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电培训工作实效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期   作者:肖鹏万
[导读]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力队伍建设是电力企业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力队伍建设是电力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但由于受安全因素的影响,农村电力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制约了农村电力工作的创新。因此,在现阶段农村电力企业的工作创新中,要着眼于农村电力培训工作的建设,构建科学的企业运营培训方案,积极实现资源的调整和培训,通过资源更新、设施和项目完善,提高农村电力职工培训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经营创新发展。
        关键词:农电培训;工作实效;探索
        导言:国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架构,标志着售电市场由电网企业一家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为应对环境变化、适应发展要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打造“全能型”乡镇供电所,这就要求基层农电用工必须与其他企业抢市场,争夺更多市场份额;拼服务,稳定和赢得更多客户;强网架,提供更稳定的电源产品。新形势要求各级单位开展培训,提高农村电力就业专业技能,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新工作的要求。提高农村电力就业专业技能,是巩固优质服务水平的需要。优质服务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国家电网公司和省级公司高度重视客户投诉,加大了客户投诉评估力度,实行了连带责任评估。
        1现阶段农电培训管理工作的现状
        农村电网整改工作一直是在大力进行,新时期的农电培训工作虽然较之以往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然而“革命之路”非常漫长,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农电培训管理工作中同样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1.1培训观念薄弱,服务意识不强
        优质服务是农村电力培训的重要内容。电力服务企业如果能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注重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将直接提高客户的商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农村电力市场主要是指由县级以下用电单位和供电服务机构组成的电网系统,改革前基本由乡镇电力管理人员或村电工组成。虽然工前已进行过技术培训,但城市供电人员素质与管理和服务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整体对电力培训的概念认识不足,对于“服务”这一概念的理解有所欠缺,限制了农电培训的发展无法有效地开拓市场。另外,由于缺乏系统的、定期的培训,造成部分员工职业技能有所欠缺,日常生活中的用电故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这也大大影响了居民的用电体验。
        1.2培训不成体系,系统有安全隐患
        ①技术风险。大多数基层电力企业利用现代技术建立电力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电力培训工作效率。但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应用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加之缺乏主动调整和改进的能力,农电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还处于传统阶段。② 有误操作的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误操作所带来的风险。③ 非法经营的风险。操作员有意或无意更改某些重要数据的风险。
        1.3资金投入不足,培训体系不健全
        通常供电线路长,供电半径大,供电电压低,导致农村电量投入成本较高,供电成本远远高于城市用电。由于农村电网建设缺少国家资金投入,长期以来对地方政府和农民融资的依赖,使得农村电网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县乡两级电力市场的发展。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基层供电所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计费、报表打印等工作,但农村电力培训体系还不完善,业务流程是在传统的电力培训体系下发展起来的,程序复杂不适应当前电力培训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制约了农村电力培训的精准发展,现代管理的支撑水平也有待提高。
        2改善措施
        2.1科学规划完善设施,抓好农电工作体系建设
        教育培训基地是实现创建一流农电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开发的基本措施,也是使培训、考核、职业资格鉴定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力保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训基地建设,优化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培训设施、设备的档次。农电培训规划和建设的思路是:一是坚持先进性的原则,即致力于创建一流的培训中心。二是坚持优化资源配置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尽量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和设施,使农电企业各培训中心之间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培训和质量。
        2.2营造全员参与学习培训的氛围
        一是供电所工作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对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的不足有了自我认识,有了积极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愿望,并积极要求参加培训。二是通过建立和发挥学习培训激励机制的作用,通过典型人物的引导,积极倡导“学习是最大的福利”的理念,让员工感受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是最大的福利。三是完善必要的培训考核体系,以绩效管理、过程控制、审核和预警为重点,检查受训人员的学习培训质量,使员工认真参与学习培训,积极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四是建立完善的自主学习机制,通过业务培训、专业测试转移、技术交流、技能竞赛等形式,营造攀比学习、赶超培训的氛围,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型员工为农村强国发展服务。
        2.3妥善处理学习培训中的矛盾
        一是重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工作与学习矛盾,努力做好工作学习“两不误”。根据供电站年度工作安排、季节特点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避免线路设备维修、配电设备运行维护、重点电力保护等中心的繁忙时间,解决工程与学习的矛盾。二是要注意避免员工技能水平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不理想的问题。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供电站的高级职工和技术人员不断增加,企业的人才当量密度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个别员工技能水平与实际技能水平不符的现象。他们虽然取得了资格证书,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作为县级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对员工在取得资格证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培训的交付和考核。
        2.4 创新学习培训的机制
        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从供电所和员工的工作实际出发,以“各专业业务要求和员工需求”为培训导向,以 “缺什么、补什么”为培训内容,以“推动工作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为根本目标。要针对基础知识、通用课程、专业技能的不同,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根据所涉及员工的年龄、学历、岗位等进行分类分级培训;短期培训,针对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应用各种新设备、新技术缺乏知识和技能等问题,进行频次、快速的“充电”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预防培训工作应着眼长远、密切配合的问题县级供电企业党建、运行检查、培训、安全质量等部门确保培训内容无盲区、全覆盖,努力使培训服务服从新形势下农村电力生产经营管理。
        2.5完善农电教育培训评估的相关内容
        首先,确定反射层的评价内容。培训人员应全面了解农村电力人员对教育内容的满意度,基本考核内容应包括考核课程安排、教师水平等,并在培训阶段进行。二是建立学习水平评价内容,了解培训人员对技能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在农电员工掌握专业内容后,通过培训分析技能水平,在培训结束时进行。第三,确立行为评价的内容。这一阶段需要对培训者的行为能力进行分析,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第四,建立结果层评价。通过确定企业培训、服务效果和人员知识结构,进行培训知识评估,分析农电人员的知识结构。
        3 结束语
        在此基础上,对电力企业党建中农村电力党员的管理现状和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农村权力党员的培养,结合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优化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水平和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虎强 . 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22).
        [2] 张琳 .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1).
        [3] 胡阳 . 浅谈当前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 [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24).
        [4] 郭飞全 , 黄莫媛 . 电力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下旬刊 ).201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