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建筑施工缝类型进行阐述,从外界环境因素、施工设计因素、施工材料因素等多个方面,对混凝土建筑施工缝产生原因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混凝土建筑施工缝留置与处理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施工;施工缝;留置与处理
在混凝土建筑施工建设中,如果没有做好施工缝留置和处理工作,将会给工程整体结构质量安全带来影响。为了能够将各种安全问题全面处理,保证工程结构质量,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和处理。在混凝土施工缝留置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建设要求,做好施工缝处理工作,如果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和处理缺少合理性,不但为缩短工程使用期限,甚至也会引发结构安全问题。所以,相关部门应给予混凝土建筑施工缝预留和处理高度重视。
1 建筑施工缝类型
1.1地基施工缝
在地基工程施工建设中,时常会发生施工裂缝等问题。在地基施工中产生的施工方案主要是在夯实地基施工中,在对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如果对混凝土进度控制不科学,将会产生裂缝问题。
1.2 房梁施工缝
在房梁施工建设中,导致施工缝产生的原因在于,楼板和房梁作为两个独立出现的结构,因此在对这两个结构连接过程中,将会产生结构裂缝[1]。
1.3 墙体浇筑施工缝
当前在进行混凝土建筑施工建设中,一般会采取立体空心法施工工艺,对墙体结构进行浇注处理,因此这种浇筑方法即便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浇筑效果比较良好,但是因为采取独立施工工艺,所以需要与整个建筑工程充分连接,从而引发裂缝问题。
2 混凝土建筑施工缝产生原因
2.1 外界环境因素
在混凝土建筑施工建设中,施工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外界温度变化影响。这是因为在混凝土建筑施工建设中,采用的施工材料主要以混凝土为主,并且混凝土自身具有特殊性,会随着温度改变而发生变化。如果在实际施工建设中,缺少对施工区域环境变化的思考,将会导致施工缝出现。与此同时,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材料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超出材料自身承受范畴后将会产生裂缝。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边缘硬度相对较高,抗变形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这也是施工缝广泛出现的位置。受到外界温度因素影响,使得施工缝问题频繁出现,主要以斜裂缝为主。
2.2 施工设计因素
结合当前情况来说,导致施工缝出现的主要因素在于施工方案设计缺少合理性。一般情况下,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具体原因在于相关人员在设计施工方案之前,缺少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导致施工设计方案和工程现场情况不符[2]。并且在对施工方案设计相关数据采集过程中,如果相关人员综合水平不高,或者工作经验不丰富,将会导致采集的数据误差比较大,例如施工区域地质查报告数据存在明显错误,导致整个施工设计方案工程实际情况不统一,增加施工难度,提高施工缝发生几率。
2.3 施工材料因素
由于施工材料问题而产生的施工缝,具体是因为在施工材料选择过程中,缺少对工程实际情况及周围环境因素的思考,导致选择的材料不满足工程建设要求,从而引发施工缝问题。通过对施工方产生因素调查分析,大部分施工方产生原因在于施工材料选用不合理,混凝土配比不科学,添加剂选用与工程要求不符,这些都会造成在施工建设中产生裂缝问题。例如在对混凝土材料搅拌过程中,如果添加的水量相对较高,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水泥热度,从而让混凝土混合物中产生大量气体,影响混凝土材料强度,从而造成裂缝现象出现。
2.4 施工工艺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因为其涉及范畴广泛,包含施工内容多,因此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将会引发施工裂缝问题。例如,管道铺设不规范、混凝土浇筑不合理、养护工作不到位,这些都会给裂缝出现提供条件。
因此需要在施工现场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保证施工操作规范,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3 混凝土建筑施工缝留置与处理建议
3.1 明确施工缝留置思路
相关人员在对混凝土建筑施工缝留置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明确施工缝留置思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管是混凝土运输时间,还是混凝土浇筑时间,都不可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的时间需要控制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并且同一施工段混凝土浇筑不可设有间歇时间,应该采取持续性浇筑方法。对于混凝土施工缝位置,需要结合建筑工程设计要求,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前确定预留位置,科学设定施工计划,施工缝处理也需要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不可产生各种不可控现象,杜绝随意更改施工方案[3]。
3.2 优化施工缝留置方式
在混凝土建筑施工留置方式上,采用的留置方法有两种,一个是水平施工缝留置,另一个是垂直施工缝留置。针对水平施工缝留置来说,这种方法主要适合应用在柱形构件或者墙壁中,通过对混凝土提前处理,保证其平面的平整性,在施工缝预留位置设有弹线,重新浇筑之前,需要对夹板螺栓准度进行检查,确保其精准度,并且应该在施工缝连接位置铺设一层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厚度一般控制在2cm左右,最后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对于垂直施工缝留置,这种留置方法主要适合应用在施工建筑中梁和板机构中,通过采用垂直留置的方法实现施工缝处理。在采取该方法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利用粗钢筋进行模板捆绑,从而将施工缝留置处理。此外,部分垂直施工缝也可以采取以水平方向插筋,台阶式施工缝垂直面也可以采取插筋处理方式,施工缝接缝面铺设一层水泥砂浆,厚度应该控制在2.5cm左右,之后重新浇筑。
3.3 确定施工缝留置位置
在确定施工缝留置位置时,一般将其设置在现浇板跨三分之一的位置,如果混凝土结构发生收缩现象,或者受到长时间荷载影响,施工缝位置将会发生裂缝问题,轻者将会造成建筑内部结构渗水,重者则会影响建筑结构美观,缩短建筑工程施工期限,威胁建筑整体安全。因此,在确定施工缝留置位置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
3.4 加强施工缝处理
在开展混凝土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中,应该结合工程实际,做好施工缝留置与处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在施工缝处理过程中,技术标准具体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控制施工缝处理时间和温度。通常来说,混凝土硬化时间往往和外界温度变化有着直接关联。在温度超过20℃的情况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一般控制在0.013×10-3左右,在结构比较薄弱的环节,发生温差裂缝的几率相对较高。因此在施工缝留置处理过程中,应该综合思考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及温度变化,避免发生结构缝现象。其次,在对施工缝留置处理过程中,还要全面思考混凝土收缩应变量情况。在混凝土施工缝新旧混凝土连接中,由于两种混凝土在收缩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并混凝土使用量大,容易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对施工缝处理过程中,应该及时采取各种防护对策,避免发生收缩裂缝。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施工缝处理过程中,需要提前一天做好浇水工作,让旧混凝土具有充足的水分,外模也要浇水充足,保证旧混凝土含水量达到施工标准,不会吸收新混凝土中水分,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4]。最后,在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前,需要对混凝土骨料以及水量情况有一定了解,水灰比不可过高,过高将会造成混凝土上下强度不均匀,给施工缝处理工作开展带来直接影响。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振捣时间,振捣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将会发生混凝土泛浆问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建筑施工缝留置和处理往往和建筑结果质量有着直接关联。在具体施工建设中,应该尽可能减少或者不预留施工缝,如果需要预留施工缝,应该根据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设定,减少由于施工缝留置和处理不合理而引发裂缝问题,给建筑整体结构安全埋下隐患。
参考文献:
[1]秦树勇. 混凝土建筑施工缝留置与处理[J]. 门窗,2019(14):104.
[2]张爱强. 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控制措施[J]. 现代食品,2019(08):111-113.
[3]林旭,张印国.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 建材与装饰,2019(24):13-14.
[4]舒晴. 试论现浇水工混凝土施工缝防渗工艺[J]. 四川建材,2019,45(0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