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适用性、功能性和项目的品质,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传统的粗放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建筑工地存在脏乱差,机械、人工、材料浪费严重,工程质量通病经常发生。通过对工程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实现质量管理标准化、程序化、一体化。本文就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进行浅谈。
关键词: 工程质量 标准化 精细化 质量标准样板化
1.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征不断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质量管理难度,使得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方法和趋势。运用标准化的理念特别的重要,标准化管理理念体现了管理科学化,能够更好地明确工程质量目标、技术标准、施工作业标准,通过标准化质量控制及过程管理,实现工程质量提升。工程质量标准化把质量管理落实到每个细节、每个过程、每个岗位,使各项管理流程程序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中,各个标准的基本规定和要求,能够在不同项目、不同单位、不同工种、工序等层面重复持续运用。有利于在现有施工规范条件下,降低成本,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开展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是优化和提高施工工艺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精品工程的客观要求。
2.当前工程质量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缺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中对工人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各建筑单位为了控制成本的投入,会选用廉价劳动力的农民工进行工程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整体不高,知识水平有限,专业能力较低。虽然能够适应施工现场的艰苦条件,但是这些工人没有经过专业建筑培训,上岗后质量意识薄弱,通常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作业,不能按照具体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由于作业工人及管理人员缺乏质量意识,很难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更多注重的是施工进度控制,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被弱化。
2.2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建筑企业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控制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工程验收制度,存在管理人员盲目指挥,建设责任落实不具体,监理监管理作用难发挥,质量标准不明确,无法达到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常态化管理。
2.3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问题
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一般为总承包管理模式,总承包企业不仅想通过完成建设施工任务获取利益,同时还想以建筑施工原材料为切入点获取一些额外利益。在施工合同约束范围外采购建筑工程材料,甚至应用了很多的劣质施工材料,通过降低施工材料采购成本投入来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追求。这些只注重眼前的利益“重利轻质”的行为,导致质量管理严重弱化,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违反合同约定将没有达到国家质量审核标准,或者将与当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不符的施工材料应用到工程项目建设中去,从根本上给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3.工程质量标注化管理的具体应用
3.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要先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质量管理总目标,设置质量管理机构,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落实和改进,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建立隐蔽工程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监督制度,验工拨款制度。将质量总目标逐级进行分解,将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使之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目标分解体系和自下而上的质量目标保证体系。在实现质量总目标过程中发挥参与质量管理的每个工作岗位的管控作用。
做到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3.2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样板化
工程质量标准样板化,要建立样板引路制度。将工程项目的重要分部、分项工程及重要工序、工艺制作形成样板间(件),在施工现场集中展示,实现质量标准样板化。即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做出示范实物样板,展示相关工序、工艺等内容,实现操作过程精细化。施工前参建各方建立管理工作流程、工艺和质量标准、建立质量履约标准。对项目工艺样板及设备设施安装样板进行展示推广,让施工人员掌握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样板作业标准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依据施工图纸及建筑规范,参照样板质量标准进行监督监管,严格施工过程考核、评定、验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实施材料封样管理、工序样板管理、交付样板管理。通过对工序样板进行过程中监督、检查、评价,实施奖惩制度,实现作业标准化。建立样板引路制度,一切按流程作业,按规范施工,力求避免质量通病,杜绝实体工程质量隐患,提高工程质量,提升项目产品品质。
3.3材料精细化管理
项目的质量目标最终是由项目工程实体的质量来体现。工程实体质量是由材料质量、设备质量组成。因此,施工材料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施工现场要建立进场材料验收制度,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等进行验收,并留有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按照规定见证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检测。建立成品保护制度,针对不同的材料、半成品、成品制定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和方法,明确成品保护责任人。通过标准化管理,降低材料的损耗率,提升材料的利用率,从施工组织计划开始着手进行成本控制。通过减少二次搬运、杜绝材料浪费、降低工人低效率施工来实现提质增效,节约支出的目的。避免施工组织过程中无序、紊乱,造成施工脱节的现象发生。建立“利用互联网+材料”平台,实现管理过程及结果可视化。利用信息平台使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所用的材料,每一个管控动作,实现可跟踪可追溯,可实时全面掌控项目情况。以塑钢窗进场为例,每镗都贴二维码。现场一扫,就能追溯塑钢窗从工厂加工,到出厂验收,到进场,到安装,到三性实验,到验收的全过程,每一次实验由谁做,什么时候做,实验结果如何,全部能在系统查询到,让材料从入场到安装完成,都有痕迹记录。
3.4、工程质量过程控制标准化
加强施工质量过程管控,确保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常态化。从施工图纸设计至项目竣工验收过程,落实质量责任制和程序性文件,实现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对影响质量的要素实行重点管理。所有质量控制点既要满足技术标准,更要满足质量规范,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按规程办事,杜绝野蛮施工和跨流程作业。应该使用机械施工的不人工作业,该用仪表检测、监测的,不凭肉眼和经验验收,未经检验合格的设备材料不得用到工地上。隐蔽工程的质量要严格管理,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加强质量过程控制并实施动态管理。
4.结束语
企业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是实现项目质量目标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地规范技术标准、作业标准,提升工作质量及管理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能够促使项目参建人员养成处处讲标准、事事做标准、件件达标准的良好的工作习惯,以达到“工序科学、工艺规范、质量优良、管理有效”的目的,通过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更好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庞立亮.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5):3093.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05.2994.
[2]彭永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23.
[3]周文进.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2):60-61
作者简介:姚福超,汉族,男,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