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支撑,但是在具体应用期间该技术属于高危技术,不仅是因为该技术应用于施工环节所产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变化需进行严格审查,而且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对材料、技术要求等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所以在具体施工中需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要求、流程与规定开展施工,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避免施工期间出现安全事故。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1建筑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
1.1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高支模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材料的选取以及对方案的预选。在进行材料选取的时候要结合相应的施工条件、环境等实际情况来选取,当前应用于高支模技术的材料有木材、钢材和混凝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取时,要确保所取材料的规格以及标准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化规范,尽可能避免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应该被重视,如工程承重需求等。
1.2施工模板安装
在进行高支模板安装前,第一步就是确定梁线、轴线和水平控制线的位置,特别是在安装顶架的时候,一定要将优质的钢管放在梁底,然后用优质木枋龙骨对其进行固定支撑。在安装高支模板时,要注意梁板钢筋的绑扎是否结实。只有在保证任何连接处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浇筑混凝土,然后根据混凝土强度的具体情况来评估是否可以拆除和清理,安装过程是高支模技术的核心。
1.3施工管理流程
高支模工程的施工涉及许多内容,包括施工安全、建筑材料、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等。施工单位必须控制好每一个施工环节,按照规定的进度完成施工目标,以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安全。同时相关施工单位还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的分析,以此来保障高效、科学、安全地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还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和建筑阶段的分析。施工单位应制定科学、细致的高支模施工方案,细化施工过程管理,确保项目安全、健康的展开。
1.4施工模板要求
建筑设计管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单位应对相应的施工阶段进行严格规范和管理,为每一个阶段提供一个数据参考链路,在施工图纸设计过程中,应确定每条施工线的支撑参数,包括周围梁板问题,从而保证施工阶段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设计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中的设计数据问题,这对模板和满堂脚手架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在安装梁板时,第一步要安装底模,之后再进行侧模板的安装。另外在剪力墙、柱板的安装时,要根据柱子垂直角度相关模板的安装进度进行确认,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应平整坚实,要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若设计要求预埋支承锚固件的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最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细致检查支架搭设以及模板安装的质量,确认无问题后再进行浇筑作业。
2确保施工质量的注意事项
2.1遵循安装模板要求
(1)模板要求。对于梁侧以及梁底的模板,使用的夹板都应保持18mm的厚度。整体支撑体系所用到的是钢管脚手架,其中应用到的扫地杆、剪刀撑以及水平纵横拉杆使用的钢管规模均为Φ48×3mm。(2)水平杆要求:①在扫地杆上每1.5m加设一道水平纵横拉杆;②在距离梁底的模板下层支撑木枋200mm左右位置,也需要加设一道水平纵横拉杆;③在与地面相距200mm的位置加设纵横扫地杆;④在门架最底部的下端处,需要加封一道口杆,而在门架外侧和内侧,都需要加设一道扫地杆;⑤使用扣件作为水平向的加固杆,并且使之和门架的立杆进行拉紧处理;⑥需要连续设置纵向的水平加固杆,同时使之形成一个水平向的闭合圈。
(3)剪刀撑要求:①确保门架和剪刀撑、加固杆的搭设同步进行;②在门架立杆的内侧设置水平向的加固杆,外侧设置剪刀撑,并且使二者得以顺利相连;③保持剪刀撑的宽度在4~8m,并且确保地面和剪刀撑斜杆间的倾角保持在45~60°;④工程中的剪刀撑需要采用扣件和门架立杆保持扣紧的状态,确保不出现滑移现象;⑤用搭接的方式接长剪刀撑斜杆,技术人员应当确保其搭接的整体长度超过600mm,并且用两个扣件将搭接位置扣紧。
2.2严控材料质量
(1)选择主材料。在采购工程主要材料时,有关人员应确保选择的材料供应商合格,在行业内部具有较好的口碑,并且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以保证其能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2)检测原材料。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当确保采购的材料三证齐全,并且对其质量、品种、数量以及规格进行检查,一切都达标后方可入场,并由材料员验收、放置和管理材料。(3)在现场储存、堆放材料。材料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事先绘制好的施工整体平面图对材料进行堆放,保证合格入场的材料上都有相应的标识牌,将材料的名称、验收情况以及规格等信息在牌子上进行标明。(4)混凝土的选择。采购人员应当选择和资质优良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供应商公司进行实地了解,对其混凝土质量、生产速度、生产规模等重要信息加以掌握,随后将上述信息上报业主、监理等由其审批,确认合格之后才能进入正式的采购环节。(5)在材料进场的时候,现场负责人员还需要严格根据相应标准展开科学验收,将检查信息记录好,严禁不达标材料入场和使用。(6)堆放的材料必须与施工平面图相符,负责人员应当定期检查。(7)将各类模板整齐、平行地进行分类堆放。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将模板过高地进行堆放,确保堆放的稳固程度。在最下面的模板,技术人员应当确保其与地面相距200mm,以便保持通风顺畅,避免模板受潮。
2.3确保模板作业质量
(1)在设计模板时,应当确保松动、拆卸模板时不会损坏混凝土,除了内拉杆,严禁所完成的混凝土内留有固定装置以及支撑物体。(2)为了保证模板可以充分承受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荷载,技术人员应确保其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刚度以及强度,对各个受力指标进行准确核算。(3)为了保证接缝处不漏浆、严密,模板的接缝处需要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在进行浇筑作业前,作业人员需要确保模板保持清洁,模板、混凝土间的接触保持湿润。(4)对于周转性的模板而言,需要保持其不漏浆、表面的平整程度以及刚度、强度和形状合格。(5)严把模板的质量关,在对各层柱模进行安装时,为了保证其尺寸的精准度,应当复测其垂直度和水平度。需要注意的是,当板的跨度超过4m,应当按照L/500进行起拱;当梁的跨度超过4m,应当按照L/1000进行起拱。(6)在完成支模后,需要将现场的残留物及时清理干净,随后检测验收支模质量,确保其合格之后再绑扎钢筋。验收时应当确保模板支撑稳固、拼缝严密,避免爆板、漏浆等状况发生。(7)安装完模板后,负责人员应当配合监理部门对节点联系、顶部标高、横纵向的稳定程度以及平面的位置进行全面检查。(8)在安装完模板后,各部门应严格遵循相应标准、规范全面检查、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施工。
3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高支模施工质量效果关乎到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鉴于此,在通过计算保证体系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要想进一步促进高支模施工技术作用和效能,需依据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要点的分析,严格按照相关高支模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案,通过实行高质量高支模施工措施来实现对高层建筑施工效果的显著体现,确保高支模施工达到标准要求,最大化发挥出高层建筑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鸿.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
[2]连佳.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时代农机,2018,45(06).
[3]谭业俸.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8(18).
[4]谢江.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