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断加大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变电站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为实现供输电的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与设备维护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管理建议,以供借鉴。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各个领域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国家电网也随之有所转变。智能变电站可以利用信息数字化、信息共享化以及通信网络等特点以最大化的效率完成对信息的处理工作,但是这些不能保障智能变电站的长远发展。因而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电力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内容概述
(1)要依据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要求不断去完善管理内容和质量。我们知道,保障电力变电站的安全就是在保障电力处理系统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管理情况确定变电站管理目标,然后严格根据操作规范对变电站系统进行管理,包括变电站检修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设备运行操作安全问题以及技术处理问题等。通过确定以上管理问题,按照既定管理目标来实现,从而能使变电站运行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2)提前制定科学、规范的电力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规范。电力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人为因素或环境因素,一旦受到不良外界因素影响,变电站设备就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例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电网设备受到低温、强降雪天气的影响出现的断网、网线断裂情况,极大影响了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其次,各类雷雨天气、暴雨以及火宅等情况都会使电力变电站受到安全威胁。基于上述情况,电力变电站维修人员必须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保证及时、有效的恢复电力系统。
3 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 外力破坏风险
即人为破坏或者是动物破坏电力设备,前者而言涉及违法,不但使变电站的工作愈发困难,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风险,而且更是会对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造成极大损失。人为破坏分两种,其一是恶意破坏,其二是无意破坏,为避免人为破坏的风险发生,可以加强巡视,也可以通过立法来约束。对于动物破坏而言,主要是指动物撕咬线路,破坏设备运行,这种情况是变电站维护工作的难点,因为不易发现,也不容易控制。
3.2 执行力度较差
要想进一步保持电力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需要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工作流程。但目前,我国很多电气变电站的管理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都呈现不够系统性,甚至存在具体工作随意变换管理人员,找人接替班的现象。另外,很多电气变电站在缺乏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各种工作出现习惯性违规操作问题,这均是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且执行力差引发的运行安全问题。另一方面,电力变电站检修流程不完善。电力企业在电力变电站维护和检修过程中,除了要有必要的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还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检修模式,但很多电力企业缺乏必要的流程制度,因此影响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问题,这不仅给变电站自身设备造成较大损失,还给管理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3.3 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分析我国电力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现状,其中很大部分安全问题都是由操作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管理不当导致的,这就说明了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薄弱性。例如变电站操作技术人员因操作不当、工作疏忽等引发的安全事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还有一些从业人员忽视安全运行管理流程和规定的重视度,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仪器的检查、设备的使用等缺乏安全意识,从而不能有效控制与识别安全隐患。
4 变电站安全运行的管理要点分析
4.1 提升对变电站运行过程危险源的控制水平
众所周知,变电站的运行过程涉及许多危险因素,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危险源,一旦工作人员在无意间与之接触,就会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常常需要与各种变电设备进行接触,属于安全高危行业,为了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因此必须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对危险源的控制能力,例如在一些高发的危险源、危险点的附近位置严格按照规范设置警示牌,提醒他人危险源的位置,一旦发现存在突发性故障的问题,就要及时对其进行修复,在处理故障问题的过程中,还要落实好安全栏的设置工作,需及时维修,要在附近一定范围内设置安全栏,避免他人在靠近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2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变电站安全运行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极具技术化。通过技术手段,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到变电站在运行状态下的实际情况,因此,电力企业可通过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例如设置智能监控的方式来提升管理水平,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动态监测机制主要有计算机客户端、智能传感、自动计数、仿真等技术,而如何选择适用的技术来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首先要根据变电站具体的运行情况,建立起一套基于科学角度的监控机制,在发现疑似安全故障问题时,能够及时启动报警装置,提醒值班人员尽快确认或修复故障,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少变电设备的故障发生几率,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3 完善运行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设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以及运行值班制,岗位责任制应严格要求岗位人员,包括电气检修人员、自动化设备维护人员、操作人员、运行值班人员等必须分工明确、严格执行。运行值班制以及交接班制度要明确禁止运行值班人员连续接班,可以实施二班制或三班制,交接时要依据交接规范,做好前后衔接、手续清楚、责任明确等。
4.4 做好消防管理
首先,在需要警示的地方放置和悬挂防火警告牌,以此提示工作人员要重视消防管理工作。其次,对消防设备的装置情况进行检查,禁止在消防设备附近堆放其他无关杂物,避免因为堆放混乱而影响正常的消防工作。消防设备不管是放在室内还是室外,都要安置在指定地方,切忌随意挪用,不做其他用途。再次,在变电站运行现场检查有无积油、废油、易燃易爆等物品,做到消防无小事,严格遵守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把相关物品放在特定容器中。最后,对消防设备检测管理制度要进一步优化,以季度为限,全面检查消防设备,确保其质量和数量,以每周为单位来查看自动报警装置是否有效。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全球工业革命后,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依赖电力资源,电力系统的优质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因此,必须加强认识电力变电站的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强化运行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电力资源的顺利输送,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海峰.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
[2] 王楠.提高变电站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探析[J].科技风,2018(34):210.
[3] 陈桥,施伟.浅谈如何做好变电运维的安全管理工作[J].科技风,2018(23):184.
[4] 黄景婧.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探讨[J].数码设计,2018,7(01):111-112.
[5] 陈旭慧.浅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低碳世界,2017(30):134-135.