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老楼是现阶段城市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场所。养老楼的建设大大缓解了我国的养老问题。它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进行集体活动的场所,也有效地减轻了子女的压力。在传统养老建筑的施工阶段,往往存在着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养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现阶段在建筑行业内,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方式被大力的推广与应用,其能够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建设,因此在现代化的养老建筑中,应当与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解决养老建筑建设中存在的难题。目前我国养老建筑设计上对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还不完善,对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完善也成为了养老建筑企业未来发展所必须攻克的难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养老建筑设计;应用研究
导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建筑产业化建设已经开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装配式零件得到了长期的发展。装配式构件比现浇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多的优点。两种施工方法不同。当然可以。在装配式施工方法中,所有构件和附件均由专门的工厂生产,包括建筑结构的梁、板、柱、墙等。对装配的施工设备和机械进行试验, 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工作。此外, 施工管理模型也是装配构件的一个优先事项。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 确保装配构件的施工质量符合管理体系的标准。
1装配式建筑应用于养老建筑设计的意义
装配式建筑作为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相对创新的建筑模式。与传统的建筑模式相比,预制构件的建筑模式与机械制造的建筑模式相同。建筑结构按预制构件施工,批量生产、成套制造、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即可完成组装。这种方法应用于养老建筑的建设中,也可以满足养老建筑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建筑方式在舒适性、安全性、建筑效率等方面都非常占主导地位。但是,目前我国的很多区域在对于老年养老建筑的建设上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建造方式,传统的建造方式在能源、资源的消耗上都是非常大的,而且建造的成本高,但是建设效率缓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是非常不可行的。
老年人本身就不具备完整的劳动力,成本太高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承担不起的,而且传统的建造方式很多方面的设计杜宇老年人来说并不是合适的,比如老年人大都怕冷,很多区域在秋、冬、春换季的时候都比较冷,传统技术在建筑的保温设计和防水设计上也没有办法完全依照老年人的需求设计,驻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养老建筑的舒适性,基于此,装配式的建筑方式更加适合老年养老建筑,此建筑方式可以最大成都的解决传统建造对资源的损耗和成本过高的问题,还能增加老年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所以装配式老年养老建筑的建造方式也成为养老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装配建筑运用在老年养老建筑上的意义所在。
2BIM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设计
鉴于上述装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BIM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初步应用设计如下:
2.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为了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的位置,应对库存的质量控制进行编号,以对称地标识零件标识码的结构单元或部件,从而调用BIM模型中的基本信息并保存测试结果。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对建筑物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包括:质量要求、工作分解结构的工作包、工作计划等,主要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主要由设计文件、企业标准和验收规范组成。组合物。在相关企业标准和验收规范中也规定了脚手架、模板和支架等施工技术措施。BIM模型中, 结构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包括数据表的使用, 通过工作分解结构, 可以建立本体和施工技术措施, 将这些质量要求分解为分层定义的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包定义, 以形成整个过程的整个建筑质量要求, 并将其分解为施工质量要求。该信息的定义与施工模型和施工进度有关, 不仅使整个建筑的质量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建筑构件的数量, 而且构成了施工水平构件, 各构件具有清晰的质量要求和参数, 同时根据施工进度, 可以根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清单引导和完成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2.2装配构件质量管理
2.2.1部件运输BIM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应与组件信息系统结合, 实现信息共享。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进度, 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将信息反馈给组件信息系统。通过组件信息系统的信息, 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进度和组件清单, 并在系统中实时反映, 并提前完成堆叠操作。在运输过程中, BIM技术的相关软件用于根据实际环境对装卸过程进行模拟, 避免实际加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2.2伪影装配构件的储存在装配构件的施工中非常重要。涉及堆场加固、塔吊回转半径、车辆运输路线规划等诸多问题。还要与其他建设环节密切配合。由于场地的限制,施工现场组装件的堆放量不宜过大。因此,必须控制进入该字段的组件数。在装配件仓储的具体管理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分拣、堆码、进出口统计等,都可能造成各种问题,影响最终的工作质量。
2.2.3零件生产装配建筑需要高精度部件。因此, 构件的生产对于装配建筑物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连接其设计和施工的关键环节。零件和部件的生产过程在进入工厂之前进行设计, 但在生产之前,设计可能会有很多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和生产人员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设计和生产人员必须对设计进行策划。传统的设计意图是传递更多的图纸,但当设计师打开图纸时,实际上无法将其设计意图传递给相关生产人员,因为双方没有足够的理解,所以很容易出错。一旦设计改变,因为链中的许多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非常有争议的。这不仅影响了双方的良性沟通,也影响了生产进度。
3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3.1外墙板设计
预制构件建筑外墙板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养老建筑的模块,建筑的预制构件外墙板构件应避免使用飘窗。这是为了简化外墙板,节约资源和能源。同时,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生产还应与建筑外立面相结合,包括门窗的设计,尽可能满足工厂的生产和竣工。此外还需考虑外墙板各构件之间的联接问题,避免其出现较大接缝而导致养老建筑防水性能差的问题。
3.2 保温隔热设计
预制构件的热工性能决定了预制构件的保温性能。因此,在养老建筑的设计中,有必要选择保温性能优良的预制构件。预制夹层外墙可作为结构形式,将大大提高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在围护结构中设置的局部现浇剪力墙部分可采用合理的保温材料。
3.3养老建筑楼板设计
厨房、卫生间的预制养老楼楼板一般采用现浇形式,生活空间的楼板一般采用组合楼板的结构形式,生产从底层加固区的上层开始。如果在底部,就必须提供防潮设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问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养老楼的建设方法也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养老楼的建设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养老楼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是衡量建筑质量的重要依据。装配式建筑最大的优势是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环保、低碳、绿色的施工模式,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养老建筑的性能和使用都是由老年人在直观体验的,有调查表明,装配式老年建筑的建造方式不论是在舒适性、安全性还是建造效率上都比传统的建造方式更优,所以加强的装配式老年养老建筑的建造方式,并对此要更加的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更好地提升养老建筑的各项需求,为老年人创造更优质的晚年养老环境,做到真正的老有所居。
参考文献
[1]石路.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71~72.
[2]董苏然,许晓文,付素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建设科技,2017(3):37~39.
[3]李晨波.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BIM方法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5):99.
[4]潘文佳,张宏等.乡村养老建筑设计探讨[J].建设科技,2018(7):34~37.
[5]张军.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BIM方法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