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沥青路面已经迎来了大中修阶段,对其质量加以控制十分必要。在具体大中修作业中,应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分析路面病害,采取正确的处置办法。同时结合规范要求,合理开展每一步施工操作,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达标。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质量控制;思考
1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养护的工作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业得到了突出的建设,全国各地被无数的公路连接,有效的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在公路沥青路面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的风吹日晒和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使得沥青路面的基层产生塑性变形和唧浆,早期表现为裂缝,后期为网裂、龟裂、沉陷,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为了保障沥青路面的质量与安全,需要定期的开展路面大中修工作。当沥青路面出现了较大的破损和质量问题时,日常的养护工作已经无法继续维持路面的质量,因此需要采用压浆的施工方法处治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裂缝,通过对破损路段的路面进行大中修处理,尽快恢复路面的正常通行。
2工程实例
2.1工程概况
某省道路线穿越某向境内的路线长度大约为105km,该省道连接了多个乡镇,是该区域的重要交通大动脉,辐射了周边区域的群众日常交通出行。在2008年的时候,对该路面进行了适当的改建,将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利用白加黑的方式予以了改造。2014年,该沥青路面出现了裂缝、局部沉降以及车辙等质量病害,严重影响到道路的实际服务能力,不利于车辆的通行安全,必须对其开展维修处理。
2.2沥青路面大中修方案设计
结合该工程中路面病害的实际状况,同时综合以往相关工程的类似工程经验,并参照相关规范要求,对该路面采取如下修理方案:铣刨原有的沥青路面大约4cm的深度,进行简单的处置后,将双层沥青混凝土加铺在上面。路面的结构形式为:上面层为4.0cm厚度的SBS改性沥青AC-13C,下面层为5.0cm厚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修复选用的是5.0cm厚度的中粒式的沥青混凝土AC-16C面层。同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于部分路段加铺30cm厚度的原路水稳碎石基层。对于该路段而言,其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基层的强度补强、路基强度补强以及局部严重的沉陷路段的处置等。
2.3沥青路面大中修质量控制重点
2.3.1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质量
在路面工程施工中,沥青、矿粉以及集料等是最为常用的几种施工材料,沥青则最为重要,对其质量加以控制尤为关键。首先就是要把好沥青材料的采购关口,对于采购的沥青材料要进行随机的抽检,确保采购到的沥青材料的质量过关。然后依据沥青材料的类型,进行合理堆放放置。例如普通的沥青材料,其存储罐的温度应该保持为130℃~170℃,而改性沥青材料的存储罐的温度则应保持在180℃以下。伴随着矿粉细度的变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亦会发生一定的改变,需要控制矿粉的细孔在0.075mm左右,通过率则应该保持在75%~100%。若选用的矿粉量太多,则会显著降低混合料的耐久性、水稳性以及强度;若选用的矿粉量太少,则会降低混合料的力学强度。因此,需要结合配合比,合理控制矿粉的用量。此外,集料主要由坚硬和清洁的石质材料等共同构成,要确保集料的干净,避免污染。同时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也需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纤维稳定剂的添加。
2.3.2科学控制注浆法施工质量
为全面提升基层的整体强度,在本工程维修处理工作中,需要对原有的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进行注浆加固处置。现阶段,因沥青路面是公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路面结构形式,利用注浆修复,效果较好。主要原因在于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主要基层材料为粉煤灰和碎石等原材料,因石灰稳定度和土基强度不达标,致使后续沥青路面使用中,受到外界较大荷载时,负荷太重进而出现路面塌陷问题,此时选用基层注浆,则能够显著提升基层的强度。在开展基层注浆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便于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①在布设灌浆孔的时候,应该距离路面的自由边或者是裂缝的距离,需要保持在0.8m左右,即使无法达到这个标准,也不能低于0.5m,需要结合路面板的具体尺寸、下沉量的大小、裂缝的实际状况等,对灌浆孔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于更好地填充土体和基层之间的空隙,确保1.5~2m的孔距,布孔方式选择梅花形;②利用钻孔机在路面进行钻孔作业,确保钻孔大小和灌注嘴大小保持一致,50mm左右为宜。铣刨之后的沥青面层底面下40cm左右可以设置为灌浆孔的孔深,穿过水稳基层并且进入到原有破碎的水泥混凝土面板的5cm左右的深度为最佳。
2.3.3静力灌浆施工质量控制
在该工程实例中,为了提升路基土基的强度,合理运用了静力灌浆加固方法来对轻微沉陷的路段进行处治。将水泥粉煤灰浆注入到路基的内部,充分填充路基松散的部分,并进行胶结处理。全面提升路面底基层和路基土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全面提升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抗变形的能力。在具体进行注浆作业时,按照从中间到两边的顺序进行注浆,应连续地进行注浆作业,并跳孔进行注浆,每次跳孔数量应保持在2~3个。针对路面塌陷位置注浆时,应选取稳定的压力,若塌陷路面的抬升量为5mm或者是塌陷附近发生局部拥包的时候,应立即停止注浆作业。可以从沉陷量比较大的位置开始灌浆,若相邻的孔或者接缝位置出现冒浆,应立即停止泵送。针对吸浆量比较大的钻孔,可采用自流注浆同时掺加一定数量的粉煤灰,而对于吸浆量比较小的钻孔,则需要采取加压注浆的方式,注射纯水泥浆即可,需要严格遵循先稀后浓的原则。对于漏浆、冒浆或者吸浆量大的钻孔,则可以运用地面封堵、间歇、限量和变级轮灌等办法进行处置。
2.3.4高压劈裂注浆质量控制
该工程项目在具体维修过程中,经过对病害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原有路基右侧本身为鱼塘,路基的压实度不够,加之地下水渗入等原因,导致路基出现沉陷问题。综合比对多种方案,最终选取了高压劈裂注浆+纵横向片卵石渗沟+翻挖路床换填等办法进行病害的处置。待上部静力灌浆加固完成之后大约1周的时间范围内,开始进行高压劈裂灌浆加固,确保上部土层达到一定的强度。具体施工流程如下:①钻孔时合理避开静力注浆孔位;②注浆钻孔的深度应进入到下伏基岩的50cm左右,待钻孔达到设计的深度之后,将封壳料注入到钻好的孔内,封壳料3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大概为0.3MPa,其主要作用在于将单向阀管和钻孔壁间的空隙进行封闭,促使灌浆孔内开环,压出的浆液会挤破套壳料,进入到周围的土层中去;③待封闭泥浆强度达标后,将双向密封注浆花管插入到单向阀管内,然后分层进行注浆,不断升高压力,迫使浆液将橡皮套顶开,将套壳料挤破,并在土体之中产生劈裂,最后沿着裂缝逐渐扩散;④待封壳料的强度达到0.3MPa的时候,即可开始第一轮注浆,选用设计逐渐量50%的水泥用量,并运用双向密封装置的专用注浆枪,由下至上进行注浆作业。
结束语
沥青路面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早期建设的公路工程普遍迎来了大中修,旨在解决沥青路面长期服役后出现的质量病害,进一步提升沥青路面的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在开展沥青路面大中修的时候,务必高度重视维修质量,确保维修后的路面达到相应的行车标准。
参考文献
[1]池其源.浅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修设计若干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27-29.
[2]梁志浩.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9):80+123.
[3]宋绪荣.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养护技术探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04):93-96.
[4]白正恒.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技术体系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0):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