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是最重要的施工材料,且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可以说想要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就要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把控混凝土结构。本文基于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建筑工程也在持续变化,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核心,人们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好的材料,所以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可以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混凝土结构具有坚固、经济、抗震、耐久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1]。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充分掌握混凝土施工要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1 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应用方式
1.1 混凝土的基础应用方式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基础应用方式,即指人们常说的土木工程施工,此环节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的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会通过由深入浅的方式挖掘地基,可以将其看为正式施工前的工程基础。地基打好之后,操作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施工,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周边其他建筑物的安全,进而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此外,实际施工时,还要注意基坑降水及基坑排水情况,保障施工处地基安全。
1.2 混凝土在承台中的应用
进行承台施工时,主要是依据建筑物高低而开展的,施工前要进行针对性的测量工作。一般来讲,建筑物上的承台均以间隔水平分割为主;主楼基础以两层楼施工为主,且两层均要浇筑混凝土,通常浇灌时间间隔为六天。此外,还要注意两层间厚度,建议超过1.5米,并且层与层间要采取相应间隔措施,常选择抗拉钢筋作为间隔工具[2]。在建筑工程中,采用此种施工方式,一方面能够降低混凝土温度,另一方面能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成本。
1.3 混凝土的正确施工步骤
混凝土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施工步骤,可以有效提升建筑质量。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可知,建筑过程中,常采取由远及近的方法施工,但由于混凝土处于正常状态时,也会出现不平坦的坡度,所以要保障能够一次完工,且在完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直至完成顶端施工。此外,混凝土的存放位置也十分重要,合适的位置能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一般建议将混凝土存放在施工场地中间。还要注意提升施工人员责任感,促进不同施工人员间进行有效合作,进而保障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提升工作效率。
2 分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配制技术
制作混凝土时,要严格遵循相应参数及比例进行配比,且配制混凝土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把控混凝土配制标准。配制混凝土时,需要经过多次试配才能确定最佳配制比例,保障混凝土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后,才能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此外,进行混凝土配制时,若混合混凝土搅料时,出现较大的配比差异,就要及时调整,保证制作出来的混凝土能够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要求。
2.2 混凝土浇筑技术
建筑工程中,浇筑施工是非常关键的工序,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及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包括流淌施工、推移施工、间断施工及封层施工等,但要确定施工材料已经搅拌均匀后,才能进行浇筑施工。此外,在浇筑作业过程中,要避免水分渗入浇筑结构中,保证混凝土浇筑结构的干净[3]。
若进行浇筑施工前,选择分层浇筑方式,施工人员要保证上层浇筑物凝结前完成下层浇筑作业,若出现尚未浇筑就出现凝结的情况,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强力搅拌施工材料,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够达到施工标准。进行浇筑作业时,要注意控制倾落材料的高度,避免浇筑作业过程中,出现离析情况。
2.3 混凝土运输及泵送技术
运输混凝土的工作主要依靠搅拌运输机完成,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对混凝土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其强度。所以运输混凝土前,要做好规划,保证运输过程中不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若混凝土长时间的处于运输状态,就可能出现凝固情况,影响后期卸载工作,甚至影响混凝土的正常应用。因此,为避免混凝土出现凝固,可以边运输边进行搅拌,进而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而确保建筑工程顺利进行[4]。
2.4 避免裂缝技术
建筑工程开始前,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全面了解当地地理特点及气候环境。根据实际气候条件,确定针对性技术措施,并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工艺,可以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法来避免裂缝。当混凝土出现裂缝后,就要及时进行填补及修复,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备混凝土施工专业能力,掌握提升混凝土强度及粘附力的措施,熟知各种外加剂的使用方法及添加技巧,进而提升浇筑工程质量,避免或者减少裂缝。
2.5 后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建筑很容易出现裂缝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建筑工程完成后,要进行养护工作。混凝土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与外界温差及自身能量释放有着重要关系。因此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要注意混凝土的保暖,避免裂缝等质量问题。总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保温,避免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大出现开裂问题;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将其控制在温度规定有效值内;做好混凝土的防寒、保温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工程应用标准。
2.6 加强技术创新
目前来讲,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尚有一定差距,现有混凝土施工技术,多是由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而我国自身新技术开发力度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建筑工程发展所需。所以相关部门及研发机构要结合我国建筑工程发展需求,加大力度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实际施工需求。同时还要积极分析现有经验及技术,不断的在实践中寻找突破点,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5]。
3 结束语
本文基于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探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结构之一,可以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混凝土实际施工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地域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并通过多次试验得到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6]。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要注意检查隐蔽工程,避免不确定因素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施工完成后,还要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充分保障混凝土的强度,使混凝土建筑质量满足日常需求。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及研发机构还要结合实际需求,加大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力度,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发展需求,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相关主体要共同努力,才能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促使混凝土施工技术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静,王焕东.论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2):155-156.
[2]祝云,温超凯,刘晓钰,陈景,赵正源.热带海洋地区C5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外公路,2019,39(06):196-199.
[3]鄢秉红,陈宏彪.泡沫混凝土在洪山桥拓宽改建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20(01):75-76+97.
[4]程国徽,张荣翠.火力发电厂内的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2):156-157.
[5]柴茂林.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7):154-155+157.
[6]郝芬芬.浅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0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