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景观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景观体验需求的提升,以国际案例及实际项目案例为基础,对景观中的智慧互动体验设计进行剖析和解析,探讨了景观设计在当前“互联网+”的趋势下的新形势,新思路。
【关键词】:智慧景观,互动设计,智慧互动
前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理念遍布各行各业,“数字化、信息化”的模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人们对景观的认知、需求、审美以及使用体验的要求更高。景观从早期附属性较强的状态中逐步脱离出来,开始更积极地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甚至以“智能”的状态增强着与人们的互动。单纯强调观赏性的景观已经不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随着人们需求的提升,景观的功能性也需要升华,“智慧互动景观设计”增强了空间趣味性,鼓励人们更多地参与各种各样的互动,呈现出了调动气氛的积极作用。
传统景观设计行业如何利用“互联网红利”,通过智慧互动式体验设计在新的格局中竞得一席之地,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城市家具设施的互动式体验设计
互动装置艺术设施作为城市家具设施中的一种,它的产生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而产生的,无论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如何,主要在于可以通过增加场地与人的互动性来吸引人气,在与人的交互中给予大众不同的认知感受,正是因为这些互动装置艺术,我们的感官通过互动体验设计提供的信息,如光、声音、色彩等等,尽情参与其中,让景观动起来,感知不同的场地气质,同时更会让景观体验变得生动有趣。将“科技+、运动+、文化+”为核心,融合智能科技,娱乐休闲,文化创意艺术体验于一体的科技景观与运动休闲结合的创新实践得到了客群的认同。
二、相关案例分析
1、加拿大蒙特利尔互动性艺术装置Loop
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名为Loop互动性灯光艺术装置,是花了3个月的时间建造出13个巨大的轮子,是西洋镜、音乐盒和铁路手摇车的结合。每个装置有2米宽的圆筒,人们进入里面就可以驱动该机器。当两人在里面以及来回拉动杠杆时,这个圆筒就开始旋转。当机器开始旋转时,它就开始发亮,而且24个与童话相关的黑白图画也会随着移动。拉动杠杆也会启动音乐,随着黑白图片的转换产生闪光效果,就像电影自动放映一样。所有娱乐元素如图片移动的速度、音乐放映的速度以及闪光效果都是由人们多快拉动杠杆决定的。通过这样有趣的细节设计,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公共家具设施,让城市场地变得更加吸引人!
.png)
2、发光互动式跷跷板
跷跷板原本都是童心永存的象征,一个平淡无奇的跷跷板,也因为灯光,而让夜晚的空间更加活跃,经过设计师的奇思妙想,通过光的运用,变成了一件互动体验感很好的户外设施。创作人员给每一块跷跷板用LED光带点缀,并且它们还可以发出轻柔美妙的音乐,跟随参与人的上下起伏,灯的强度和乐声都会随之改变,这里似乎变成了童心未泯的圣地,为城市当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演奏出不一样的乐曲。
.png)
3、波士顿swing time秋千装置
它是由20个点亮的环形秋千组成的一个互动式游乐设施,秋千中内置LED灯源,并由定制的微控制器操控,通过测量秋千的力度,为灯光照度提供信号。当秋千处于静止状态时,发出微弱的白光,当秋千被晃动时,白光转换成紫光。这种交互式的使用方法鼓励人们参与其中进行互动,为城市公共空间创造有趣和谐的社区。这个装置设计将普通的秋千赋予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摇摆的同时结合音乐和LED灯光互动配合。这样的互动景观在没有增加原本简单设施的操作难度的基础上,让人们在使用它原本功能的同时,体验到不同的视听感受。因此互动景观的关键不只是人与设施的互动,更多的是人与人的互动和交流。
.png)
4、以色列智能感应装置艺术:盛放的花朵
