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材料与新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整个电路系统的结构功能更加完善,电路主干部分与各个分支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一旦出现故障,容易造成电路停电,居民工作生活受到影响,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要想随时随地了解和解决电路故障,就要尽可能熟悉整个电路系统。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配电网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条例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配电线路;管理措施
引言
配电网的稳定工作、用户工作生活用电的安全可靠都与配电线路施工的完成度息息相关。所以,配电线路施工的完整度非常重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当前配电线路的施工和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不断地对配电线路的施工建设和安全问题进行检查、总结、剖析,根据问题原因归纳并提出正确合理的改善措施,使配电线路的施工建设和管理更加的顺利,同时能更好的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施工质量。
1 、目前我国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1.1 配电网现有的网络结构构建不规范
1)在我国配电网现有的网络结构中存在很明显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自然是开关柜传动机构的设计大部分不合理,除此之外,开关柜转动机构所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在工作运行期间,很多开关柜的同刀闸开关不容易被区分出来,很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目前,在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中,线路分段存在断路器数量不够的缺陷,而且,部分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之间根本没有安装断路器,仅仅安装了高压熔断器,而现有的断路器根本无法承受整个线路网的电压电流。如果所在线路的配电变压器不断增多,造成整个线路的电流量的负荷程度不断加大,现有的数量过少的断路器和高压熔断器根本无法发挥作用,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故障,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3)除以上两点不规范问题之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整个配电网线路中所配备的变压器数量严重不足,并且在变压器的设置布局上也不够科学。最常见的不合理部分就是变压器需要在分支和比较长的线路网路中安装,但现实操作中却无法达到这一要求。而在很多电压比较低的线路路段中,变压器的安装布局不够均匀,导致线网线路的损耗严重,距离中心路段或源头路段较远的部分,也就是线路末端电压变小,会影响供电质量,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也会随着供电电压不足而产生不良影响。
1.2 短路故障
配电网的线路经常出现短路的故障,而短路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大风或大雨等极端天气容易使各独立线路出现碰线故障或线路短线故障等,造成线路短路;雷电天气时出现的干扰电流能够损坏线路绝缘体,进而影响线路整个的运行环境,使整个线路运行风险增强,导线距离导体粉末过近也会造成电路短路;电路短路故障还可能是由于配电线运行中出现腐蚀性气体或液体而导致的,腐蚀性气体和液体会使金属丧失导电功能,造成短路故障;除以上原因之外,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线路短路故障。
1.3 配电网线路损耗严重
1)很多极端天气,例如大雾、降雪以及雷雨天气,容易造成大量堆积物,导致线路赃物堆积处绝缘体损耗严重。
2)很多人为因素也会造成配电网线路损耗严重,最严重的当属偷电窃电问题,个别用户违法偷电窃电,使配电网线路投入加大。
3)部分电路电流流失过大,损耗严重,由于配电网线路直径过小,而供电电流过大,相互不匹配,导致差值部分电流流失,配电网线路造成损耗。
2、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2.1 针对不同天气实施全方位的监护
今年来全球变暖,公共基础建设等受自然灾害影响过大,很多极端天气出现频繁,线路承重能力不断降低,为了尽可能避免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恶劣影响,保证线路安全运行,需要对线路的构架模式进行优化完善,增强线路承重能力,例如为应对雷电天气,在配电箱配置避雷针,增强线路绝缘体的耐损耗程度等等。维护人员也要定期对配电网线路进行监测,确保接地网的接地阻值合格,减少配电网停电事故的几率,保证整个配电网线路正常运行。
2.2 定时检修,加强预防措施
往往许多大故障的出现是由于小故障的不断堆积或小故障解决不彻底造成的。因此,在日常的检修过程中,维修人员要尽可能的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源头,还要尽可能的重视小故障,认真仔细检查问题所在,将可能出现的故障或者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尽可能的避免在同一位置同一区域再次发生同样的故障。除故障问题的排查和检修之外,对正常运行线路部分要定期检修和维护,认真排查巡检,不仅要对线路损耗进行检查,还要对配电器、变压器、绝缘体等危险系数较高或损耗程度较严重的部位进行深入检修,及时更换耗损零件,杜绝危险故障的发生。
2.3 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在施工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工程操作守则进行施工建设。要明确整个操作流程,了解施工保障措施,严格执行,专人负责各个施工环节,保证施工质量。除对施工建设严格要求之外,还要重视施工数据的管理,施工技术数据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参照物,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技术支持,线路安全,运行维护等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2.4 构建专门的设备信息档案库
为了配电网线路的施工建设,应该尽可能构建出专门的设备管理档案库,为施工过程中及时解决各项故障问题提供依据。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设备的应用与引入,使得整个配电网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设备管理档案库的建设,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寻找故障的发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利于高效快速的建立起故障应对措施,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完成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工作。除此之外,随着设备管理档案库资料的不断增加和系统的的不断完善,会更精准的瞄准故障原因,快速解决问题,还能有助于维护人员更准确的把握线路的维护状况,降低工作风险系数。
2.5 增强对配电线路的定期维护和运行管理
1)为了更好的降低配电线路的风险系数,需要在安装配电箱时,配备安装变压器、避雷针、绝缘体等设备,运维人员在定期巡检维护工作中,及时进行设备检修,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保证线路运行质量和效率。对于损耗严重的老旧设备要及时更换,避免发生大型故障问题。
2)除此之外,运行维护人员还应关注线路负荷问题,及时检修设备和线路,避免事故发生。特别是夏季时期,用户的用电量增加,线路电流电压负荷量过大,容易造成线路接头或连接处温度过高而烧毁,造成断电故障。在正常工作中,制定好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多次进行事故演习,保证事故发生时的有效处理,降低风险系数。
3)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对线路运行进行定期检查,还要对用户进行培训,加强安全用电意识的教育,以及紧急事故发生时的正确操作,告知用户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更好的宣传安全用电的理念,还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让用户意识到偷电窃电等是违法行为,并且有很高的危险性,使用户拥有更好更安全的用电体验。
3、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故障,因此,为保证配电线路顺利运行,需要对线路进行全方位防护,定期检修,加强防护,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构建设备信息档案库,增强配电线路的定期维护和运行管理,从而保证线路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福来.配电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2011(1):253.
[2]沈忠亮. 浅谈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通讯世界, 2013(20):114-115.
[3]郑元煌. 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浅谈[J]. 科学与信息化, 2016, 000(02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