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的技术与质量控制刘玉乾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7期   作者:刘玉乾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为了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采取恰当的施工技术,并做好相应的应用管理工作,确保可以及时发现与解决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异常问题,从而全面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保证技术设计的科学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保证技术设计的科学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所以在施工中,需要保证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从而更好地对建筑工程施工行为进行合理指导。另外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的用途和规模进行熟练掌握,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保证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保证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可以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保障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可以保证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技术应用有效性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施工环境、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做好对各个因素控制工作,保证技术的有效性,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3.保证技术实施的规范性
         在建筑施工中,如果相关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有所不足,就会对施工效果产生影响,不能达到建筑设计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是越来越多,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施工人员进入了建筑行业,对建筑施工技术实施的规范性带来了一定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中,需要对所招聘的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筛选,从而保证施工技术实施的规范性。
        
         二、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措施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加强其控制力度,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下面就对具体的控制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和阐述。
         1.混凝土控制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必须存在的一项技术形式,并且加强该方面的控制,可以大大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在控制的时候,需要在设计方案中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参数值进行计算,避免影响施工环节的展开。另外,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地控制混凝土浇筑量,以及养护时间,根据施工方案,严格落实每一项施工程序,并且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以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以后,才能展开下一项施工工序,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2.施工放线
         施工放线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因此在控制的时候,需要重视该方面,具体的控制内容如下。1)在建筑施工测量之前,应当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明确各项基本要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2)需要对施工放线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3)需要针对建筑主线轴进行放线,确保施工放线的准确性。
         3.防水施工技术
         做好防水施工技术也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关键。通常情况下,在防水施工的时候,主要是利用硅酮、聚氨酯等方面。但是,在施工之前,需要对这些防水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并且在质量检测合格以后,需要对防水表面进行清理,这样将防水材料铺设在表面,才能保证防水施工的效果和质量。
         三、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要想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仅仅加强施工技术的控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此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下面就具体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展开分析和阐述。


         1.施工材料、设备
         材料、设备是确保建筑施工顺利展开的基础。那么,在建筑施工材料控制的时候,需要对施工材料、设备作为控制的重点,具体的内容如下。
         1)针对施工材料,首先需要考虑建筑施工成本,并且在施工材料选购的时候,需要货比三家,选择信誉度较高的材料供应商。同时,在施工材料选购完成以后,需要随机抽检,主要是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只要检验质量合格以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投入施工使用。另外,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以后,需要根据施工材料的特殊性,以及建筑施工现场整体布局,将施工材料放置到合理的位置,这样做主要是避免施工材料受到影响,引发施工质量问题。
         2)针对施工设备,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周期和工程量,定期做好检查、维护以及保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影响建筑施工的展开。同时,在一项施工环节结束各个方面达到标准以后,需要将所用到的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并且停置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投入下一项施工中,这样做主要是避免施工设备运行负荷较大,引发施工故障。
         2.监督管理体系
         为了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还要注意严格监督与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序,确保可以顺利地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具体的施工技术监督管理措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①构建与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具体就是对监督管理内容进行明确,妥善落实各项监督管理的方法与举措,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同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确保及时发现与纠正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②对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配置工作等进行优化处理,加强抽样检测与质量验收管理,确保现场施工方案满足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规定。比如,要对现场施工机设和材料的存放和使用管理进行优化配置,尽可能地提升现场施工材料与机设等资源利用率。③无论是工程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都需要严格监督与管理现场施工中的建设资金,在支付和扣回预付款、违约金、进度款、索赔款与保留款等方面涉及到的支付时间与额度等都需要严格依据签订的施工合同规定开展,这样更有利于确保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质量。
         3.施工方案审核
         施工方案是建筑施工必然存在的一项内容,其准确性可以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质量控制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审核,具体的内容如下。
         1)需要检查设计方案中各项施工工序是否存在矛盾,确保建筑施工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同时,需要对现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各个区域的功能性进行标识,例如:生活区、材料和设备放置区、施工区等方面。另外,需要保证施工区域交通的通畅性,避免影响施工材料的运输。
         2)需要检查建筑施工方案中各项材料的尺寸、参数,以及施工细节等方面,是否满足建筑施工质量的需求,若是没有满足需要立即进行调整,一定要保证施工方案中任何一个数据、施工位置的准确性。
         3)需要检查施工方案中是否有应急施工方式,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相对较为繁琐,施工周期也相对较长,难免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问题的产生,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然而,若是有应急的施工方式的话,就可以立即启动,并且做好协调工作,这样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期间,针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采取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建筑施工问题的产生,提升施工质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行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孙慕先.刍议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2):191–192.
         [2]卢江勤.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居舍,2018(19):147-150.
         [3]王耀彬.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0):180–181.
         [4]卢江勤.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居舍,2018(19):147-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