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 张怀坤
[导读] 水土流失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摘要:水土流失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由于地球的表面受到外力的磨损而使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各种破坏以及水本身的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和水的流失,而中国地理环境特殊,加之社会经济条件,使其成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在云贵地区,该问题十分严重。不仅如此,水土流失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又会对地表造成重创,从而影响到我国的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说,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刻不容缓,相关部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设计;应用
        1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资源面临着新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形势,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控制好成本和资金,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民生效益和经济效益。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还影响到了工程造价,运行费用和施工进度。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为了有效缓解严峻的形势,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设计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的施工流程。通过施工前期的预测和计划,明确施工过程当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方案,以保障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从而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与实际施工不符的现象,就能够采取相应的紧急预案全面加强施工管理,以尽可能的降低经济损失,全面加强工程成本控制。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通过充分的准备,保障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预期稳定开展,全面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生态修复水土保持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界人士对于环保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社会各个领域中也逐渐应用到了生态理念,比如建筑生态理念。但实际应用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施工方对水资源的资料虽然收集的比较多,但是这些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还有待考察。有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就会对施工周边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其次,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加强,近些年国家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这也对设计人员的需求量有很大的增长,从而导致很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员进入这一行业,导致整个设计行业的综合水平大大降低。比如,部分设计人员在开展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因为环保意识缺乏、专业知识面比较窄,实际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融入生态理念,导致生态理念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应用,使社会效益大大降低。最后,对水利工厂的经济效益过于看重。最初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对生态环境进行调节、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使和谐社会建设顺利实施。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就可以发现,很多政府部门对于经济效益太过重视,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理念的应用,导致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没有做好环保工作。
        3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3.1合理制定修复计划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基数也非常庞大,每个地区内的水域情况也有所差异,对于水土流失情况,地区与地区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结合本地区内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制定修复计划,将区域内的特点与修复技术进行结合,确保修复计划设计与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因为水土流失种类有所区别,应遵循因地制宜的策略,采用针对性措施。在生态修复技术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应合理引入科学技术手段,按照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具有的价值与作用,将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进行结合,使其能够发挥出各自不同的作用与优势,建立层次性分明的生态系统,以此促进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和谐发展。
        3.2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
        (1)沿河生态修复技术。该项技术的实施重点是减缓河流生态系统退化,让河流生态健康发展,确保河流横向连通性、纵向连续性。

采用复合断面形态,构建主河槽、护堤、马道,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可以建设季节性河道。再者,需要护岸的地方构建生态混凝土岸坡防护结构,充分利用乱石、木桩等天然材料,结合植被护坡技术,减缓河流岸坡地质硬化,恢复河流生态的多样性。再者,可以在河流岸边设置生物隔离带,不仅可以避免河面污染,还有助于丰富河流水生物的营养源,为生物栖息、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环境。(2)经济过度开发生态修复技术。采用林果、粮果的立体种植方案,积极利用山地自然坡度开发。为了能够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推广土地轮作制度,提高农作物产出率。模拟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如林地种蘑菇等,通过产业链组合效益,构件水土保持型生态村、生态小镇等,避免过渡经济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3)开发建设生态退化修复技术。对于正在开发的水电工程,如果已经造成了环境退化问题,要立刻停止项目建设,重新编制建设方案,并同时采用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的植被展开生态修复,从而获得更好的水土流失控制效益。对于弃土弃石区域应加强生物覆盖,加强水土流失控制。
        3.3对水利工程的边坡防护实施优化设计
        边坡防护是水利项目建设当中极为关键的一个流程,对于全部建设的质量有着直接的作用。不过传统边坡防护的设计进程当中采取喷混凝土或是浆砌石护坡措施,这个措施虽说可以发挥着一定防护能力,不过这两类措施现实上是属硬护坡的设计方法,对植物保护方面是不利的。所以,为使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降低,能够采取喷混植生植物的护坡方法。相对而言,这类措施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能力更加强大,关键是其可以有效合理地促使植物得到生长,对植物的生长创造出极为良好的条件,对于水土流失预防工作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在这个时候,水利工程的边坡防护措施还可以将护坡的绿色面积扩大,观赏性得到有效提升,生态景观得到增加,无论是对于生态条件的保护工作,还是对于水利项目发展均有着一定促进影响。除此之外,网格草皮的护坡为一类较为先进护坡措施,如:河道综合的治理长度为6.08km,左右岸的新建堤防为11.01km左右,对水利项目建设来说,采取网格草皮的护坡措施是最好的,不但可以节约资金,降低维护成本,并且还可以预防水土流失情况出现,有效实现良好边坡防护的效果。
        3.4建立区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要想提高当地的生态修复水平,必须构建出合理的监测体系。通过监测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好地监督水利的施工,确保水利施工减少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确保生态修复保持水土的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要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做的差的给予惩罚,做好奖惩制度。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做好重点区域对主干河流水土的检测工作,建立监测站点积极构建完善的检测分布体系,这样才能深入到工作的第一线,确保监测网络的完善及其准确。为了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我们要建立有效地防止平台,积极深化水利改革,并结合当地的优惠政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实际工作中结合当地气候、温度、降水,监测体系应该包括植物统计,水土保持情况,根据当地的生态系统合理监测。
        4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环保已经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国家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加,水土流失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政府部门应加大重视程度,合理应用生态修复技术,以此促进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左文武.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10):145-147.
        [2]张东亚,王浩,常毅.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水电站设计,2019,35(3):24-26.
        [3]侯涛,王丹,黄滔.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294-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