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潭豪
[导读]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主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主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是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要素。混凝土与外界的环境等具有密切的联系,受施工环境和温度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温度越低,其水化作用越慢,延误施工的时间,并且容易造成施工的问题,降低施工效率,所以在冬季混凝土施工将更具难度,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促进其在冬季中的应用,减少因温度原因所对建筑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将具有必要性。本文将主要根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的现状,探讨冬季施工容易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质量问题进行优化和控制,以施工技术的优势促进冬季的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以此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减少时间的控制,提高施工效率,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键词: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混凝土;优化措施
引言:在建筑工程中因混凝土的施工问题而导致建筑物出现质量问题的现象不在少数,将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是建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加强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们生活和住房质量的基础保障。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特点的复杂性,导致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对其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的掌控,结合建筑的特点和建筑的要求,立足于建筑的整体,对施工过程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控制,从根本上促进建筑质量的提升。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在冬季施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但是由于时间的特殊性和建筑施工的要求导致混凝土施工具体时间的无法选择性,难免会在冬季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所以,在此过程中减少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问题,需要提高相应的技术和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加强对质量问题的关注,严格按照操作的标准进行施工,避免环境以及温度对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影响。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问题具有滞后性、延展性以及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在第一时间不能够发现其中的质量问题,常会在春季时才初有显露,所以不利于对建筑问题的解决,导致质量问题的不可修复性,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具有不利的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在冬季施工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裂缝、结构分散、水分转移以及表面白霜等现象。其质量问题的形成不是单方面的,通常为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混凝土裂缝多是由于钢筋锈蚀,或是水分移动等外界原因对混凝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而混凝土水分转移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压力差、温度差以及湿度差等多重原因导致水分的转移,最终造成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其次,混凝土结构松散是建筑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不能有效地抵抗外界的作用,具有安全性的威胁,通常为黄色的冰晶状体,在骨料之间粘滞作用较弱,并且敲击声音空洞。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所带来的质量问题较多,在不能避免冬季施工的前提下,必须加强相关施工技术的优化和控制。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优化控制措施

         在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过程中,促进质量的优化,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从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两个方面入手,促进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实现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1]。
(一)施工方法控制
(1)调整配合比
         进行施工方法的控制,应该调整配合比。通过选择配合料、降低水灰比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减少质量问题的产生。调整配合比的方法通常适用于零度左右的施工温度,在对配合料的选择中,应该根据施工的温度,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选择硅酸盐水泥为主要材料,利用其水化热大以及早期强度高的特点,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其次,在骨料的选用中应注重缝隙和硬度的特点,采用缝隙少,硬度高的骨料,将可以有效地减少空隙等质量问题的产生。降低水灰比需要适量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水泥的密度来增加水化热,减少强度达到的时间,有效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


(2)蓄热法
         蓄热法通常被用于零下10度左右的混凝土施工温度,为混凝土施工提供热量,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施工步骤主要为利用蒸汽对砂、石等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加热,为混凝土提供足够的热量,增加水化热,以此提高混凝土的抗冻力。应用蓄热法促进冬季混凝土施工,需要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注意水温的温度,应保持在60度以下,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的水泥假凝的现象出现。此外,在加热水的方法不能满足拌合物温度的要求时也可以采取对骨料加热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温度。蓄热法具有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容易发生温度不匀的现象,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加以防范[3]。
(二)施工过程控制
(1)混凝土的施工准备工作
         混凝土的施工准备工作是建筑工程冬季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的前提条件。保障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的有效完成,首先应该注重对混凝土拌合物的选择,在骨料的选择中,应保证其清洁无杂质以减少混凝土裂缝以及空隙现象的发生。其次在使用蓄热法的过程中,对水进行加热,并且采用先进的设施,增强保温功能,促进对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此外对水温进行仔细的测量和记录,以此保证温度的适宜性。另外,加强防火意识,避免在加热的过程中造成的危险,设立专门的防火工具或者是防火方案进行预防。在加热水不能满足拌合物温度的要求下,需要对物骨料进行加热,实现对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双重保障。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遵循骨料加热的相关原则,例如,骨料加热时不可以在钢板上炒灼,以及水泥不可直接加热等。此外,根据混凝土施工的需要,制定适宜的水灰比,满足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求,为混凝土的正常施工提供质量保障[2]。
(2)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在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过程中需要首先清除模板以及钢板中的污垢和杂质,为其提供浇筑工作的前提条件,使拌合物的容器具有完备的保温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注重对热量的保存,减少热量损失,并且通过减小运输距离、制定合理的路线规划以及降低装卸频率和次数等方式对热量进行保护。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避免在冻胀性地基进行施工,而应该选择弱冻胀性地基施工,并且对基土采取保温的措施,提高抗冻性,促进浇筑工作的完成,保证建筑工程冬季混凝土的施工。
(3)混凝土的养护
         在建筑过程冬季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保温的工作,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并且加强混凝土的抗压能力,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设计的强度大于等于40%,并且C10零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养护过程应采用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加强混凝土的保温,并且保持其干燥,促进混凝土的有效养护,为建筑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提供良好的混凝土条件,促进施工工作的开展,并且提高冬季施工的质量[4]。
结语
建筑工程在冬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受环境和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具有施工的困难性,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的技术,减少冬季施工的困难性。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主要存在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结构松散以及水分转移和表面返霜的质量问题,需要在质量控制优化的过程中调整配合比和进行适当的蓄热,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促进对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和混凝土运输浇筑过程的控制,实现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进度质量上的保障,提高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的有效性,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朱爽. 建筑工程技术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N]. 科学导报,2020-01-14(B03).
[2]张硕,马吉,池秀东.建筑工程技术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J].门窗,2019(17):97-98.
[3]马英俊.建筑工程技术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3):111.
[4]张俊.建筑工程技术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