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风险在建筑施工中存在较强的偶然性特征,所以要针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会影响建筑工程整个过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加强对工程中风险的防范工作,有利于施工的安全,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与完成。本文针对建筑施工管理中产生风险的原因以及风险的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产生原因;风险类型;风险防控
在特定的环境以及一定的实践范围内,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就是风险,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风险的特征上进行分析,风险就是一种一定会存在的无法避免的情况,而且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估计,很难确定,同时又有一定的破坏性。所以,根据风险的这些特征,对于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风险更应该加强探究,预估出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
1 建筑施工中产生风险的类型
1.1 合同中存在的风险
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合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在合同中出现不明确的表达,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甚至会导致企业产生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所以合同相关单位,一定要在合同制作前对合同中涉及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分析,明确合同的重点内容以及细节内容,保证合同的周密性,避免由于合同的疏忽产生不必要的合用纠纷。在签订合同时,签订合同的各方应该明确掌握合同中的所有内容,并且将合同中要求的内容落实到实际的施工中,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进行。如果合同在制定以及签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表述不清的现象,就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特别是针对合同中的赔偿条款,如果没有明确责任人是哪一方,发生事故就会对建筑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1.2 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风险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中有很多施工规则并没有被严格的执行以及规范。现阶段施工市场开放性较大,对于施工人员的选择并没有统一的标注,而且也随着建筑工程量的增加,需要的工作人员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从而很多农村的务工人员就会参与到施工中,在这些人员中文化素质差异较大,而且安全意识较低,并且缺乏责任意识,所以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导致工程施工的进度以及工程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在众多施工人员中有很多临时工,这些人缺少安全意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有很大概率导致伤亡,最终施工企业的损失就会增加,并且会造成工期的延长。
1.3 施工技术以及环境中存在的风险
建筑工程施工一般都是露天工作,因为施工的工期较长,所以就需要长期暴露于环境中,这时难免施工就会收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环境都会给建筑施工管理造成一定的风险,如果对施工当地的地质情况了解不足,就会导致风险的提升。而且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避免不了会出现对工程设计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在多次修改后很容易导致工程工期的延后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就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这也是在施工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风险之一。
1.4 在经济上存在的风险
招标文件是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文件,很多企业对于招标文件的分析并不准确,这就会导致招标文件中很多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以及清单企业没有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及分析,如果在文件中出现表述错误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其在经济方面产生风险。建筑市场的价格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建筑工程中材料以及设备等等价格都在随着市场的发展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一定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导致施工企业产生经济上的风险。如果国家的政策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就会影响建筑单位施工计划的实施,从而导致建筑单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 建筑施工中风险的防控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很容易导致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产生风险,这也就说明此时企业中的管理制度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差,在面临风险时企业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相应的风险,也就无法将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所以,在施工中,应该加强对于风险的管理工作。从企业的规章制度到实际的实施过程都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完善,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透彻的分析,针对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及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丰富施工中的管理流程,对施工进行约束,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在施工前期的勘察工作中也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实施,详细收集施工现场的实际数据,做好技术保证,提升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2.2 对施工合同进行严格管理
对房屋建筑施工来说,一定要重视合用的制定以及签署工作,将合用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让合同签署的双方利益都能达到最大化。所以,针对施工过程的合同管理工作,要在保证合同签署双方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明确合同中对自己有利以及不利的点,并对合同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之后再进行合同的签署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后续施工中由合同带来的风险,保证建筑施工中管理工作的质量。
2.3 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应该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工作岗位的安排,保证工作人员之间的和谐共处。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人才的管理工作,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掌握相应的技能,并对其技术水平进行严格的把控,避免用人的盲目性,为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基础,这样也能加强对于施工风险的应对能力,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还应该重视对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在施工的每个层级中都应该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从领导层直到最后的施工人员,都应该加强安全意识,并且领导还应该还将安全意识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积极性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这样才能提升施工企业中每个人的安全意识。
2.4 掌握正确的发展趋势
在建筑行业的市场以及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建筑所需材料、建筑施工过程以及审核条件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企业想要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应该明确正确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应对工作,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所以企业应该针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对于市场上材料价格的变化、新政策带来的改变等等都进行合理的预测,只有在决策前了解这些内容,才能保证施工企业在相应的变化下有足够的抵御风险能力,才能提升企业的适应能力以及发展能力。
3 总结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就要做好自我管理工作。现阶段在建筑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明确的掌握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并根据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在风险发生前及时做好预防工作,提升企业管理的高效性,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小丽,吴豪豪.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J].当代旅游,2019(2):116-116.
[2]张伟.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四川建材,2019(6).
[3]刘铁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审计对策解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9(7).
[4]莫尧,卢毅.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8).
[5]顾广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析[J].现代物业旬刊,2018(12).
[6]文林柱.关于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及对策的分析[J].居舍,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