它位于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中心区域的Vallero广场上,该装置共包含4个巨型花朵,置于9米多高的半空中,分别放置在广场两处重要节点位置,当人经过花朵下方时,花蕊处的感应器便会探测到,从而使花朵绽开。当人离开一段时间后,花朵又会慢慢收起。夜幕降临后,花朵内散发出淡淡的光线,成为广场上灵动有趣的光源。这个交互式的花朵装置引来游客们的围观,也为周边单一的交通状况增添了一丝新意,同时提高该地区的城市空间环境,让整个区域看起来更加活跃。
.png)
三、实际项目中智慧互动体验景观的应用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区位
项目位于武汉阳逻新城中心区域,北起汉施公路,南接倒水河,东临机场路,西承九高田路,南北长约4.28公里,东西平均宽度约300米,总面积约138公顷,南北高差20米,内部河塘农田众多、植被长势良好,村落自然分布,周边多为居住、商业、体育、学校用地。它是连接阳逻之心新城区的中央绿色廊道,也是区域内主要的排水通道。
2、上位规划思路
蓝玉项链生态带贯通阳逻之心腹地,承载了阳逻之心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宜居宜业,山水共生的建设目标。依托“中央绿轴”+“带状公园”的环状生态框架格局,对主要生态廊道,采取复合功能设计;构成新区整体的绿环系统,每个区域内又可形成区域绿链系统。在项目布局上,以开敞度大、绿地率高的体育设施为主,结合局部活力点设计,带动辐射发展。
.png)
(二)规划策略
在以传统的生态性、景观性两位一体的城市绿地建设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场地的体验性、运营性项目的植入。以科技作为推动力,以载体形式融入景观中,强调使用者的主动性,通过肢体和心理与自然界交互,诱发新的社交行为和户外生活方式,同时以各种科技设施体验,提供了更多的园区使用趣味性,从而构建以绿色生态为基底,科技智慧为核心、休闲体验为功能的未来的体验式科技公园,成就公园智能生活新典范。
1、最大限度激活项目场地资源
结合阳逻之心规划中的定位及建设目标,以及现有景观打造的基础,植入具有创新交互性、自我造血功能以及后期运营能力的全新业态,服务周边市民,使传统的绿色生态带转型为多位一体的模式,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形成“宜居宜业、山水共生”的城市生态空间。
2、加强体验感交互性设施的植入
打造体验感、科技感的户外游乐、体育场地,使市民与场地有更好的交互,为城市公共空间带来新游乐、消费模式。通过景观设计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因地制宜的布局,植入驿站、停车场、卫生间等功能配套,注重各区域的均好性,全面激活项目资源。
3、营造“以园养园”的可持续发展业态
场地支持具有运营、造血能力业态的植入;植入互联网运营模式,以及后台大数据分析,参与者与场地、项目有更好的交互和黏性。
(三)场地中的景观互动体验设计
这是一个完全区分于现有公园的绿色智慧互动公园。项目的设计绝不仅仅只是将科技新设备和新用途堆砌在公园里,而是希望这些科技智慧互动内容能够完美并巧妙的结合到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景观元素和设施中。
1、打造一大科技智慧展示中心
.png)
2、构建一条多功能智慧互动环
(1)智慧交通
通过智能化停车场管理、自动缴费、一键找车、客流引导信息、园区电子地图等形成智慧交通网络。
(2)智慧设施
根据相关规范布置智慧服务设施,智慧座椅内部有蓄电池储存电能,有无线充电功能为手机充电;智能灯杆强度感应,含紧急呼叫装置。
(3)智慧体验
智能步道提供ai 人脸识别、智能排行、自动记录数据等功能,智能语音亭搭载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提供信息查询、互动交流、娱乐休闲。
3、三大“智慧+”模式
.png)
4、十大智慧互动体验项目
(1)荧光智能跑道:这是一条从园林秘境中划过的荧光跑道,如同荧荧星河穿梭于社区之间,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美景完美串联在一起。光下,荧光跑道泛起的微光,如同一条璀璨的地上星河,一边给人美不胜收的视觉观感,一边为跑者们时刻提供光亮,照亮前行的每一步。同时植入互动能量桩为打卡点,在起点、中间点、终点三处位置设有人脸识别系统。在完成相关信息注册后,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即可自动记录在跑步道内的运动信息数据,将智能互动的体验与灯光营造完美结合,营造不一样的跑步体验。
