工顺序满足相关的工艺标准,并将混凝土分层摊铺厚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操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浇筑时间、浇筑效率等等。具体来说,在混凝土铺设时,应将其铺设厚度控制在600mm以内;在振捣时,应充分把握不同型号及种类振捣装置的性能特征,并依据浇筑要求选取合适的振捣装置;在管理方面,应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实施全面管理,严格控制各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同时应依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施工工艺以及浇筑设施,还应不断积累经验并学习新型施工技术,同时还应完善施工现场的考核以及评价体系。
         3.5加强维护
         混凝土浇筑的完毕并不意味着整体施工的结束,要想真正地保证大面积混凝土在后续运行中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就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维修和养护。施工主体应当在混凝土浇筑完毕的10h之后对其进行养护,并且要持续一个月左右。施工主体应当定期对混凝土的表面结构进行检查和分析,若是发现混凝土表面结构的水分含量较低,有产生开裂的风险,就应当及时对其进行水利方面的养护,其余的养护方法要视情况而定。
         结语
         总之,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讲,在实际的开展中通常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施工质量以及安全和进度符合要求,就需要针对其实际的施工特点,强化全面分析和有效把握,从而将准备工作合理落实,对各个施工阶段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加强相关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以此降低施工当中相关问题的减少,确保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很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明昊.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04):193-194.
         [2]李江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73.
         [3]盛久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J].四川水泥,2016(12):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