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装配式建筑俨然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向。相较于以往混凝土施工,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发生翻天覆地转变,进一步提升当前建筑施工效率。但是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效果欠佳。需通过对质量影响因素的有效识别与控制,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因素;控制;施工;控制
上世纪80年代,装配式建筑发展迎来契机,装配式构件逐渐在我国建筑行业普及与应用。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装配式构件存在诸多质量问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几年装配式建筑重回人们的视野,装配式构件质量因先进技术的应用而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在装配式建筑具体施工中,因些许影响因素的尚存,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无法达到目标要求。正因此,进行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与控制,对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
(一)施工准备
装配式建筑施工受到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效果的直接影响,若施工准备不到位,不仅影响到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亦会增大施工质量问题出现几率。因此,有效识别施工准备影响因素至关重要。装配式建筑具体建设中,若构配件未合理规划堆放场地,或者是人员未合理堆放构配件,极易造成构配件损坏,进而影响施工质量[1]。同时,施工人员配置、机械设备放置情况、机械设备性能质量,均会直接影响到装配式施工质量。此外,装配式建筑施工顺利与否,以及建筑质量效果,受到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纸审核的直接影响。
(二)构配件供应
装配式建筑涉及到种类诸多的构配件,并且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主要是进行剪力墙、楼板、梁柱等构件的拼接。而构成施工主体结构的这些配件并非为施工单位生产,而是由专门的构配件生产厂商制作。分析当前我国构配件厂商发展,大部分厂家规模有限,且资金条件、生产经验都相对匮乏,使得构件生产极易出现质量问题。同时,我国装配式建筑时间发展尚短,所以构配件厂商数量较少,导致大部分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与厂家之间路途遥远,构配件的运输需要借助大型运输车辆。而在构配件供应过程中,因厂技术检验不合理,使得装配件的供应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是在装配件运输期间,因保护措施不科学,导致构配件运输期间出现破损、磨损,上述影响因素的存在,均会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产生影响[2]。此外,若构配件进场时,施工单位进场检查工作开展不到位,使得质量不合格的构配件进场,同样会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
(三)施工操作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区别于以往现浇建筑施工,其施工现场机械、人员配置比例发生巨大转变。要想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满足预期要求,需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施工人员娴熟的技术经验。分析施工阶段影响因素,若具体施工中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的标准、规范去操作设备,例如灌浆、吊装等设备操作不符合规范,会严重影响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并对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3]。同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会受到关键部位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例如针对梁柱、剪力墙等构件的拼接,必须按照规定的工序流程、技术标准开展作业,若在具体施工中出现构件拼接、灌浆作业不合理,或者是测量不精准导致构件安装失误,会严重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结构质量。
二、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一)注重构配件供应质量保证
构配件性能质量决定了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若构配件质量不达标,即使施工单位施工水平再高,仍会在施工期间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因此,需加大对构配件供应质量管控的重视度。而构配件多为专业厂家生产,施工单位无法做到对构配件生产质量的控制。所以单位需在装配件采购、进场等阶段强化质量管控。
做到采购期间严格审查构配件厂家资质、生产技艺等,择优选择供应商。同时,在构配件运输前,施工单位需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测,一旦发现构配件存在质量问题和瑕疵,需第一时间进行更换[4]。另外,结合实际情况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并在合同文件中明确体现出构配件的质量要求、质量问题处理方法等。另外,结合对施工现场位置、厂家位置的分析,科学规划运输路线,并结合具体运输情况制定科学的构配件保护、固定措施,避免在运输期间因固定、保护不到位而出现构配件损坏问题。此外,强化开展进场检验工作,禁止让存在质量问题的构配件进场,并第一时间联系厂家进行退换处理。
(二)注重准备阶段质量管控
施工准备的高质量开展,有助于提升后续装配式建筑施工顺利性。因此,施工前期阶段,施工单位需做好准备工作,依据对施工过程的预测与分析,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与质量控制计划。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素质能力,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求,为施工人员开展针对性技术、知识培训,帮助施工人员明确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规划,加深施工人员对构配件拼接位置、连接点等方面知识的掌握[5]。另外,施工前期阶段组织开展图纸会审,发掘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确保其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情况相契合。此外,规范施工现场构配件管理,依据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合理规划出构配件堆放位置,并落实构配件管理制度,以期对构配件现场管理效果的提升,避免因构配件管理不到位而影响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三)注重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人为、机械影响因素的存在,若在施工期间影响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承担全部责任。因此,施工单位需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设立质量管理监督部门,划分部门职责与职能,并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强调相关质量监管人员需密切关注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做到对质量影响因素的实施监控。同时,单位需结合工程建设需求,构建并落实技术规范、操作规范等,强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开展机械操作。此外,落实奖惩机制,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表现优异的施工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精神奖励;而针对表现不良者,如施工期间未按照标准规范施工作业的施工人员,单位需视情况给予相应惩罚,实现对施工人员行为、操作的规范与约束[6]。
(四)注重施工管理协调强化
管理协调因素具有综合性特点,相较于上述构配件供应、施工操作、施工准备3种影响因素而言,管理协调因素涵盖范围较广。施工单位要想进一步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需重视对管理协调因素的强化管控,立足于全局角度,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各个参建单位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通过对各方协调管理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顺利施工。对此,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中,可借助合同管理形式加强与其它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可借助制度管理、绩效管理等形式来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提升施工管理的协调性,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关乎到建筑运行期间作用与功能的发挥,影响到建筑使用年限。因此,需加大对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力度,实施科学控制对策来消除施工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参考文献:
[1]常春光,王嘉源,李洪雪.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58-63.
[2]陈云. 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 四川水泥, 2018, 000(011):251.
[3]田芳[1]. 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 居舍, 2019, 000(002):P.136-137.
[4]吴军, 黄观阳, 秦烁晓.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 绿色环保建材, 2017(12):189.
[5]李川.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12):257-258.
[6]陈宇.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 000(0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