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实践樊祥娟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期   作者:樊祥娟
[导读] 随着建筑工程结构和类型向着复杂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结构被运用到建筑中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结构和类型向着复杂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结构被运用到建筑中。虽然混凝土结构较其他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有效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结构要求,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易出现裂缝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鉴于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来避免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实践
         引言
         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来看,现浇混凝土楼板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在应用中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速度,而且能够降低施工的复杂程度,降低劳动强度。但是由于在施工中缺乏对施工裂缝的有效处理,常常使得楼板出现裂缝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一大困扰。
         1楼板裂缝的原因
         1.1过早加荷裂缝
         导致房建项目楼板裂缝的首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赶工期抓进度导致楼板承担荷载过早。具体表现为:(1)未按照施工方案操作,技术交底流于形式,混凝土还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作业人员违规将一些钢筋、钢管、模板集中堆放于板面,楼板在过早承受荷载的情况下开裂;(2)没有合理安排工期,部分材料、设备不足,为了缩短工期,不断加快施工速度,过早地拆除支撑体系,并且部分作业人员的拆模方式不对,震动造成板面扰动,更有甚者,将拆除的支撑材料直接吊运到楼板面上,使楼板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局部压力过大,形成裂缝,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楼板很容易形成贯穿裂缝,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给工程埋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
         1.2收缩裂缝
         房建项目楼板出现收缩裂缝的原因是高温天气导致水分损失速度过快。具体原理如下: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如果遭遇高温天气或者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迅速蒸发,体积收缩,如果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因失水过快出现碳水化收缩。通常情况下,风裂现象在我国北方地区更为常见。风裂最初仅在楼板表面出现细小的龟裂,随着水分的流失,裂纹不断延伸,最终形成网状裂缝。
         1.3温度变形裂缝
         大部分楼板裂缝是由于温度变化而导致混凝土收缩造成的,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水化热,在结晶完成后逐渐恢复到常温。在这个过程中,楼板混凝土会形成温度差,导致开裂。另外,季节的交替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混凝土形成温度差,楼板会产生热胀冷缩,但板面受约束不能自由变形,楼板在内部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出现裂缝,部分温度变形裂缝出现在工程竣工以后的3-6个月内,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房建项目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2.1设计方面的防治措施
         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做好楼板裂缝的防治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如果板跨大于4m,设计人员则需要保证楼板的厚度不低于140mm,小房间楼板的厚度不低于120mm,厨房、卫生间等潮湿房间板不低于100mm;(2)进行现浇板配筋设计时,需要对其抗裂性能进行验算,从而完善配筋方案;(3)设计人员在房间相邻的负弯矩钢筋可以采用整筋配置方案,保证钢筋的准确定位;(4)在板内穿线管方面,施工人员要在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双层布筋设计。


         2.2建筑材料方面的防治措施
         为了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单位需要使用冷轧带肋钢筋材料,严禁使用光圆钢筋材料,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移位,提高楼板混凝土抵抗变形的能力;(2)选购质量合格的水泥和外加剂,按说明书的要求合理使用,严禁不同品种的水泥混用;(3)根据配合比设计的要求,施工单位要尽量选择颗粒较大的粗集料,并应达到级配要求,避免粒径太小,以此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收缩性;(4)泥土的收缩大于水泥浆的收缩,所以,砂石料中的含泥量应控制在5%以内。
         2.3控制收缩变形、减少沉降量
         在工程结构的具体设计中,要多关注结构承载能力的验算步骤,忽略掉收缩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对于一些地基地质条件比较劣质,沉降变形比较大的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现象的概率会远远多于那些地基地质条件比较优质、沉降量比较小的建筑结构。比如在较好持力层之上的强风化土层、变形比较小的残积土以及主要以端承桩为基础的建筑结构,它们都是沉降量很小,所以极少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而对于一些较差持力层的地质,会因为基础的沉降量较大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相对来说比较常见出现楼板的开裂现象。所以说,对待地基的地质较差的建筑结构,不仅要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还要有效控制不均匀沉降现象和变形收缩现象,这也是进行基础设计时的重要因素。
         2.4设置后浇带
         在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有一种临时性温度收缩变形缝叫做后浇带,后浇带是一种专业留设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施工缝。当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长度超过40-45m之间时,可以不要求设置变形缝。但是在高低层之间相差甚大或在地基出现较大变形现象而引起沉降差的时候,必须适当的进行后浇带的设置,这样也可以有效消除早期的收缩变形和沉降差情况。对楼板长度超长时,所设置的后浇带间距最好控制在25-30m之间。以消除沉降量之差作为主要目的所设置的后浇带应该根据所需性能要求,从首层到最后一层逐渐设置,有地下室的结构也应该将地下室的剪力墙设置包含其中,并且在完成主体结构之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2.5在混凝土工程方面
         (1)按照设计的配合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级配、含水率、含泥量,水泥的安定性,外加剂的质量与用量,拌和用水的水质等。同时,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商品混凝土的管理,排除因价格竞争而降低混凝土质量的因素;(2)在混凝土的拌和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相关施工规定,控制原材料的重量偏差及含水率;(3)振捣是消除楼板裂缝最有效的手段,大跨度板面应加强二次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但不允许超振、过振,导致细集料上浮;(4)混凝土振捣完毕后,要防止因沉陷及收水作用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与终凝前2个时期采取对面层混凝土进行提浆压光,以控制表面裂缝的形成,如果楼板面积较大,第二次压光时间难以把控,也可以采用覆盖薄塑料膜的办法控制收缩裂缝;(5)楼板混凝土初凝以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洒水铺薄膜养护,根据气温情况每天需要进行2-3次的洒水护理,确保板面湿润,以免产生裂缝,混凝土龄期水分决不可缺少。但是,严禁施工单位为了便于混凝土的竖向运输而违法加水现象。
         结语
         裂缝是现浇混凝土楼板中最常见的问题,造成楼板裂缝的原因很多,包括设计不合理、配筋不合理、外界因素影响等多种原因。楼板裂缝的出现会进一步引发楼板渗水、钢筋生锈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使用寿命。因此做好施工技术选择,做好混凝土机构的建造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工程质量和工程寿命,还可以避免因为裂缝问题引发的业主投诉和索赔情况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胜.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7(6):109-110.
         [2]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张莫愁.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及综合控制措施[D].长沙:中南大学,2014.
         [4]唐磊.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及裂缝控制探析[J].安徽建筑,2019(9):286,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