(2)夜光森林:它是个大型夜光艺术空间,以“灯光+科技+体验”,运用超逼真的3D 错位绘画技术,融合现代夜光透视手法进行魔幻呈现。同时开展夜寻萤火虫、浪漫月森林等相关策划项目,发展夜游项目,让夜晚的景观体检丰富多彩。
.png)
(3)启智儿童乐园:科技感与未来感并存的儿童乐园,尝试将声光电互动科技应用在儿童场地上。当夜幕降临,孩子们奔来跑去,随音乐和喷雾舞动开怀大笑,星光秋千伴着月色摇荡。舞动竹蜻蜓利用白天储蓄的能量,夜晚发出闪烁的光芒,观赏的同时兼顾场地照明的功能。
(4)低碳课堂:针对科技元素的重新凝炼和提升设计,比如双人竞赛的骑行发电,比拼低碳知识储备环保小达人,锻炼身体的踩踏式发电等,让孩子在科技互动中可以学到知识,做的真正的寓教于乐。
.png)
(5)跳泉喷头:同步实现一种景观对人行为及时反馈的效应,创造出人与景观互动的新形式。而对于景观元素终端的选择,使用了雾森灌溉系统和跳泉水景喷头这两种形式,提供更多的园区使用趣味性。雾喷和集电地板互动,每踩下一块地板带动一组雾喷启动喷洒,体验交互的趣味性。
(6)智慧集电铺装:这个功能模块是通过一个集电地板的装置实现,最初的开发原型是一种可通过人踩踏产生的微小形变产生电能的装置,通过数字投影,光影互动设计,粒子光斑地面铺装,走过地面形成一道道优雅的涟漪,从而给人以无限空间的梦幻之境的美感。
.png)
(7)智慧认知园:利用二维码标示牌溯源帮助人们溯源植物相关的信息,储存植物的栽培、生长状况、品种科目等信息,实现科普,寓教娱乐的目的。科技解说板,使人们更加准确了解智慧公园。
.png)
(8)未来空间:由多媒体和图片展示改为由精确投影和绘本底图技术相结合和的新互动方式——touch 新能量,同时设计高清DLP 激光投影机融合雷达检测技术手段实现沉浸式多媒体互动体验,不仅营造了一种美的氛围,而且加强了互动性。
(9)智能语音亭:搭载了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大众可以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跟智能亭进行交流互动,体验查询信息、休闲聊天、生活服务、影音娱乐、路况出行、科普教育等多个功能。
(10)园区采用无人驾驶微循环电动车,车内没有驾驶座和方向盘,但有一台平板电脑,可根据系统预先设定的路线行进,车速一直维持在每小时10 公里左右,充一次电可行驶100 多公里。
.png)
四、结语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城市景观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景观设计的趋势也在不断地发展,而且这个趋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景观行业,不断地改进来促进它的发展。
在智慧景观中运用的技术,主要是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字技术。数字景观可以说是智慧景观的主体,数字景观方法与技术可以助力景观研究、设计、营建与管控全过程,从手工模型、电脑建模到虚拟现实,数字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可以突破传统设计中表现手法、建设材料、施工人员与工具等限制,当用户与无处不在的智慧景观打交道时,能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极大地释放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惠心.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研究[D].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3年.
[2]唐亚捷.以“文化之光泽”为主题的交互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探究[J] .艺术科技,2014.
[3]Jennifer Preece,Yvonne Rogers,Helen Sharp.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安秀.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张中华,张沛,朱菁.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J] .现代城市研究,2010.
【作者简介】:张淑婷,1984年5月,工程师,硕士学位,从事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