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众多复杂的地形。但并非所有的土地都可以耕种或建设。从现状分析,能够进行有效利用的土地资源是比较有限,要扩大土地利用范围,就需要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行有效的土地储备计划。但是现阶段,各地制定的土地储备规划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编制和实施土地整理规划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土地储备计划,才能保证土地储备的实际工作的合理运行。本文就对土地储备计划编制进行分析,指出力其执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计划编制;土地储备计划;执行策略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土地资源被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占有和供给数量相对不足,这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研究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基于以上情况,在土地建设规划实践过程中,深入开展了土地储备计划编制活动,确保土地资源要素的有效应用。但是现阶段的土地储备计划编制的执行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2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作用与意义
2.1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
土地利用规划是适应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土地管理方式,也是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还存在盲目利用土地资源的现象,导致出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和碱化面积扩大等土地资源破坏现象,而非农建设用地被滥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则导致土地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我国长期以来都致力于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基地,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防止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继续发展下去,让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进而制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符合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宏观规划。
2.2土地利用规划是维持经济发展的保障
土地是一切经济生产活动的基础,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面积都位于世界排名的末端,而且农业的耕地资源不足,我国的经济增长还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开发,需要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长期统筹安排,避免出现不受控制和自由占用土地情况的出现,以此来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3土地利用规划能有效协调地方各部门的土地利用矛盾
为了实现对土地资源要素的合理有效管理和利用,适当发展被搁置的土地资源,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近期结合本地区实际,对各类土地资源要素实施开放。但是在开发过程中,片面注重取得经济效益的状况,甚至在特定因素的干扰下,低价买卖耕地资源,土地规划管理与区域土地利用在基本目的设置上存在明显差异,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矛盾关系。而土地的规划编制,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国家把控大体土地开发规划的方向之下,给地方部门土地规划以指导,避免出现土地肆意开发的乱象
3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计划不确定性的关注
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评审、实施和管理等环节中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在不考虑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各规划阶段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也就是说,规划方案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不能起到控制或引导土地利用的作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计划的实际效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虽然土地规划的标准是确定的,但是规划中使用的基础数据来自于预测,各种预测参数的设置在规划期内不会发生变化,而这是我们站在过去来预测未来的参数变化,但是未来参数的变化还是不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制定了确定的计划。这些规划与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可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会导致土地规划的失败,即土地规划不再主导未来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而是落后于后者,甚至阻碍后者的发展。
3.2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的质量问题
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存在着标准抄袭、规划模式单一等问题。显然,这些规划方案的现实意义并不强,对土地利用也没有指导作用,因此失去了规划的意义。其次,规划模式中的一些内容与实际不符。没有统一的开发标准,或者是开发的标准不够明确。
3.3不合理的土地规划
土地资源利用与城乡规划建设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两者协调工作之中,相应的地方官员需要引起重视,相关部门也需要响应土地规划编制的方向。但是,现阶段地方官员眼中只有地区的经济发展,不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导致最后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长远发展。当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用地时,如果是不符合标准的开发,虽然能够取得可观的效益。但是这些项目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一些地方干部因势利导,利用这些项目吸引企业在当地落户,给予对方的优惠政策超过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定,造成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浪费巨大。
3.4土地利用规划存在不合理问题。
首先,现行的土地规划中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居住用地、道路用地进行合理的结合,使规划停滞,与城市化发展规划相矛盾。二是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存在较大矛盾。城市发展需要占用土地。然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目的是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主管部门的不同,在分类标准、使用的基础数据、工作方法或计划等方面存在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两个计划之间的矛盾。
4相应的改进策略
4.1重视土地计划规划中不确定性
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评审、实施和管理等环节中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在不考虑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各规划阶段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由于土地利用规划涉及多个变量,存在一定数量的不确定变量,且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因此采用经验方法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数学模型,依靠计算机技术对不确定因素的特征进行相应的分析,以灵活开展土地的规划编制工作。
4.2加强对计划的测量和评价。
规划监测与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和修改土地利用规划的监测和评价有利于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情况,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效率,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效果。首先要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机制,定期监督考核制度。二是规范和修改土地利用规划修改制度,规范和修改标准、程序和方法。最后在土地规划的过程中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4.3确保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为确保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的协调,总体规划在建设用地规模上要严格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是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应及时修订。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修订城市规划,特别是农用地保护,实现各种土地资源的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利用。成立规划协调委员会,协调重大事项。采用统一的基础数据和纸质分类标准,同时编制。
5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如果土地规划深度不够,对城市建设用地储备就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近年来的整体情况来看,土地规划工作缺乏整体性和策略性。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改良土地规划编制方案。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必须重视土地的规划编制工作。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土地储备计划,才能保证土地储备的实际工作的合理运行。
参考文献
[1]孙玲怡. 土地储备计划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北京农业, 2016, (001):P.166-167.
[2]刘彩霞, 王露. 解析土地储备计划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J]. 房地产导刊, 2018, (018):26.
[3]曲波. 北京市土地供应计划编制及执行:问题与对策[J].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6):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