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后,我国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目前,建筑工程结构和类型向着复杂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结构被运用到建筑中。虽然混凝土结构较其他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有效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结构要求,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易出现裂缝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鉴于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来避免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然后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现浇混泥土楼板裂缝防治进行全面阐述。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实践
引言
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脆性材料,抗拉强度低,仅是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左右,其抗裂性能较差。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发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当裂缝的产生部位、宽度、深度对建筑物的受力体系及其使用功能造成影响时,就有必要对裂缝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修复处理。当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仅影响到其使用功能,并且会危及其使用安全。因此下面根据施工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从施工角度阐述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供施工人员参考。
1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的原因
1.1材料使用不当引起的裂缝
除了收缩、超载会引起裂缝,材料使用不当也会引起裂缝,例如材料品类、大小、掺量、表面积大小、水泥干缩等方面,都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其中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①骨料是引起水泥石收缩的约束相,要想使混凝土的收缩减少,那么需要加大骨料的最大粒径、降低砂率、砂的细度模数等方面,以实现最佳的收缩效果; 其中,骨料相关的吸水率对现浇板的硬度、刚度及可压缩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骨料对于水泥产生的压缩系数小,那么骨料的吸水率大一些,现浇板的收缩也会变大; 除此之外,用水量、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灰浆比等因素也会造成裂缝的产生; ②粉煤灰的表面积较小,粉煤灰掺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功能,如果掺量增加,那么收缩会减小。
1.2收缩裂缝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施工等原因造成的裂缝是正常现象,例如在不影响建筑物承重、负荷的情况下,存在小于0.05mm的裂缝,由于其产生的危害基本上微乎其微,所以不属于重大的裂缝类型,但是也是属于收缩裂缝的一种。收缩裂缝就是来自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因为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如果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就容易产生的内部裂缝。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天气炎热是造成裂缝的直接原因,例如水泥的水化热现象、高温下的断裂现象等,这些裂缝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交叉重合,是以规则的条状的形式出现,一般分布在与钢筋平行的截面位置,但是其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也会给建筑物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
1.3楼板模板及支架工艺不规范
实际施工过程中,个别模板和支架设置不规范,造成模板及支撑体系刚度不够,导致模板在浇筑时和混凝土成型后发生局部变形,从而产生变形裂缝。混凝土浇筑前,未对模板进行洒水湿润。尤其是夏天,模板发热干燥,会吸收大量的水分,导致混凝土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对策
2.1优化原材料的管理机制
在裂缝预防中,控制原材料质量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对预防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当前应重视对施工原材料的管理机制优化。首先,应从原材料采购环节加强管理,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采购环节对原材料的质量做出检验。如:对砂石的含碱量做出检测,避免采购砂石具备较高的含碱量;对泥沙的粗细程度进行检验,确保泥沙粗细程度适中;同时还应对各类添加剂的采购质量进行检验,保证现浇混凝土所用施工材料的质量都达到规范要求、设计要求。此外,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设计配合比严格控制各类材料的参数量,确保混凝土配制的质量。
通常为达到较好的配制效果,在实际施工之前,应做好试验调整工作,根据混凝土楼板所需要的强度等级、和易性要求等来调整混凝土配比,以达到提升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的。同时在试验调整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砂率、空隙率等保持关注,从而找出更为有效的混凝土配比,提升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整体质量,使其能够具备较高的抗裂强度。
2.2结构配筋设计措施
在混凝土结构材料中,存在着非均匀性特征,因此,在拉力作用下,相关的截面会产生不同类别、大量的不规则的应力集中点,如果这些应力集中点积累到一定的高度和强度,那么就会发生变形的情况,如果变形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持续加重,那么最终就会出现裂缝;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变形和裂缝的产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配筋数量,一方面可以实现降低混凝土内应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增加混凝土出现裂缝,可以进一步增加了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2.3设计阶段
2.3.1充分考虑建筑中涉及的突变和应力问题
首先,设计时必须考虑结构问题,避开建筑平面形状设计时形状的突变问题,进而避免因为形状不同引发的混凝土楼板裂缝现象。其次,拉应力是引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一大重要原因,因此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拉应力引发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体形较长的建筑而言,必须考虑对混凝土的拉应力作用,在设计时科学设置相应的伸缩缝、变形缝,避免因为拉应力集中作用导致的楼板裂缝。其次,要根据勘测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对土地进行二次抽测,避免勘测单位测量结果误差的存在,为地基基础设计奠定基础。最后,合理应对温度应力和应变问题,预留一定的应变空间,同时可以在体型较长的建筑上设置后浇带,避免引发混凝土楼板出现收缩裂缝。
2.3.2合理选用配筋
首先,要充分考虑配筋比例不足引发的问题,保证足够的配筋率,并留有一定的安全储备,防止施工时的荷载过大影响楼板性能。其次,在成本允许的条件下,利用双层双向钢筋的方式使用配筋,以便应对温度应力及混凝土收缩、振动等问题。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两端、大开间楼梯等处,必须设置双层双向钢筋,在建筑转角处增加放射筋,提升对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减少裂缝出现。同时,双层双向钢筋又可以有效避免水电管线对楼板有效厚度的影响。
2.4 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首先,为了避免集中受力对建筑楼板产生的过载负荷,必须在施工时将使用材料和工具分散堆放。其次,要保证施工现场中相应工作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进而保证施工质量。例如在上下层钢筋中添加马凳筋、设置临时通道、设置专人修正钢筋等。
结语
裂缝是现浇混凝土楼板中最常见的问题,造成楼板裂缝的原因很多,包括设计不合理、配筋不合理、外界因素影响等多种原因。楼板裂缝的出现会进一步引发楼板渗水、钢筋生锈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使用寿命。因此做好施工技术选择,做好混凝土机构的建造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工程质量和工程寿命,还可以避免因为裂缝问题引发的业主投诉和索赔情况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刘剑利.关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技术控制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4(15):153.
[2]司晓波.关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技术控制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19(20):37.
[3]向欣.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的分析与修补方法.西部探矿工程,2005(3)
[4]王金雨,赵丽云.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西部探矿工程,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