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风电企业“互联网+安全” 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期   作者: 林富佳
[导读] 发挥4G网络优势,开发远程安全监督培训系统,
        摘要:发挥4G网络优势,开发远程安全监督培训系统,通过深入开展远程安全监督检查和培训,全面提升风电场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重点作业的管控能力,进一步强化作业人员各项能力,严格防范和坚决遏制不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强化本质安全企业建设。
        关键词:风电、安全、4G
        一、实施背景
        目前我国正大力支持新能源和环保企业发展,在此背景之下,风力发电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行业迅速成为国家能源供应重点;然而机遇和挑战并存,随着风电机组装机规模的不断庞大,并网风电场数量的不断增多,风电企业也逐步暴露出风电场点多面广、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现场作业危险点多,安全监督不能及时开展等诸多问题,因此积极探索“互联网+安全”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风电企业迫在眉睫需求。
        二、风电企业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1.风电场远离管理中心。笔者所在的风电公司下辖10个风电场,管理总部设在市区,10个风电场分别位于各旗县区内。其中,距离市区最近的风电场为120公里,最远的风电场为540公里,风电场之间距离在30—800公里之间。公司安全管理共计5人,虽然全年大部分时间往返在各风电场之间,但受限于时间、空间因素,平均每月到每个风电场进行监督检查不足一次,很多大型操作和重要作业不能到现场监护,造成工作监管不到位。
        2.人员结构年轻化。笔者所在的风电公司一线生产人员近300人,其中90后占60%,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不到30%。面临着人员结构年轻化,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现状。随着公司运营时间的延长,不断提高的工作要求和人员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3.现场作业危险点多。笔者所在的风电公司实施“集中监控、少人值守、运维合一”管理模式,风电场全面负责风机、线路、输变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而这些相关作业均不同程度存在着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等诸多危险因素,面临较大作业风险。
        三、“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的做法
        “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是全面发挥现代网络技术优势,利用4G网络地区全覆盖、网速高、全程无死角的特点,通过全员配置便携式移动终端,打造出全天候的远程在线监督系统,通过对作业人员的远程在线监视,动态监督、工作质量直观验证、作业过程和结果云端留痕等现代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改变以往安全监督人员少,现场工作不能百分之百监督的困难局面,有效实现公司全面监督的全新安全监管模式。
        1.硬件基础
        (1)利用电力专用通讯线路,把公司总部和各风电场组成企业内网,公司与风电场的通讯采取8M专用光纤通道。
        (2)每个风电场配备专用的安全室。室内安装小型会议系统,含可调节角度的高清摄像头和高质量的麦克风,根据风电场规模设置数量足够的桌椅。
        (3)开发4G网络专用通道,实现现场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直接连接,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全过程监督,实现作业安全无死角。
        (4)每个风电场根据实际员工人数,配备足够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终端内置可旋转的高清摄像头和麦克风,能够实现远程视屏通话功能。
        2.软件基础。


        笔者所在的风电公司开发了远程安全监督管控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综合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储存技术、虚拟现实及多媒体展示技术于一体的产品。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
        (1)远程多媒体培训系统。利用二维、三维动画及多媒体技术,通过基础知识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精细完整的教学流程,提高受训人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系统主要包括风机基础培训、风机结构及技术原理培训、风机运行及维护培训、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培训(变电部分)、输电线路培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培训等8个模块。基本涵盖了风电生产所必需的相关专业知识。
        (2)远程网络考试系统。该系统是集网络题库管理、在线学习、培训、考试、考核管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综合化考试平台。平台采用成熟高效的服务器技术,使用B/S模式构建,充分利用富媒体组件技术,使平台的网络化与多媒体特性更加丰富完善。平台完善的功能与稳定的数据服务,能够轻松胜任网络化培训的各项需求,同时,利用充分远程音、视频系统,可实现多个风电场远程集中考试;
        (3)教员管理系统。为方便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而开发的系统管理软件,管理员可以通过该系统设计用户使用权限,管理和了解用户信息,查询和统计用户学习及考试情况。
        四、“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实施效果
        1.降低风机故障处理时间,提升风机可利用率。笔者所在的风电公司通过建设开发“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有效实现了公司本部对各类作业现场的全程安全监督,并通过远程视频对话功能及时帮助现场作业人员解决疑难问题,有效将各类故障处理的时间由原来的平均每次4小时降低至3.5小时,全面提升风机可利用率0.5%,并且全面提升了风电场作业人员的故障处理能力。
        2.实施远程反违章检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笔者所在的风电公司2019年上半年共计查处各类违章行为42起,其中90%以上的违章为安全帽、绝缘鞋穿戴不规范或两票执行问题,反违章工作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2019年下半年,该公司开始推广实施远程反违章精准检查,下半年查处的违章数量呈井喷式增长,达到165起,违章涉及的范围也扩大到法律法规、安全规程、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之后各违章数量开始逐渐下降,2020年初至今,查处的违章数量基本稳定在每月5—10起,共性违章基本杜绝,重复性违章日趋减少,基本形成了公司上下全员参与、违章行为人人喊打的氛围,反违章工作逐渐形成长效机制。
        3.实现作业全程指导,避免事故发生。该公司通过实施“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全面实现了公司本部对各类作业现场的全程跟踪指导,并有效防止人员因技能水平不足、对危险电辨识不充分、风险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人员误触误碰带电设备等情况,严格避免了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4.实施精准培训,提升人员的技能水平。通过实施“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可实时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帮助,并且在有效实施远程安全监督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了对作业人员的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和技能培训,准确提升人员的安全和业务能力。于此同时通过实施“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对现场人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培训,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汲取专业知识,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帮助其业务能力快速提升,进一步树牢安全工作意识。
        5.作业质量得到可靠保证。由于 “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是对作业的全程进行远程监督,作业的关键流程、关键节点和重要作业前后的比对均能通过远程随时查看,因此有效增强了相关作业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的责任心,从而使作业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持续降低设备发生一、二类障碍以及维修后故障重复发生的几率,确保设备可靠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