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期   作者:徐裕富
[导读]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与基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水利水电建设是关乎民生的一项工程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与基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水利水电建设是关乎民生的一项工程。灌浆施工技术对于工程大坝施工质量存在着重要影响,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和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过程中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中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利水电;大坝;施工;灌浆技术;分析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项目类型逐渐变多,且施工工作复杂性提升,同时施工质量及施工投入力度也有所增加。基于此,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必须满足要求,才能使得质量与投入形成正比。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大坝工程项目是工程进行中的关键施工点,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不仅仅对施工工作人员的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还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特点选择适合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灌浆技术是大坝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的牢固性及稳定性等因素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技术的应用意义
         灌浆技术对提高水电工程质量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水电工程中,渗漏是十分严重的质量问题,要对工程地基进行加固,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让工程的寿命得到延长。灌浆技术是当下在工程领域,运用最广泛,也是对水电地基加固最有效的一种技术,对水电工程的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在水电建设的实际施工中,因为施工条件以及地质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在不同的工程中运用的灌浆技术也是不一样的。当下水电工程的技术要求不断提升,施工难度增大。灌浆技术的实际应用也是有很多的问题是需要注意的。在灌浆技术的实际施工中,要选择合适的灌浆技术方案,注重灌浆技术的实施要点,对工程展开有效加固,让工程保持高效运行。
         2灌浆技术的种类以及特点
         2.1土坝坝体劈裂灌浆
         为有效提升坝体抗渗性能,应当按照受力状况的分布,对坝体采取劈裂灌浆并增大灌浆压强的方式,按照固定的方向进行操作。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缝隙漏水等现象,应当尽早进行处理。劈裂灌浆的方式能够稳固堤坝,同时还有增强其可塑性的作用。
         2.2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技术
         该灌浆技术的特征,是灌浆用的不仅仅是水泥浆,还在浆液中掺入黏土进行搅拌。这种浆液在实际的应用中,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技术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应用起来十分困难。这种技术的应用,很容易在施工中有所疏忽,导致灌浆的效果不够理想,通常不会对这种灌浆技术展开应用。
         2.3高压喷射灌浆
         在地层中采取高压喷灌的方式注入泥浆,这项技术叫做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喷嘴喷射出的水泥浆可以借助注浆管,在较高压力下穿透土层,并将水泥浆直接注入需要灌浆的部位。定向和旋转是按照喷嘴形态来确定的两种喷射方式。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有效提升堤坝的抗压性能和抗剪切影响。具体原因是,在较高压力下的喷射灌浆过程中,作用于土体上的压力负载较高,且集中于上部,因此不会对土体造成损害。与此同时,高压喷射灌浆也有一定的缺点,即该技术涉及较多且技术含量高的机械设备,同时对地质具有特殊要求。
         3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过程中的灌浆技术应用
         3.1高压灌浆技术的应用分析
         由于我国地貌比较复杂,在加上疆域辽阔,多样的地形以及地貌是共存的,所以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要结合自身地区的自然气候和地理地质等进行工作开展。在一些山区或者溶洞进行水利工程大坝修建的过程中,就要对高压旋喷灌浆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实施大坝灌浆施工。

相关施工人员用工对高压旋喷灌浆技术的运用,把尖端带有喷嘴的钻井实施强压灌溉,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促进水泥浆液能够较为深入的到地表土层,对大坝强度起到良好稳定的作用。所以高压灌浆技术的运用能够为修建大坝提供相对来说比较快速、方便的灌浆方式,在对该技术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完全不需要清洁冲洗施工环境,灌浆完毕后会提高大坝自身具有更加优良的稳定性以及防渗性。与此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大坝施工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灌浆技术就能全面加强大坝整体抗裂性,对加强大坝的使用年限是非常重要的。
         3.2铺垫灌浆技术
         铺垫灌浆技术一般会使用在地势比较浅的岩溶地区。这类岩溶地区本身地势低浅的特点使得土壤多由细沙泥土组成,挖出轻移,然后将水泥填入被挖掘部分,对溶岩地区进行初步改造。使用这种方式能够将工程施工量减少,并将此作为基础要素,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3.3大坝坝体进行接缝灌浆
         在完成水利水电大坝所有基础准备工作后,就要进行坝体填筑施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还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规划,例如: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对施工技术进行拟选用等相关一系列指标,最后结合实际状况选择恰当的施工工艺以及相关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坝体填筑施工方向的正确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水利水电工程坝体接缝灌浆是比较重要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而能够确保接缝灌浆工作的准确性,在对坝体安全给予保障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控。
         3.4漏水通道灌浆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大坝施工建设中,容易受到外界温度、湿度、天气变化、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这一点也是导致水利工程大坝施工建设中频繁发生渗漏水的主要原因。此时可以采用爆破施工法,先破坏大坝工程渗漏水结构,并在原来的位置进行灌浆操作。但应用实例表明,爆破施工会对周围良好的工程结构造成干扰,增加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因此,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大坝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爆破施工法逐渐被模袋灌浆技术所取代,具体做法为:通过聚丙烯材质的袋子对灌浆配料进行填充,从而达到堵漏灌浆的目的。再选择粒径比较大的沙石为填充材料,从而完善封堵渗漏处理,但此种方法效果一般,经常和双桨灌浆技术联合使用,然后经过不同的管道灌入水泥浆液和速凝剂,进入混合器后进行相互混合,然后再进行灌浆处理。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效果,而且还能对大坝坝体上的漏水点进行全面严格控制。
         3.5冒浆问题的控制与技术应用
         一般而言,水利水电大坝工程中灌浆施工工作宜1-3h内完成整个施工流程,但由于受到地址条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水泥浆也通常会出现从地基中外溢的问题,对后续的灌浆施工工作产生影响。通常,此种情况出现后应首先在低压地质条件下开展灌浆施工,然后对水泥浆液的流动情况进行观察,确保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后续的灌浆施工。其次,可通过应用一些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浆液的流动性以避免吸浆等问题的出现。不仅如此,在浆液的准备阶段,也可通过提高水泥浆液的粘稠度来控制浆液的流动速度,或在灌浆施工环节中间歇性的注入一部分水泥砂浆至地基,从而保证该灌浆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结语
         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数量日益增多,施工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国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对其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正因如此,在工程的实际施工工作中,必须要充分考虑施工条件来选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工程施工与施工技术得到有机统一,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与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牛芳.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分析.陕西水利,2019(05).
         [2]王丽清.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浅析.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11).
         [3]曾文俊.基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研究.居舍,20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